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课时练习未命名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能适应环境,但不会影响和改变环境B.雷鸟的羽毛冬季为白色,夏季为灰色属于生物对环境的影响C.“万物生长靠太阳”,说明生物生存离不开环境D.马里亚纳海沟没有绿色植物说明生物对环境的影响2.孔雀栖息地的特征:()A.光照充足B.雨量充沛C.气温较高D.以上都是3.下列哪一项不是生物适应性的例子()A.到了秋天,树叶开始落下B.放在窗台上的植物,茎向窗外弯曲生长C.陆生植物的根在土壤中扎的较深D.缺少食物的猪,身体瘦小,生长缓慢4.生活在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度可以达到60毫米,这是海豹对什么的适应()A.寒冷B.海洋C.缺少食物D.以上都对5.下了说法正确的是()A.生物的环境就是指生物生存过的地方B.非生物因素只有水、阳光、温度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说的是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D.同种生物间只有竞争关系6.“猎豹追捕羚羊”描绘的自然现象,体现了生物与生物之间的A.合作关系B.竞争关系C.共生关系D.捕食关系7.下列影响水稻生长的因素中,属于生物因素的是()试卷第2页,总10页……○…………外………○…………内…A .水分 B .土壤 C .阳光 D .蝗虫 8.下列哪种现象不属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 ) A .森林可以涵养水源 B .枯叶蝶的身体与枯叶极为相像C .仙人掌的叶变成刺D .北极熊皮下厚厚的脂肪可以适应极地寒冷的环境 9.有经验的农民往往在比较贫瘠的土地上种植豆类,能够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这是因为( )A .豆科植物的光合作用旺盛B .豆科植物的根瘤中有能固氮的根瘤菌C .豆科植物的根瘤有杀菌作用D .豆科植物的根瘤能制造有机物10.兰花在春天开放,菊花在秋天开放,以及朝蝇暮蚊现象均体现出哪种非生物因素对动植物生理活动的影响( )A .光照B .水分C .温度D .空气二、多选题11.地衣是一类多年生植物,从两极到赤道,由高山到平原,从森林到荒漠,到处都有地衣生长。
它的共同体( )A .细菌B .藻类C .病毒D .真菌 12.以下哪两项不能体现生物适应环境( )。
A .大树底下好乘凉B .骆驼刺根系发达C .蚯蚓使土壤疏松D .骆驼尿液非常少13.由于植物的蒸腾作用,使周围环境受到的影响是A .温度降低B .温度升高C .湿度增加D .无变化 14.下列说法中,能体现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B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C .大树底下好乘凉 D .葵花朵朵向太阳15.如图可以反映某些生理过程或现象,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B.B曲线可以表示种子萌发过程有机物含量的变化C.在食物链为“草→羊→狼”封闭草原生态系统中,若过度放牧,A曲线可以表示狼的数量变化D.B曲线可以表示阴雨天蒸腾作用强度的变化16.下列现象中,属于与温度变化相适应的现象是()A.蛾夜间活动B.仙人掌的叶变成刺C.候鸟的迁徙D.青蛙冬眠17.生物与环境的关系非常密切,下列现象中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A.森林里空气湿度大B.蚯蚓使板结的土壤疏松C.沙漠中的骆驼刺地下的根比地上部分长的很多D.秋天大雁从北方飞向南方18.下列哪项属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A.蚯蚓疏松土壤B.企鹅皮下有厚厚的脂肪C.鸟类迁徙D.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19.下面所述的生命现象与其实例不相符的是()A.生物具有遗传现象——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B.生物能影响环境—仙人掌能够生活在干旱的环境中C.生物的生命活动需要营养—木耳从朽木中获取有机物D.生物需要排出体内废物—人体内的部分代谢终产物随汗液排出20.下列关于使用显微镜的说法,正确的是A.对光完成的标志是要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B.用显微镜观察字母“p”,看到的物像是“b”C.观察时,用一只眼看目镜,另一只眼闭上D.光线较暗时,可用反光镜的凹面来对光试卷第4页,总10页第II 卷(非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I 卷的文字说明三、填空题21.乘宇宙飞船在太空航行的宇航员,必须携带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物质,才能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22.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时,实验中有_______个变量,这个变量是______,其他因素如土壤的温度和湿度等都相同,像这样的实验叫对照实验。
23.在自然环境中,各种________影响着生物,生物在生存发展中不断__________环境,同时也_________和_________着环境24.生物只有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来,如果不适应环境就会被(________)。
25.生物生活在环境中,会和环境产生相互影响.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分布的因素成为________因素,该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因素两类。
26.生物能够_______环境,也能______和______环境。
27.我们的校园种植了许多花草树木,校工伯伯定期给树苗木浇水、治虫、施肥、除草。
到了冬天,有些苗木还要搬到暖棚里,否则会过不了冬,而对松、杉、柏之类的树,一般不需要进行这方面的工作。
就以上文字回答(1)除草能帮助草苗木更好的生长,杂草与苗木之间存在着___________关系。
苗木上的小毛毛虫常会成为喜鹊等鸟类的食物,它们之间是生物间最常见的_______关系。
一些苗木冬天需要搬入暖棚,这说明植物的生存受到________(生态因素)的影响。
从文中可以看出,影响校园植物生活的生态因素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3种).上述事例都能体现出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松树在缺水少肥的土壤里也生长茂盛,可见生物在一定程度上能________环境.天气炎热的时候,大树附近更凉爽,这能体现出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
28.探究“土壤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时:(1)该实验中的变量是 _____ ,在设计实验时,要给鼠妇提供 _____和____两种环境,以便形成__________ 。
(2)每个实验装置中放入10只鼠妇,每分种统计一次两种环境鼠妇数目,统计10次,计算全班各组第10次统计数的 _______ 值。
用10只鼠妇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探究温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则实验中的变量是_________ 。
(4)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外…………………内…………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 _________________ 。
(5)总结探究的一般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很容易让人们想起美丽的田园风光.请根据上述诗句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诗句中,影响豆苗生存的生物因素是___________ ,影响水稻生存的生物因素是 _____________ .(2)上述诗句中,豆苗与杂草的关系是__________;水稻与害虫、害虫与青蛙的关系均属于____________。
30.阅读下列短文:当花的各部分发育成熟时,花被就展开,露出花蕊,这就是开花。
不同的植物,开花的年龄不同,开花的时间和季节也不同。
前苏联科学家里森特发现温度的高低对一些二年生植物的花的形成有很大影响。
例如冬小麦在秋季播种时萌发,第二年夏初开花和结实。
对这类植物来说,秋末冬初的低温就成为开花的必需条件。
美国科学家加纳尔发现光照的长短也影响植物开花。
他观察到美洲烟草在夏日长日照下,株高达3-5米也不能开花,但生长在冬季温室中,株高不到一米即可开花。
请据短文回答:(1)影响植物开花的外界条件主要有________ 和________ 。
(2)我国北方农民很早就知道春季补种冬小麦,将会只长苗而不开花结实。
请你分析其中的原因是:请你为他们找出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四、连线题31.请把相关的现象连接起来。
32.连线题(把下面相关知识用线连接起来)试卷第6页,总10页○…………外………○…………装………○…………线…………○……※※请※※不※※要※题※※○…………内………○…………装………○…………线…………○……33.34.35.请把相应的数字序号填在字母后的括号内A 鲸在水中活动一段时间以后要浮到水面上来 1阳光B 海洋深处,找不到水生植物 2水C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3温度D 沙漠中的仙人掌叶变成刺状,茎膨大 4空气E 柑橘适合在南方生长,不适宜在北方生长F 蛾在夜晚出来活动,白天休息回答: A —() B —() C —() D —() E —() F —() 36.请将下列相关的内容用线连接起来。
37.将下列生物与其相关的内容用线连接起来:五、判断题38.环境对生物有影响,但生物对环境没有影响.________.(判断对错)39.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不仅表现在形态和结构方面,还表现在生理和行为等各个方面________。
(判断对错)40.生物不仅能适应环境,同时也以不同的方式对环境产生影响。
__41.竹节虫的身体与竹枝极为相似,这属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_____)4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阳光 (____) 43.环境资源是取之不尽的.______.六、综合题44.老师指导大家完成“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探究实验。
根据实验步骤,大家统计出鼠妇在不同环境中的分布情况如表,请回答:(1)如果让你去寻找鼠妇,可能找到的地方是______。
A .水泥路灯下B .村外池塘中C .庭院花盆下D .疏松士壤里 (2)影响鼠妇分布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
A .水分 B .温度 C .湿度 D .光照(3)想得出结论,提高实验结论的可信度,需实验第10次数据的______。
A .最大值 B .最小值 C .平均值 D .任意值(4)要用多只鼠妇做实验而不用1只的原因是:用______只鼠妇会有很大的误差,用______只鼠妇能得出可信的结论。
45.请你将“探究光照对黄粉虫幼虫生活的影响”的实验过程填写完整。
(1)提出问题:黄粉虫幼虫喜欢生活在_________的环境中吗?(2)作出假设是 : 黄粉虫幼虫具有_______的生活习性,______会影响其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