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谢综合征与儿童肥胖
14
儿童肥胖的危险因素 遗传 膳食 活动 宫内生长环境 社会环境
15
儿童肥胖的健康危害
心血管系统:血脂紊乱,高血压,心 心血管系统:血脂紊乱,高血压, 脏功能受损 内分泌系统:胰岛素抵抗和 型糖尿病, 内分泌系统: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 型糖尿病, 处潮提前和月经周期异常。 处潮提前和月经周期异常。 呼吸系统:哮喘,睡眠呼吸障碍(阻 呼吸系统:哮喘,睡眠呼吸障碍( 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症), ),非酒精性脂 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症),非酒精性脂 肪肝病。 肪肝病。
5
MS的危害 的危害
进一步分析 进一步分析MS各组分或组分聚集与动脉硬 各组分或组分聚集与动脉硬 化关系的分析发现,具有 单一组分 如高 具有MS单一组分 单一组分,如高 化关系的分析发现 具有 血压,腹型肥胖 腹型肥胖,高 和低 和低HDL-C人群均出 血压 腹型肥胖 高TG和低 人群均出 现动脉顺应性显著下降(即动脉硬化指数增 现动脉顺应性显著下降 即动脉硬化指数增 的趋势:随着 组分的聚集 组分的聚集,动脉顺应性 加)的趋势 随着 的趋势 随着MS组分的聚集 动脉顺应性 下降趋势显著,说明 说明,儿童期出现单一心血管 下降趋势显著 说明 儿童期出现单一心血管 危险因素及聚集,已经出现动脉顺应性的下 危险因素及聚集 已经出现动脉顺应性的下 动脉硬化的早期表现). 降(动脉硬化的早期表现 动脉硬化的早期表现 肥胖与 肥胖与MS的关系可能互为因果 共同构成 的关系可能互为因果,共同构成 的关系可能互为因果 了严重危害
16
儿童高血压
随着儿童肥胖的迅速流行,儿童原发性高 随着儿童肥胖的迅速流行, 血压检出率呈现显著上升趋势。 血压检出率呈现显著上升趋势。 美国心脏协会AHA建议对 岁以上就诊儿童 建议对3岁以上就诊儿童 美国心脏协会 建议对 均检测血压并进行评估。 均检测血压并进行评估。
17
流行趋势
目前我国尚没有统一的儿童血压诊断标准, 目前我国尚没有统一的儿童血压诊断标准, 各地区报告的数据基本采用年龄性别百分 位数值, >=P95诊断为 位数值,即SBP和/或DBP>= 和或 >= 诊断为 高血压。 高血压。 在我国目前近 亿高血压患者中,其中近十 在中小学生。 2004年对贵阳市区 年对贵阳市区8-17岁儿童青少年血压 年对贵阳市区 岁儿童青少年血压 调查显示,高血压发病率男性为6.37%,女 调查显示,高血压发病率男性为 , 性为3.93%。而2004年米杰等对北京儿童 性为 。 年米杰等对北京儿童 血压测量, 血压测量,采用美国诊断标准检出率是 8.5%,全北京市超过 万同龄儿童青少年 ,全北京市超过21万同龄儿童青少年 18 为高血压。 为高血压。
10
儿童肥胖症增长趋势 1986-1996
地区 北片 中片 南片 全国 年增长率 (%) 男 女 小计 3.0 -0.1 1.4 11.7 12.8 12.2 16.9 18.0 17.5 10.0 8.7 9.1
1986-1996年肥胖检出率 1986 - 1996 年肥胖检出率 (%) 7 6 5 4 3 2 1 0 1m- 2yr- 4ye67yr 1986 1996
代谢综合征与儿童肥胖.高血 代谢综合征与儿童肥胖 高血 型糖尿病.血脂紊乱 压.2型糖尿病 血脂紊乱 型糖尿病
阎晓莉
1
代谢综合征的定义及演变
代谢综合征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是近十 是近十 年发展起来的新概念,是指一系列代谢紊乱和心 年发展起来的新概念 是指一系列代谢紊乱和心 脑血管危险因素在同一个体身上的聚集,即肥胖 即肥胖、 脑血管危险因素在同一个体身上的聚集 即肥胖、 高血压、 高血压、血脂异常及糖耐量异常等多种代谢异常 临床体征的症候群。 临床体征的症候群。 MS反映的是多种代谢异常组分在同一个体聚集 反映的是多种代谢异常组分在同一个体聚集 的临床特征,各组分间有着密切的关联性。 的临床特征,各组分间有着密切的关联性。
虽然由于不同标准、地域、种族儿童高血 虽然由于不同标准、地域、 压的检出率呈现较大差距, 压的检出率呈现较大差距,但绝大多数的 调查多反应出儿童高血压与肥胖呈现密切 的正相关。 的正相关。 在控制了家族史、社会环境因素、种族和 在控制了家族史、社会环境因素、 性别等因素对血压的影响后, 性别等因素对血压的影响后,肥胖儿童成 年后高血压的发病率仍然高于体重正常的 儿童。 儿童。 美国的数据显示,儿童时期 美国的数据显示,儿童时期BMI与成年血压 与成年血压 水平有很强的相关性。 水平有很强的相关性。
6
高胰岛素血症 肥胖 高血压 高血脂
胰岛素抵抗
糖尿病 MS
心血管疾病 高脂血症
代谢综合征MS反映的是多种代谢异常组分在同一个 反映的是多种代谢异常组分在同一个 代谢综合征 体聚集的临床特征,各组分间有着密切的关联性。 体聚集的临床特征,各组分间有着密切的关联性
7
儿童肥胖流行趋势
肥胖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定义为 肥胖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 ) 全球范围的流行病。 全球范围的流行病。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 发展中国家,肥胖率已经达到很高水平。 发展中国家,肥胖率已经达到很高水平。 与此同时儿童青少年肥胖率也在迅速增长, 与此同时儿童青少年肥胖率也在迅速增长, 全球近1/10的学龄儿童超重,其中 肥胖, 的学龄儿童超重, 肥胖, 全球近 的学龄儿童超重 其中1/4肥胖 儿童肥胖正在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儿童肥胖正在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19
儿童2型糖尿病 儿童 型糖尿病
近十年来随着儿童人群超重,肥胖发生率的迅速 近十年来随着儿童人群超重, 上升, 上升,以及静态活动日益成为日常生活的主要活 动方式, 动方式,儿童青少年人群中胰岛素抵抗个体的比 例明显增加,导致2型糖尿病 例明显增加,导致 型糖尿病 患儿随之增多,青春前低年龄儿童中 型糖尿病发 患儿随之增多,青春前低年龄儿童中2型糖尿病发 病率增长明显,新发病例的诊断年龄越来越小。 病率增长明显,新发病例的诊断年龄越来越小。 儿童 型糖尿病的升高趋势首先在发达国家表现出 儿童2型糖尿病的升高趋势首先在发达国家表现出 过去20年中欧美各国儿童 年中欧美各国儿童2型糖尿病明显增 来,过去 年中欧美各国儿童 型糖尿病明显增 在新诊断的糖尿病例中, 型糖尿病占 型糖尿病占8%多,在新诊断的糖尿病例中,2型糖尿病占 45%。 。
3
儿童MS的定义 的定义 儿童
如同缺乏儿童高血压、高血脂诊断标准一样,目 如同缺乏儿童高血压、高血脂诊断标准一样, 前也没有统一或被广泛接受的针对儿童青少年人 群的MS定义。 定义。 群的 定义 美国 美国NCEP提出适合青少年人群 的参考定义和 提出适合青少年人群MS的参考定义和 提出适合青少年人群 各分组的诊断标准,即具有以下 项中的3项及以上 即具有以下5项中的 各分组的诊断标准,即具有以下5项中的3项及以上 即可诊断为MS: 即可诊断为 : 1、高TG:TG>=110mg/dl 、 2、低HDL-C:HDL-C<=40mg/dl 、 3、腹型肥胖 腰围 同年龄性别 腰围>=同年龄性别 、腹型肥胖:腰围 同年龄性别P90 4、高血压 同年龄性别P90百分位 、高血压:SBP/DBP>=同年龄性别 同年龄性别 百分位 5、空腹高血糖 、空腹高血糖:FPG>=110mg/dl
8
我国儿童肥胖率也达到不容乐观的水平。1986我国儿童肥胖率也达到不容乐观的水平。 1996十年间,学龄前儿童(0-7岁)肥胖检出率 十年间, 十年间 学龄前儿童( 岁 上升至2.0%,增长 倍,学龄儿童(7从0.9%上升至 上升至 ,增长1.2倍 学龄儿童( 18岁)男女肥胖检出率分别从 年的0.63%和 岁 男女肥胖检出率分别从1985年的 年的 和 0.60%上升止 上升止2000年的 年的6.66%和3.52%,十五年 上升止 年的 和 , 间分别增长了9.6倍和 倍和4.9倍 间分别增长了 倍和 倍。 我国儿童肥胖率呈现城市高于农村的特点,尤其 我国儿童肥胖率呈现城市高于农村的特点, 是在经济发展快的大城市中儿童肥胖已经成为影 响儿童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 响儿童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近20年,经济 年 发达大城市的学龄儿童超重合并肥胖率上升了4-6 发达大城市的学龄儿童超重合并肥胖率上升了 呈较发达国家流行早期更凶猛的特点。 倍,呈较发达国家流行早期更凶猛的特点。
4
国外.国内情况 国外 国内情况
美国青少年代谢综合症患病率从 美国青少年代谢综合症患病率从1988-1994的 的 4.2%上升到 上升到1999-2000年的 年的6.4%,最近一项调查 上升到 年的 最近一项调查 显示,大约 大约43%的美国青少年具有 中的 个组 的美国青少年具有MS中的 中的1个组 显示 大约 的美国青少年具有 的人分别具有2个和 组分.而 分,17%和6.4%的人分别具有 个和 个MS组分 而 和 的人分别具有 个和3个 组分 在肥胖儿童中,MS患病率显著升高 患病率显著升高. 在肥胖儿童中 患病率显著升高 国内,根据 国内,根据2004年北京儿童青少年代谢综合征 年北京儿童青少年代谢综合征 调查数据,采用 采用cook的诊断标准 北京 的诊断标准,北京 调查数据 采用 的诊断标准 北京6-18岁正常 岁正常 体重,超重 肥胖人群中的MS患病率分别是 超重,肥胖人群中的 患病率分别是 体重 超重 肥胖人群中的 0.90%,7.74%30.11%,其中 其中13-15年组肥胖儿童中 其中 年组肥胖儿童中 MS患病率最高 达45.10%. 患病率最高,达 患病率最高
11
1992年西安地区10040儿童调查 肥胖儿童检出率7.4% 男:8.0% 女6.8% 城区高于郊县
12
儿童肥胖的年增长率 1986-1996
按性别分 男 10% 女 8.7% 按年龄组分 8.3%-19.6%
13
我国儿童肥胖现状如何 ?
儿童肥胖发生率一直居高不下 儿童肥胖发生率一直居高不下. 儿童肥胖年增长率失控 儿童肥胖年增长率失控. 家长的动机因素是我国儿童肥胖的主要驱动力,如 家长的动机因素是我国儿童肥胖的主要驱动力 如 过度喂养,过度保护和过度进食 过度喂养 过度保护和过度进食. 过度保护和过度进食 西式快餐和甜饮料是重要危险因素 西式快餐和甜饮料是重要危险因素. 脂肪重聚比过高是产生肥胖的结构性危险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