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制度对中国行政管理的影响封建帝制是由王权发展而来的形成于秦始皇,皇帝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基本内容:皇权、皇位、和皇族,朝会、宗庙、祭祀、陵寝等等。
中央封建集权体制持续了 2000多年而且是唯一的政体形式。
中国封建中央集权专制体制由于内在矛盾和环境变化,在保持一定稳定性的同时,也在不断的演变和发展。
皇帝制度主要是指整个封建时期以皇帝为中心,实行皇权之上和皇权专制的政治制度,以君权神授学说为基础,用严格的名位等级,封建礼乐和皇位继承等各种制度和措施,集中突出皇帝个人的权威地位,保证皇帝高踞国家机器之上,拥有至高无上、不受限制的绝对的权力。
对整个封建时期的影响从整个历史吋期看皇帝制度对我国整个封建时期发展的影响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几个方面来看。
(一)、政治上1、皇帝是国家政治事务法定的唯一最高决策者,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皇帝有权统率和指挥自中央朝廷以至各级地方军政系统和文武官吏,要求他们绝对遵照自己的意志和指令办事。
一切以皇帝名义发出的指示,都被赋予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朕即法律”,不允许有任何违抗或异议。
皇帝可以调动全国一切资源,集中力景办大事,在抵御外来侵略、保卫人民财产人身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2、皇帝为了保证个人专制独裁,利用宗亲力量来巩固统治,从而自秦开始形成郡县制,汉朝又实行分封制,分封制是我国行政区域形成的雏形,但是,分封制在后期由于割据导致社会动荡。
但是总体上, 郡县制和分封制有利于在中央集权下维护祖国的统一,使中国成为大一统的国家,保证了全国有序的治理,减少了治理难度,这也是帝制下个人集权的优点。
3、在皇帝专制下制定的法律,一切都是以帝王个人意志为转移的,虽然历代皇帝重视法治建设,但是皇帝始终高高在上,不受法律约束,可以凭借个人喜好滥用权力,朝令夕改,皇权专制,易成暴政(秦、隋)。
人治(从韩非子开始的法、术、势)始终贯穿着封建社会的整个过程,这对整个封建时期是一个强有力的维护统治的工具,人治一定程度上还是稳定了当时的社会秩序。
4、专制体制下的皇帝能够有效的驾驭整个的官僚集团,通过建立起一个严密的监察系统,借以通过,由上而下,由下而上的监督司察, 及时举握信息,了解吏治和民情。
发展到后期的监察系统越来越完善, 越来越严密,无孔不入,但是这个只是起到维护帝王权力的作用,而不是为百姓的利益而服务的。
从这点上,皇帝任何手段的最终目的就是个人利益。
5、皇帝统治下的庞大的官僚体系是维护中央集权,为帝王统治服务的智囊团,官员靠俸禄为生从而形成对帝王的依赖。
帝王为了防止群臣的反叛,建立了让官员人人向危的监察制度,层级监督与横向监督体系下的分权与制衡原则,保证了皇权至上。
整个封建帝制时期的官僚行政集团是为维护帝王利益而不是广大农民的利益。
6、皇权的巩固是在循环的治世和乱世中得到巩固,而相权却在不断的衰弱,这是我国古代政治的一大特点,这也是帝王权力受到威胁的表现,然而在争夺王权的后宫之争,不断寻找变换自己倚重力量,不断调整政府机制使得宦官和外戚有机可乘,也导致了宫廷的血雨腥风。
政治上层的变动,老百姓成了千百年的最大受害者。
7、皇帝制度下,人民的不满指向的是皇帝而不是指向皇帝制度,为了巩固地位,平息民怨而进行的一系列的变法主要是在财政领域,比如税收,而非政治改革,一些制度的建设也只是修修补补,改革的最终出发点是为了皇权而非民权,但是这些改革的力量却让整个帝制能够延续下去,保证了历朝历代的稳定。
(二)、经济上1、皇帝专制下的国家整个财政收支是以维护皇权位轴心的,土贡制度,培养了统治者及各级官吏贪婪本性,这也为封建王朝的更迭变换埋下了伏笔。
贪污成风是皇帝专制的必然。
2、商品经济的发展不利于皇权的统一,由于皇帝制度是建立在地主阶级的掌权的前提下,大地主控制了全国大部分的土地,土地所有制是皇帝制度赖以生存的棊础,皇帝重农抑商,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束缚生产力,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压制新生产关系成长等。
3、帝王为了巩固统治地位,维护稳定,兴修水利,治理河流,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从而使我国的农业文明得以传承、壮大。
但是帝王和各级官员为了敛财,征收重税,服役繁多,使封建时期的百姓始终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三)、文化上1、专制统治下,实行的是愚民政策,整个的社会是以帝王思想为主导的,不允许思想自由,所有的百家学说都是为皇权而服务的,诸子百家文化成为皇权文化的来源,君权神授等思想成为正统思想,是帝王控制百姓的工具,帝王这种抑制思想文化,严惩思想犯罪,屡兴文字狱打击异端,实行文化专制主义,迫使臣民死读经书,学不致用的行为,导致我国思想文化的落后和科技发展日益停滞。
2、礼制、宗教都是依附统治者,加强皇权的工具,文化专制政体下,没有任何政治思想自由可言,凡是有利于维护巩固和加强皇权的传统都保留发展,不利皇权的一概否定摈弃,一切封建文化都带着政治印记。
但是不乏优秀的儒家文化能够延续流传。
帝王的子民都足忠孝仁义的楷模典范,这也是我国优良的文化传统得以保留的原因。
3、阶级的划分,是皇权专制有了合法性和合理性,这也是皇帝专制得到认可的重要原因,但是等级的卑劣是导致了官场的腐败黑暗,勾心斗角,阶级思想从帝王诞生的一开始就永生永世地禁锢了百姓的思想,从而养成了所谓的“奴性”。
对现阶段行政管理的影响我们将从皇帝制度的本身,他对我国现在行政管理的遗传上及对我国内政外交和社会管理的利弊上来阐述这个问题。
一、在行政体制设计上:皇帝利用专权建立起一套严密的官僚制度,使得帝王能够有效的治理国家,我国现今的公务员制度也是从那个时代的官制发展过来的,但是,由于这种制度有着严格的等级区分,使得官本位至今腐蚀着人民的思想。
不过,行政首长负责制,权责清晰,能够迅速有效的保证政策执行。
而且,中央集权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政府能够有效地进行宏观调控,实现资源诃分配,弱化市场的缺陷,举国之力办大事。
二、在行政区域划分上:古代封建社会为有效的管理国家,通过建立如秦朝的郡县制和元朝的行省制度来管理地方,现在中国建立了中央一省一县一乡的行政划分体制就是来源于此,帝制时期为了统一而对少数民族设置的行是我国辽阔版图形成的棊础,如今我国能够实现56个民族大一统,不能不说是帝制集权的好处,而且这种单一制国家的延续,使我国国民具有极强的凝聚力,向心力。
三、在监察体系上:古代皇帝为维护自身的统治,从中央到地方建立起-套完善的监察制度。
(1)行政体系内的平级与层级监察,“惧宰官之不修,立监牧以董之,畏监督之容曲,设司察以纠之”就体现这样的监察体系。
(2)皇权之下单线垂直的监察系统。
表现在机构健全,分工细密,职责分明。
当今中国的行政监察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也有借鉴古代的监察制度的成分。
建立从中央到地方一套完整的监察机构。
在中央有监察部,在地方有监察厅(局);在监察手段上有执法监察、廉政监察、效能监察和预防性监察等多种监察方式。
四、在思想上: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皇帝制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如汉代董仲舒的“天人感应”“三纲五常”等思想为皇帝巩固其统治地位。
在当代的中国政府领导层中也借鉴了儒家思想文化中的精华部分。
如“韬光养晦”的思想,在人才选拔上能够依据德才兼备的标准,这可谓是我国公务员制度里面比较完善的一面;对外方向,任何一代的皇帝都能够友好地对待四周邦邻,注重和平的外交,利用各种姻亲、结盟等手段,今天我国外交上也坚持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我国的国际影响力是流传深远的,儒家中庸之道始终贯彻我国政策的每一阶段。
五、官僚陋习残留1、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中国独特的裙带式的官僚习气,对我国现在行政管理的洁廉程度造成了很大的危害。
这种精神上,文化传统上的封建遗留,一时是难以去除的,几千年的文化传统, 改变它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影响在我国官场中特别常见。
现在的官二代,当官的子女享受各项好处,贪污腐败、封建衙门似的管理、行政效率低下;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行政层级多、政出多门、多头指挥;人浮于事,因人设岗而不是因事设岗。
这些官场毛病是我国的行政管理给百姓留下了非常不好的印象。
2、民告官难,从来只有官治民的,没有有官府接受制裁的,到现在我们依然对政府保持一种恐惧。
有啥事找政府说简直就是热脸贴到冷屁股上,从来就没有政府主动为老百姓办实事,都是被动地接受上级的指令。
有个政策还要打个折,上面的拨款落实到下面就被剥的只剩下骨头。
这也是封建帝制时期官场习气的积淀,土贡制度下,官员向皇帝进贡,每一层都留给自己用点,同时还不忘再加上些收费项目乘机向老百姓收取些额外的好处费。
3、滥用职权以权谋私,到今天仍然还有很大的市场,这是帝制下权利制约与平衡的结构的一个缺陷,因为皇帝对官员的制约和监察主要是防止自己的权利受损,而不是为了老百姓的利益,那么在对那些违法乱纪、以权谋私的官员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他对自己忠心就好,如此以来我国现阶段的官僚体质不免存在缺陷需要进-步地改进和完善。
4、帝制时期官员的选拔与任用主要靠的皇帝个人意志,即使是有如科举制、举荐制等选拔机制,中间环节总会有人操纵结果,通过裙带关系得以向上爬升。
在今天,虽然我国同样延续了那个时候的选拔机制,出台了公务员制度,但是这些弊端依然存在,媒体总会爆出一些权力拥有者为自己子女铺路,为他人买官的情况。
5、权大于法的现象存在,打压异己分子,公民举报受到报复,上级为下级辩护,包庇犯罪行为,上访被拘禁,公民的权力得不到合理的伸张。
6、形象工程,面子工程,领导来视察就大张旗鼓,铺张浪费,置百姓的血汗钱于不顾,纯粹是为了上级领导服务的而不是为百姓服务的。
这也是帝制下,关于对上负责而不对下负责,为了个人升迁,而不过百姓死活的,从来认为自己是大老爷而不是公仆,现象的重现,可见等级制度的毒害深远。
五、对现代社会行政管理的影响1、我国是高度的中央集权,政府力量强大。
但是社会团体组织力最弱小,形成了强国家弱社会的现状。
政府一手包办社会事业,缺乏竞争机制,民众很难参与到社会建设中来。
在经济方而也是政府为主导, 计划和市场相结合,导致国企垄断的产生,市场缺乏活力。
2、我国现阶段的民主精英主义是对帝制时期精英主义的集成和发展,森严的等级制度让社会各阶层没有充分的流动性,始终是少数精英人士掌权。
金字塔式的行政结构造成行政效率低下,信息不通畅。
3、我国的改革也是和皇帝制度时期极其相似,大都是经济领域的改革,政治领域小修小补,力度不大,这种循序渐进式的改革有利于在稳定中发展,不会对社会造成巨大动荡。
总的来说,封建帝制能够延续存活向然有其合理之处,毕竟,我们今天还是沿用着帝制下的产物——中央集权。
帝制也造就了我国两千多年的文化历史,他们也是我国精英主义时代的产物。
对今天来说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我国的行政管理也是一个不断延续发展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