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百数表(教学设计)教学教材

百数表(教学设计)教学教材

数表
教学内容
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课本数学一年级第二学期P22—P23。

设计意图
《百数表》是学生在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表示方法、百数图、数位等知识之后安排的教学内容。

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通过直观探究的方式更深刻地揭示百以内数与数之间的关系,行和列与数位上表示的数之间的对应关系。

以让学生在经历多种模型中,如动作行为到图的阶段,再符号语言阶段(百数表),逐步具体到抽象,形成百以内数的一些基本概念。

百数表又突出了数的定位、数行列之间的对应关系,渗透两维坐标思想。

在课中我力求把教材的编写意图转化为可操作的教学策略,努力营造促进学生学习动机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观察、讨论、交流、操作、想象等活动中感知体验、获得知识、培养能力,情感得到共鸣,思维得到发展。

这节课我大体分了三个教学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在百数表上观察1——100数的排列规律,并设计了三个找数的小练习使学生的认识逐步上升。

第二个层次是:脱离百数表,直接根据行列数找数。

第三个层次是:通过两个游戏将这节课的学习内容再次梳理深化。

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百数表上认识100以内的数,进行数的定位练习,并通过直觉,探
究数与数关系的模式。

2、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及难点
百数表上行和列的编排规律
教学准备
课件、相应练习纸、“L”型工具。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出示:百数图
学生复习后,把圆点隐去显示百数表
引导学生初步观察表上的数
板书课题:百数表
师:百数表上有很多数学小秘密,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看能发现多少个它的数学小秘密。

(从百数图到百数表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是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兴趣。

同时在百数图与百数表的元素之间建立一一对应关系,为结构化呈现百数表作铺垫。

二、新课学习
(一)观察探究百数表上数的排列规律
师:为了便于探究,先复习一下行和列。

手势表示,什么叫行?什么叫列?(师生一起做动作)
小组讨论,进行探究
汇报交流
1、师引导学生先说说行。

生:每行都有十个数。

生:我发现后面的数比前面的数大1。

生:我发现第二行都是十几,第三行都是二十几,第四行都是三十几······
师此时引导学生观察发现第二行不都是十几,最后一个数是二十。

第三行不都是二十几,最后一个数是三十。

即:每一行的前9格十位数是相同的,个位上的数相差1。

师:第二行前面是11—19,为什么最后一个数不是十几?
生:因为19+1=20。

生:因为10个一可以用1个十来表示。

生:因为逢十进一。

师:第五行的数从几到几?
生:41——50
师:不看表,第七行是从几开始的?
手势汇报,有可能是61,也有可能是71。

同桌讨论,是几?为什么?
生:我是从第一行数的,数下来第七行是从61开始的。

生:1—100的数要按次序排队的。

每一行只能排10个数。

第一行从1开始,第二行从11开始,第三行从21开始,第四行从31开始,这样看第七行就从61开始。

2、再说说列
生:我发现第一列个位上都是1,第二列个位上都是2,第三列个位上都是3······生:我发现每一列十位是按1、2、3、4、5、6、7、8、9的顺序排列。

生:我发现最后一列是整十数。

······
师:第三列从几到几?
生:3——93。

师:用手遮住眼睛,想想第八列从几到几?
生:8——98。

小结:通过探究,你们发现了百数表上行和列排列的一些小秘密,每行的数都是挨着次序排列的,每次大1。

每列也是挨着次序排列的,但它的次序是每次大10。

(通过小组讨论,激发学生观察兴趣和认知冲突,学生们在思辨、探讨过程中观察百数表上行和列的排列规律,同时揭示“满十进一”是编排规律的真正原因。

在学生汇报交流时可以引导学生先说说行,再说说列。

从而,帮助学生有条理地汇报,将学生的发现进行疏理。

再小结,进一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建构百以内数的一些基本概念。


(二)练习巩固
1、出示:
师(指填36这格):填几?怎么想的?
生:35往后数1就是36
生:26下面是36
生:37前面是36
生:······
剩下两格,指名生填空
小结:你们真会动脑,有的从行想,有的从列想,从不同角度思考,这个学习方法真好。

(扩展学生主动学习的空间,发挥学生在认识活动中的主动和能动作用,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思想方法)
2、出示
请学生全班动笔练习
出示答案学生校对
师(指87这格):怎么想的?
生:90往前数3格就是87。

生:第九行是八十几的数,在第七列个位上都是7,所以是87。

生:······
剩下两格,同桌交流:怎么想的?
小结:刚才你们能从多角度进行思考,现在又把看行看列的本领结合在一起用,真是学数学小能手。

(在“百数表”中隐去大部分数,只留下有关联的一些数,让学生们根据数与数之间的结构关系填数。

引导学生既看行又看列,渗透两维坐标思想)
3、出示:
第三行第八列上的数是几?
师:象这样在表上找数就可以请个小帮手来帮忙。

出示:小帮手(L型学具)
演示找数的过程:先找到行,再移到列。

行和列相交点的数就是。

师:第5行第6列上的数是几?
生操作“小帮手”练习找数
指名一名学生上实物投影演示
师:第8行第3列上的数是几?
生操作练习找数
(用“L ”形小帮手,既有效地构建行和列与数位之间的对应关系,渗透两维坐标思想,同时也降低了寻找数的难度,而且也为今后学习直角坐标起到铺垫作用。


(三)脱离百数表,直接根据行列数找数。

出示
括号里填几?小组讨论。

汇报交流:
生:3表示第三行,4表示第四列,这个数应该是24。

生:第三行前面的数都是二十几的数,所以是24。

出示:
学生笔练 交流答案 师:再来口答练两题! 出示:
有的小朋友填的真快。

介绍介绍有什么好方法?
生:我发现行数是3,十位上是2;行数是5,十位上是4;行数是7,十位上是
6;行数是6,十位上是5;行数是8,十位上是7。

生:我发现列数是几,个位上就是几。

生:就是行数减1,写在十位;列数是几,个位就是几。

小结:刚才我们认识了百数表,会在百数表上找数填数。

填数中,你们又进一步发现行列排列的规律。

下面把这些本领在游戏中再来展示展示。

(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探求过程中完成知识的建构;行数减一是十位上的数,列数是几个位就是几。


三、游戏
1、猜猜它是谁
出示空白的百数表
师将图形依次贴在百数表上,猜猜这个图形表示几。

如果这个数和头饰上的数一样,就带着头饰站到前面来。

2、在百数表上找数并涂色。

出示:
先演示一次做法。

师:涂完后,看一看,想一想,大胆说得到的图像象什么?
学生独立练习
汇报
出示:
师:得到的图案像什么?
生大胆展开想象活动。

(生:像狗的脸、一棵大树、小姑娘的脸、冰激凌、台灯······)
(通过两个游戏将这节课的学习内容再次梳理深化,推动学生主体意识的形成。


四、总结
师:这节课我们发现了百数表上行列数排列的一些小秘密,其实,百数表上还有
许多小秘密。

课件演示:
(这里用有趣的3张表向学生展示3个编排规律:偶数编排规律,3的倍数编排规律,两条对角线编排规律,进一步激发学生探求百数表的欲望。

体会到百数表的奥秘无穷,为今后学习数阵等知识作初步的孕伏。


教案由上海市黄浦区蓬莱路第二小学单方提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