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代谢综合征

代谢综合征


• 肠道脂肪酶抑制剂: • TZD:罗格列酮、
善IR。
• 贝特类:降低TG、 抗炎、改善IR。非 诺贝特治疗肥胖,
DM发生率下降
41% • 他汀类与贝特类药 物联合:可增效, 但可引起骨骼肌病
小结
代谢综合征发病率越来越高。 儿童代谢综合征也越来越多。 代谢综合征危害大,并发症多。 健康体检人群中,代谢综合征高发 代谢综合征的诊断可优化我们的主检报告、提高报告质量; 早期体检发现筛查代谢综合征,对其早期的综合预防,起到非常 关键的作用,也是研究的热点。
人民卫生出版社《内科学》第九版 葛均波等
用一切手段,从正面、反面和侧面等各个方面来进行分析和 表现:超重或肥胖、血脂异常、高血压、高 论证。到了结尾处,就应总结全篇,突出重点,深化主题。
一、代谢综合征的流行病学
美国患病率: 29%(20 ~ 70岁) 2000年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
闽东医院
北美及欧洲患病率:20%~25%
02
第二部分
常见危害和诊断标准
二、代谢综合征的常见危害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
闽东医院
●中心性肥胖、高血糖、高 甘油三酯血症和高血压被 称为“死亡四重奏”。 ●代谢综合征的患者罹患心 脑血管病的风险是无此病 者的3倍,病死率更是增加
5~6倍。
张力, 米杰. 代谢综合征与全死因及 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的关系. 中华预防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
闽东医院
三、代谢综合征的饮食调整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
闽东医院
三、代谢综合征的饮食调整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
闽东医院
三、代谢综合征的饮食调整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
闽东医院
04
第四部分
药物治疗和体检相关
四、代谢综合征的药物治疗
代谢综合征的控制目标
体重指数(mg/m2) 男<25,女<24 4.4~6.1 4.4~8.0 <7 非空腹 糖化血红蛋白(HbA1c %) 静脉血浆葡萄糖(mmol/L) 空腹
高血压
• ACEI(血管紧张 素转换酶抑制剂) • ARBs(血管紧张 素Ⅱ受体拮抗剂) • 降压、改善IR、调 节血脂、抗炎、降 低微量白蛋白尿 • AHA建议将上述两 种药物作为首选 • 联合钙通道阻滞剂 或利尿剂
抗炎
• 阿司匹林: • 小剂量阿司匹林: 降低MS心血管 疾 病风险,可作为 MS患者心血管疾 病的一 级预防措 施 • 大剂量阿司匹林: 改善IR、降糖 • 副作用:消化道出 血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
闽东医院
张丽娟, 马志红, 周莹, 蒋玲芳. 强化生活方式对早期代谢综合征患者的干预效果.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12. 20(4): 432-433.
三、代谢综合征的饮食调整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
闽东医院
三、代谢综合征的饮食调整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
闽东医院
三、代谢综合征的饮食调整
2007年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
具备以下的三项或更多:
(1)中心型肥胖:腰围男性>90cm 女性>85 cm; 标准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
闽东医院
(2)高血糖:空腹血糖≥6.1mmol/L或 糖负荷后2h血糖≥7.8 mmol/L和 (或)已确诊为糖尿病并治疗者;
(5)空腹HDL-C<1.04 mmol/L;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
闽东医院
仁心仁术 求精求是
代 谢 综 合 征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闽东医院体检科
陈少坚
代谢综合征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
闽东医院
代谢综合征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
闽东医院
代谢综合征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
闽东医院
汇报 内容
01 流行病学和发病机制 02 常见危害和诊断标准
03 04
生活方式和饮食调整
药物治疗和体检相关
01
第一部分
流行病学和发病机制
一、代谢综合征的发病机制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
闽东医院
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发挥作用
中心性肥胖是MS的关键始动因素 胰岛素抵抗是MS的重要中心环节 慢性轻度炎症促进代谢综合征的发展
一、代谢综合征的发病机制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
闽东医院
胡宾, 周玉杰. 代谢综合征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2. 14(3): 328-329.
中国患病率[1, 2]: 一般人群:11.0%
城市:14 ~20%
中国10~17岁儿童青少年患病率为2.4%。 第9版内科学 2010年我国MS总体患病率 33.9%。
[1] [2] 何宇纳, 赵文华, 赵丽云等. 中国2010-2012年成年人代谢综合征流行特征.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17. 38(2): 212-215. 何宇纳, 赵文华, 赵丽云等. 2010—2012年中国10~17岁儿童青少年代谢综合征流行情况 .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17. 51(6): 513-518.
肥胖
奥利司他 • 5-羟色胺-去甲肾 上腺素属
闽东医院
高血糖
吡格列酮:改善IR, 调节 血 脂,降压, 减少尿蛋白,抗炎、 抗凝 • α-糖苷酶抑制剂: 拜糖苹、卡搏平 • Ins促泌剂:格列 奈类 • 双胍类 Ins
高血脂
• 他汀类:降低 LDL-C、改善内皮 功能、抗炎、改
等物质发生代谢紊乱的病理状态,是一组复 扼要地总结演讲内容,能起到提醒、强调的作用,给听众留
中清晰陈述你的主题和主要思想。
包括肥胖、高血压、高血糖和IR、血脂异常。 演讲者在演讲中,为了阐述自己的观点和主张,往往利 血糖或糖尿病、高尿酸血症、高半胱氨酸血 症、内皮功能异常、低蛋白血症、冠心病、 脑卒中等。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
闽东医院
血压(mmHg)
胆固醇(mmol/L) 甘油三酯(mmol/L) 高密度脂蛋白(mmol/L) 低密度脂蛋白(mmol/L)
糖尿病
非糖尿病
<130/80
<140/90 <4.5 <1.7
男 >1.04,女 >1.3 <2.6
人民卫生出版社《内科学》第九版 葛均波等
四、代谢综合征的药物治疗
(4)空腹TG≥1.70 mmol/L;
(3)高血压:血压≥130/85mmHg 和(或)已确诊为高血压并治疗者;
人民卫生出版社《内科学》第九版 葛均波等
03
第三部分
生活方式和饮食调整
三、代谢综合征的生活方式
一个信念:与肥胖决裂 二个要素:不多吃1口,不少走1步 三个不沾:不吸烟,不酗酒,不熬夜 四个检查:定期检查血压、血糖、血脂、血粘度 五六个月:每月减1-2公斤,五六个月见效 七八分饱:平衡膳食,每餐只吃七八分饱
一、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
演讲结束语最常用的方式,就是用极其精练的语言,总
结收拢全篇的主要内容,概括和强化主题思想。这种结尾, 下完整的总体印象。除非演讲非常简短,否则建议你在结尾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
闽东医院
概念:指人体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 杂的代谢紊乱症候群。
医学杂志. 2004. 38(4): 264.
二、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
闽东医院
二、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
闽东医院
二、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
闽东医院
二、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
闽东医院
二、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
闽东医院
二、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