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糖尿病护理查房ppt

糖尿病护理查房ppt


(1)诱因
1型糖尿病患者有自发酮症倾向。 2型糖尿病在一定诱因作用下也可发生DKA, 常见的诱因包括: 1) 感染:一半以上,以呼吸、消化、泌尿系统及皮肤感染 居多。 2) 胰岛素剂量不足或突然中断及饮食失控。 3) 应激:大手术、创伤、分娩以及严重精神刺激等。 4) 有时还可以无明显诱因。
(2)临床表现
1/5 2/5
早餐
中餐
晚餐
注:三大营养中,蛋白质占15%,脂肪占25%,碳 水化合物占60%,加餐时应从正餐的量中扣除。
二 、饮食治疗
健康饮食好习惯:
• 1 少吃多动:每餐八分饱配合适量运动减轻体重。减轻饥饿感的方法:多吃低能量 高体积的食物,如黄瓜、大白菜、豆芽、菠菜、冬瓜、南瓜以及海藻类、蘑菇类、 豆制品等。以粗杂粮代替细粮,如红豆粥、荞麦面、玉米面等。每次进餐前先吃蔬 菜,喝碗汤,以增加饱腹感,减慢吃饭速度,每口饭嚼八下左右再咽。
3 饮食疗法应科学合理,不可太过与不及。即不能主观随意,也不能限制过严,一点 碳水化合物也不敢吃,反而加重病情,甚至出现酮症。应根据自己的病情、体重、 身高,严格地进行计算,在控制总热量的前提下科学地、合理地安排好饮食,达到 既满足人体最低需要,又能控制总热量的目的。
4 科学地安排好主食与副食,不可只注意主食而轻视副食。虽然主食是血糖的主要来 源,应予以控制,但是副食中的蛋白质、脂肪进入体内照样有一部分也可变成血糖, 成为血糖的来源。这类副食过多,也可使体重增加,对病情不利,因此,除合理控 制主食外,副食也应合理搭配,否则照样不能取得预期效果
二 饮食治疗
• 常见参考值:
• 标准体重(公斤)= 身高(厘米)-105 • 体重指数:BMI = 体重(公斤)÷ 身高(米)2
评价表: BMI范围 BMI<18.5 18.5≤BMI<24 24≤BMI<28 超重 BMI≥28
评价 消瘦
正常
肥胖
二 饮食治疗
合理热量分配

1/
1/3

3过6g(相当于一啤酒盖盐),注:200ml酱油相当于3g 盐,10g黄豆酱含盐1.5g
• 10适当多喝水:每天应饮水1200ml-2000ml,少量多次,每次200ml左右,千万不要 等口渴再喝水,最好晨起睡前一杯水,运动后也应及时补充水分,宜选用白开水、矿 泉水或淡绿茶水。
分型
1
1型糖尿病
2
2型糖尿病
3
妊娠糖尿病
4 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
病因
遗传因素 生活压力
肥胖
不良的饮食习惯 缺乏体育锻炼 应激状态、 生活紧张 子宫内环 境
发病机制
1型糖尿病
1.遗传易感性 2.启动自身免疫反应 3.免疫学异常 4.进行性胰岛B细胞功能丧失 5.临床糖尿病 6.胰岛B细胞完全破坏,症状 明显
• 禁忌症
• 合并各种急性感染 • 伴有心功能不全、心率失常、并且活动后加重 • 严重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严重的眼底病变、新近发生的 血栓、有
明显酮症或酮症酸中毒 • 血糖控制不佳
三 运动治疗
运动方式
• 有氧运动 • 如步行、慢跑、广播体操、太极拳、游泳、跳绳等
2型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
微血管病变
肾病(蛋白尿)
视网膜病 (失明)
大血管病变
缺血性心脏病 (心肌梗死)
脑动脉硬化 (中风)
神经病变 (手脚麻木)
末梢血管病变 (足坏疽)
慢性并发症
1.大血管病变
动脉粥样硬化 : 患病率高 , 发病年龄轻,病情进展快 心血管病变 : 冠心病 ,是2型糖尿病死亡的主要原因。 脑血管病 : 中风 下肢血管病变 : 坏疽 , 截肢,
• 4粗细粮搭配:主食多选用粗粮代替精细粮,土豆、红薯、南瓜、山药类食物富含淀 粉,应计入全天总能量摄入量内,叶类蔬菜富含膳食纤维,可以适当多食用一些。
• 1个馒头或1碗饭的热量为180千卡 • =闲逛1个小时 • =较快步子走45分钟 • =非常快的速度走35分钟 • =接近跑的速度25分钟 • =慢跑20分钟 • =快跑15分钟(5.5分钟/公里的速
2.微血管病变
微循环障碍、微血管瘤形成和微血管基底膜增厚,是糖尿病 微血管病变的典型改变。 微血管病变主要表现在视网膜、肾、神经、心肌组织,其中 尤以糖尿病肾病和视网膜病为重要。
糖尿病肾病
毛细血管间肾小球硬化症是糖尿病主要的微血管病变之一, 常见于病史超过10年的患者,是1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因, 在2型糖尿病中,其严重性次于冠状动脉和脑血管动脉粥样硬 化病变。
3.神经病变
(1)中枢神经病变 (2)周围神经病变为最常见,通常为对称性, 下肢较上肢严重,病情进展缓慢。
(3)自主神经病变 a 心血管 — 体位性低血压、心律失常 b 消化系统 — 胃轻瘫至腹胀 c 膀胱受累 — 尿潴流、尿失禁 d 生殖系统 — 阳痿、性功能障碍 e其他 包括出汗及皮肤温度异常、未察 觉的低血糖及瞳孔改变
4.糖尿病足
糖尿病患者因末梢神经病变,下肢动脉供血不足以及 细菌感染等多种因素,引起足部疼痛、皮肤深溃疡、 肢端坏疽等病变,统称为糖尿病足。
诊断要点
糖尿病诊断新标准
1:糖尿病症状+任意时间血糖≥11.1mmol/L (200mg/dl ), 可以确诊 2:糖尿病症状+空腹血浆血糖≥7.0mmol/L(126mg/dl ), 可以确诊 3:糖尿病症状+OGTT试验中2小时血糖值 ≥11.1mmol/L,可以确诊。 如症状不典型,需再测一次,予以证实,诊断才能成立! 术语解释: 1.空腹:指8~10小时内无任何热量摄入 2.糖尿病症状:指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 3.空腹血浆血糖(FPG):正常值 3.9~6.1mmol/L (70~108 mg/dl ) 4.空腹血糖调节受损(IFG):6.1~6.9mmol/L (110~125mg/dl ) 5.空腹血浆血糖(FPG)≥7.0mmol/ L (126mg/dl ),考虑糖尿病 6.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小时血糖<7.7mmol/L (< 139mg/dl ) 为正常 7.口服葡萄糖耐量减低(IGT) 7.8~11.0mmol/L (140~199 mg/dl ) 为减低 8.口服葡萄糖耐量≥11.1mmol/L(≥ 200mg/dl ),考虑糖尿病 补充说明:
糖尿病护理查房
查房目的:
• 共同学习糖尿病人的护理知识 • 熟悉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分型。 • 掌握疾病的护理措施及健康指导
糖尿病
糖尿病定义: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胰岛素分泌缺 陷和(或)作用缺陷而导致的一组以慢性高血 糖为共同特征的代谢异常综合症。
流行病学: 全世界人口约65亿 糖尿病病人约1.75亿 中国人口约13亿 中国糖尿病患者约9千万 印度 中国 美国
2型糖尿病
1.遗传易感性 2.胰岛素抵抗和B细胞功能缺陷
3.糖耐量减低和空腹血糖调节受 损
4.临床糖尿病
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区别
二、并发症
临床表现
• 急性并发症: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 感染
• 慢性并发症: 大血管病变 微血管病变 神经病变 糖尿病足
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DKA)
• 7多吃新鲜蔬菜:蔬菜可以延缓餐后血糖的吸收速度,每天可吃400-500g,适当多吃 西红柿、黄瓜作为充饥食物。海藻类、魔芋、香菇、木耳、大蒜等食物有降低胆固醇 的作用。
• 8水果限量:宜在两餐中间吃,不宜餐后马上食用,以免增加餐后血糖的负担。优先 选择含糖量较低的水果,如苹果、梨子、橘子、橙子、草莓等,西瓜吃了以后,糖吸 收很快,故尽量不吃。香蕉中淀粉含量很高,应算主食的量。
度)
二 饮食治疗
• 5清淡少油 低脂低胆固醇:每天胆固醇入量不超过300mg(相当于1个鸡蛋的胆固醇含 量或3个左右鸡蛋的吸收量),每天烹调油不超过30g (约3勺),尽可能用蒸、煮、 炖、拌、焖等方法,尽量不用动物油,选择肉类食物要选择最瘦的部分,牛奶要选择 脱脂或低脂的。
• 6 适量蛋白质:每周吃2-3次鱼类
是糖尿病最常见而严重的急性并发症。
糖尿病人体内胰岛素严重缺乏时,脂肪分解加速,脂肪在肝脏 内经过β氧化产生乙酰乙酸、β羟丁酸、丙酮三者统称为酮体。 酮体生成剧增。超过肝外组织的氧化能力,血酮体升高成为酮 血症。尿酮体排出增多称酮尿症。
酮体为酸性物质,导致代谢性酸中毒,并可引起水、电解质、 酸碱平和紊乱。
PPT模板下载:/moban/ 节日PPT模板:/jieri/ PPT背景图片:/beijing/ 优秀PPT下载:/xiazai/ Word教程: /word/ 资料下载:/ziliao/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1.在急性感染、创伤或各种应激情况下出现的血糖升高,不能诊断为糖尿病。 2.儿童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与成人相同。
治疗要点
饮食治疗 血糖监测
健康教育
运动治疗
药物
药物治疗
治疗要点
一、 健康教育
• 是重要的基本治疗措施之一,是其 他治疗措施成败的关键。
• 目的:提高知识、培训技巧以及改 变行为,加强病人对治疗的依从性 和严格控制代谢,从而改善和提高 糖尿病病人的生活质量。
治疗要点
二、 饮食治疗 饮食原则:
1合理控制总热能,热能摄入量以达到或维持理想体 重为宜. 2平衡膳食,选择多样化、营养合理的食物 3提倡少食多餐,定时定量进餐
二、 饮食治疗
饮食治疗计划安排
1 饮食疗法应根据病情随时调整、灵活掌握
2 消瘦病人可适当放宽,保证总热量。肥胖病人必须严格控制饮食,以低热量脂肪饮 食为主,减轻体重。对于用胰岛素治疗者,应注意酌情在上午9~10点,下午3~4 点或睡前加餐,防止发生低血糖。体力劳动或活动多时也应注意适当增加主食或加 餐。
• 11戒烟、限饮酒
土豆南瓜蒸饭:总重量405克,总热量321千卡 大米饭:总重量100克,总热量343千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