新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学校名称: ——“暖阳教育”前情介绍:自解放以后,在三圣乡的东南方向有一山坡顶叫——凉风顶,这片丘陵地区就渐渐的聚居了较多的居民,由此组建了凉风村;根据当时教育区域的规划及区域教育发展的需求,成立了这所乡村小学——凉风小学;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推进和大生产运动大背景的影响,在乡、村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中,人们根据农业大国的发展方向,将凉风村更名为粮丰村,凉风小学更名为粮丰小学,它表达了村民们对农业生产的美好愿望,这个美好愿望给人们带来了生活的富足。
今天的校园:长久以来,学校附属于乡中心小学,使得学校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约束,自2004年,学校上划以后,学校各方面的工作能直接接受区领导的指导和监督,学校时刻地沐浴在上级领导部门注入的暖流之中,感悟中,开阔了师生的视野;城乡一体化的进一步推进,带动了五朵金花乃至三圣片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城乡统筹的阳光下普照着每一位粮丰村的村民,推动了粮丰村的提高和发展,带动了家长、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学校就在这一股股人文地暖流中生长着、发展着、完善着;因此,学校借助上划和区域统筹的契机,提出了“暖阳”的办学理念,期望我校的师生能享受关爱、感恩关怀,传递阳光,收获幸福。
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校园文化建设并非单一的环境建设,它具有系统性、人文性、生动性和教育性的特征,针对我校这样一所普通,规模较小的农村小学而言,上级领导的关注,使得师生不再是只看到井口大小的天空,他们可以飞跃奥秘无穷的知识天空,但是,怎样提取可供学习、运用的知识信息,让自己有所提高呢?城乡一体划后,经调查,我校学生的家庭收入呈上升的趋势,然而,学生的行为习惯、知识面、情感态度等与以前相比却呈平衡变化的趋势,经济提高了,但为什么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意识仍停滞不前呢?一系列地现象调查,让我们明确了一个道理,有声地教育可以感化学生、家长的心灵,却不够持久和深入;因此,在听、说感官教育的同时,我们仍需要寻求其他持久地、系统地、深入地教育方法,让学生、教师、家长在潜意识中得到一种“恰似无声胜有声”的环境教育,对于学校的现状而言,让学生的视觉得到冲击,思想得到启迪,情感得以培养的有效方式是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氛围营造的实践研究,借助形象、具体地文字、图片,在活动中感化学生的心灵;因此,我校在“暖阳”理念的指导下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是相当必要的。
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更新观念,与时俱进。
紧紧围绕“品质锦江,品质教育”的整体理念;在学校“暖阳”理念的指导下,坚持以法治校,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培养一个团结向上、和谐的领导班子、奋进的教师集体,自信的学生集体。
在新课标的引领下转变思想,努力学习探究,带动全体教师的政治和业务素质的提高。
提升全校教师的品质、品貌、品位。
办让社会、家长和学生都满意的学校。
“暖阳”的内涵:“暖阳”理念是指:关爱自己,做自信的人;关爱别人,做快乐的人;关爱世界,做幸福的人。
让微笑成为自然,让快乐成为朋友,让自信成为习惯,让幸福注满生活。
围绕着这一理念将形成我校的校风,校歌,校徵;真正做到精神文化系统化,全面化;每位老师要把这一办学理念融于自己的教学和德育工作中,在日常各种活动中都要强化和落实这一办学理念;以后通过校本培训要对全校教师进行我校办学理念的培训,座谈,并且德育组与教务处要把办学理念与实际结合起来;期末对教师的工作考核要把教师对办学理念的落实作为一项重要的指标。
校园文化建设主题:暖流溢心间,阳光照四季——可持续性发展的校园文化实践研究。
“暖阳教育”指导中的校徽:本学期,为了营造“暖阳”下的校园文化氛围,我校向全体教师征集了校徽的设计方案,经过一次次地讨论、改稿,最后定稿为:暖阳下的雏鹰起飞。
校徽中“暖阳”共有三层,第一层是上级领导的支持和帮助;第二层是学校的特色教学和教师教育教学的专业化发展;第三层是社区、家庭的配合、帮助;校徽中的“鹰”代表学生,是希望他们能在以学校为主的多层面阳光的照射下感受关爱,自信、健康、快乐的成长,像一只可爱的雏鹰;校徽的下方是凉风顶的形状,表示这里是他们幸福、快乐的家园,同时也暗含所有托起雏鹰起飞的一切教育资源;绿色的背景,拟定为学校的cis识别标志,期待在“绿色”氛围的营造中,学生能有健康的绿色心灵,健康的成长。
“暖阳教育”中的校训:微笑 快乐 自信幸福微笑:指农村孩子不同于城市的孩子,他们常常要体验生活的艰辛,辛勤耕耘的劳作过程,所以,我们希望他们能在“暖阳”的普照中,微笑着面对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每一次成功、每一次失败。
快乐:据调查,我校孩子心理波动较大,时常像一个“小大人”,既成熟又幼稚,看着他们,在每一份暖阳的关爱照射下,他们能快快乐乐地生活、学习,有一个健康的心理。
自信:农村孩子有着和他们父辈一样的品质:善良、诚实、勤奋;一次次的活动体现了他们的个性品质,不够自信的他们,时常与机遇擦肩而过;注视着一张张纯真的小脸蛋,我们希望他们能学会自信和坚强。
幸福:不同的人对幸福的理解是不一样的,我们期待着在“暖阳使者”的系列活动中让孩子们明白:幸福是触手可得的,只要你留心观察,幸福时刻伴随着你。
“暖阳”教育的具体措施:途径;以微笑为媒,以快乐为友;以自信为基石,以幸福为目的; 步骤: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校园文化建设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大力加强和建设校园文化是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推进高品位校园文化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高品位的校园文化,能为社会提供新的文化规范,有利于培养造就大批有较高文化素质和人文精神的人才,因此全校教职工要提高对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把思想自觉统一到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行动上来。
2、加强领导,明确职责,确保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
成立由学校德育组、团支部为主要成员、师生代表参加的校园文化建设组织机构,全面组织领导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根据目标任务,明确各处室的职责,确保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
3、以人为本,发挥师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师生是学校的主体,校园文化是师生员工学习、工作以及生活的一种精神氛围与物质环境,每个师生员工都生活在其中,并且自觉或不自觉地参与这种精神氛围和物质环境的建造与变革,又自觉不自觉地接受这一文化氛围的陶冶、引导和塑造。
为此,要充分发挥他们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使校园文化建设在学校发展过程中,真正达到“求真务实,以乐醒人,以美育人”的积极效果。
“暖阳季节”校园文化建设成员:组长:吴德勤副组长:鲁晓红教师组员:尹洁、冯桂珍、薛玉兵、尹建国、熊秀琼、汪树红、蒋才华、王永、晋瑶、汪惠、钟佳、祝相敏、闵步庆学生组员:全校210名学生家长组员:12名家长代表校园文化创设的具体内容:a:精神文化的建设:精神文化是“暖阳季节”教育校园文化的思想核心,是校园文化表现的灵魂。
精神文化要从富有灵气的校园环境建设中体现出来,校园建设是精神文化的载体,我们“暖阳季节”校园文化下的校园建设就是要使我校校园的每一处景点都有人文的内涵,要使校园的每一块场地都富有灵性,要使每一面墙都会说话。
我校对校园建设的理想目标就是“校园处处是教育,学生时时受熏染”在这方面我们现在已经有了一定的成效,并拟订在教学四周的空地建造“绿色地带”, “农家知识回廊”,“心语地带”等景点,以充分体现我校精神文化的所在;在校园环境中的进一步实施中,我们将逐步地深化、改进。
1.对现有景点的文化内涵要进一步阐释,特别要对全体教师班主任,要让他们对每处景点,每条标语都要有充分的认识。
2.要把每处景点作为对学生德育工作的切入点,还要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的讨论等形式,使校园文化深入学生的内心。
3.针对我校的校园的实际,还应进一步把校园的建设与精神文化紧密结合。
精神文化体现师生角色的转变上,给学生心理上、人文上和人道上的关怀。
我们要教师更新观念首先使自己成为一名教育者,对学生注入人文关爱,我们深信:“在?暖阳教育?实施过程中的潜移默化熏陶下,教师和学生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和提高。
1、我们的老师要从学生情感入手,沟通师生间的情感,建立了良好、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主动感悟,主动思考中,传递微笑,感悟快乐;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成为一个有健全的人格、完整的人格,培养高尚的品质;2、教会学生如何关爱人、尊重人、理解人,如何以诚待人,与人相处;教师与学生平等交流,把学生真正作为一个有思想、平等的人来对待,而不再单一地把教师的意志强加给学生;给他们以微笑,给他们以关爱,创造快乐学习的时间,自信的做人,体会幸福;3、注重对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导向,我们的教师要做到与学生心灵上的沟通,如春风般抚平学生幼小的童心。
德育教育文化:学校以“暖阳”理念为指导,将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方案定格为“暖阳四季”环境“氛围”将从春、夏、秋、冬四个层面逐一地完善、提高中完善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
四层面的规划:春之声:“一年之际在于春”,在春天万物复苏的时节,和谐的暖阳能让全校师生在活动中畅想明天,提出发展的目标;夏之意:夏季是热情的季节,耕耘的季节;激情的阳光期待全校师生能在“读书月活动”中,愉悦地、快乐阅读学习,抓好质量关;秋之韵:结合学校的“种植之旅”活动,成长之光让全体师生在种植活动中,以实践为基础,收获、体会,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冬之悟:白茫茫的季节,暖暖的阳光为来年带来了希望,此时,反思这一年自己的得与失,感悟成长的真谛和快乐。
特色活动的安排:春之声:“探访家乡”活动,春天的教育,是目标的导向;环境的营造期待着“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夏之意:“读书活动月”,结合学校的科研课题,建立具有学校特色的“共享书屋”及各班级的书籍借阅的漂流地带;为学生提供参与无声、有声阅读的场所,让学生感受阅读的乐趣,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调动家长参与的积极性;秋之韵:“种植之旅”的系列活动,力求在活动中锻炼学生的意志,增强对家乡的了解和热爱之情,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独立思考和多层面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冬之悟:“家、校节”活动,通过参与,让家长、社区感受学校的发展,学生综合素质及能力的培养;调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带动学校的发展。
b:行为文化:它是学校的教师与学生,在教学管理与学习锻炼中用实际行动来体现和实践校园文化的内涵。
行为文化强调 “人”在校园文化中的地位,教师和学生是行为文化的主体,也是我们“暖阳季节”校园文化的实践者,发展者,也是受益者。
因此,要让每一位教师学会关爱,让关爱洒向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1、加强行政班子在“暖阳季节”校园文化中的领路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