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城港市本级2019年部门第一部分:农业委员会概况(一)市本级及所属二级预算单位的基本情况1、机构设置我委机关内设6个职能科室,包括办公室、计财科、粮油、市场和经济信息科、科教法制科、经管科。
下属6个二级预算单位,包括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村经济经营管理指导站、农业行政综合执法支队、农业区划办、种子管理站、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
2、主要职能(1)贯彻落实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研究、拟订并组织实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战略,长期发展规划,承担农业投资和农业综合开发、示范项目的规划、计划管理和监督实施。
(2)研究拟订农业产业政策措施,协调农业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产品品质的改善;提出有关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流通与价格、农村信贷、税收及农业财政补贴等政策性建议;提出全市农业地方立项项目的建议;根据市人民政府的委托,起草有关规范性文件草案;负责农业行政执法体系建设和执法监督检查。
(3)研究提出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意见,指导和协调农村改革试验区和县级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指导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和乡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经济组织建设;贯彻落实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济制度及政策,调节农村经济利益关系,指导、监督减轻农民负担和耕地使用权流转工作。
(4)拟订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措施,负责全市主要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指导、协调农业生产资料市场体系建设与规范化管理,参与组织农产品加工与流通,组织协调和实施“菜篮子”建设;负责指导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信息体系的现代化建设,预测并发布农业和农村经济信息。
(5)负责指导农业资源综合区划与开发利用,组织实施生态农业建设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工作;指导农村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以及农业生物物种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开展基本农田保护和农业资源保护工作;承担和指导农业重大技术项目及示范区(园)建设;负责组织农用地、宜农滩涂、宜农湿地等农业区域性开发工作;研究实施农业工程和农民奔小康措施。
(6)拟订农业科研、教育、技术推广及其队伍建设的发展规划、计划及有关政策措施,实施科教兴农战略;负责组织农业科研、技术推广项目的遴选及实施;组织农业教育与职业技能开发工作。
(7)组织和监督实施农业技术、农村产业质量国家和部颁标准、地方性标准;负责组织实施农业各产业产品、无公害产品和绿色食品的质量监督及农业植物新品种的保护工作;组织实施种子、农药、肥料、农膜、农业设施等农业投入品质量监测、鉴定和执法监督管理。
(8)负责本植物检疫、农作物种子、农业投入品、农产品质量安全及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等方面的法制宣传教育和行政执法。
(9)研究提出全市农业对外开放的发展战略和对策;承办有关农业涉外事务;组织开展有关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
(10)参与农业防灾减灾工作;监测、发布农业灾情,组织种子、化肥等救灾物资储备和调拨,提出生产救灾资金安排建议,指导紧急救灾和灾后生产恢复。
(11)指导直属单位的工作,按照权限管理直属单位人事、劳动工资、机构编制工作;指导有关社会团体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
(12)承办市人民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3、2019年主要工作目标(1)稳定和发展粮食生产。
高度重视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正确处理发展粮食生产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加大基本农田的保护力度。
采取有效措施,遏制耕地丢荒,稳定粮食播种面积;认真研究、及时提出粮食生产指导性计划,并认真抓好落实。
大力扶持粮食经营主体,加大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力度,提高高产优质品种的比例和粮食生产的科技含量,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单产,增加总产,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确保粮食安全。
(2)提高糖料蔗生产水平。
推进“双高”糖料蔗基地创建,加强蔗区道路、排灌系统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强蔗糖业发展后劲;以提高糖料蔗单产和含糖量为主攻目标,在实现甘蔗生产良种化的基础上,大力推广测土配方、酒精废液喷施等增产增糖技术,大力创建甘蔗高产示范,加强甘蔗病、虫、鼠害综合防治防治工作,实现甘蔗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3)发展特色产业。
以特色产业为主攻方向,开展县、乡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创建,大力发展特色水果、红衣花生、“红姑娘”红薯、香糯、中药材、坚果、食用菌等特色产业,大力发展菜篮子基地,加强秋冬农业特色品种开发,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扩大特色农业生产规模,加快推进“三品一标”认证,提高农产品质量品质。
以发展生态闲农业,创建无公害和“绿色产业”基地为重点,积极打造生态农业,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进一步加大投入。
(4)大力推广农业新技术。
大力开展粮食高产创建,继续抓好超级稻高产栽培技术、水气栽培技术、甘蔗机械深耕深翻、测土配方施肥、间套种技术、病虫害绿色统防统治等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农产品的科技贡献率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5)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
进一步整合培训资源,以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骨干农民培训工程为主要形式的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努力提高农民群众的整体素质,加快科学技术进村入户和科技成果转化。
(6)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加大跟踪服务和政策支持力度,改善投资环境,围绕优势产品和产业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同时要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以发展和完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产品市场建设以及信息服务为突破口,建立各类专业协会,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拓宽农业信息服务领域,推动信息网络向龙头企业、中介组织、流通大户、种养大户延伸,搞活农产品流通。
(7)强化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和农产品安全检测工作。
要深入贯彻执行农业法律法规,进一步加大农业行政执法力度,继续开展以“打假护优”、“打假扶农”为核心的农资市场整治活动,加强对种子、苗木、蚕种、食用菌菌种等生产繁育、调运经营的监督管理权和执法权,依法行使农药、肥料、农膜、植物生长素等的生产、经营等监督管理权和执法权。
依法行使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转基因生产安全、植物产品品种保护。
农业投入品的生产和销售环节的检查监督,坚决查处“三无”产品和假冒伪劣产品,切实保护农业安全生产和农民的合法权益。
加快市、县(区)、乡三级农产品安全检测机构建设,完善检测功能,推广农药残留速测技术,扩大检测范围和数量;积极探索蔬菜等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管理的有效途径,消除上市农产品的质量隐患。
(8)加强监管,防止农民负担反弹。
严格执行中央关于减轻农民负担的各项政策,进一步完善村级“一事一议”筹资投劳制度,农村义务教育收费“一费制”,农村报刊订阅费用“限额制”,违反农民负担政策“责任追究制”。
加强农民负担专项检查,防止农民负担反弹,杜绝各种隐性负担的发生。
(9)农村承包土地确权登记颁证等农村改革。
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是进一步明晰土地承包关系,强化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保护,保持现有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的根本手段,是放活农村土地经营权,确保农村土地合法有序流转,落实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应当具备的基本条件。
(10)建设“美丽家园宜居乡村”。
依托十万大山良好的生态优势,沿边沿海独特的自然风光、边关文化,以沿路沿河沿海等重点区域为重点,科学规划,突出“边、山、海”特色,通过抓点、连线、成片、带面,打造一批生态乡村建设与周边田园风光和乡村旅游相融合发展的宜居乡村示范带和示范村屯。
(二)人员构成情况我委行政、事业编制人数44人,在职人员44人。
其中:⑴行政单位人员编制18人,实有在职人员17人(处级8人、科级6人、科级以下3人),正常经费在行政运行。
⑵、市农村经营管理指导站人员编制2人,实有在职人员1人(科级1人),属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正常经费在农业事业机构预算科目列支。
⑶、市农业行政执法支队人员编制4人,实有在职人员4人(科级1人、科级以下3人),属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正常经费在农业事业机构预算科目列支。
⑷、市农业区划办人员编制2人,实有在职人员1人(科级1人),属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正常经费在农业事业机构预算科目列支。
⑸、市种子管理站人员编制4人,实有在职人员3人(副高1人、科级以下2人),属全额事业单位,正常经费在农业事业机构预算科目列支。
⑹、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人员编制10人,实有在职人员9人(推广研究员2人、副高2人、科级2人、副科级1人、科级以下2人),属全额事业单位,正常经费在农业事业机构预算科目列支。
⑺、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分中心人员编制6人,实有在职人员9人(推广研究员2人,科级2人、科级以下5人),属全额事业单位,正常经费在农业事业机构预算科目列支。
三、收入预算说明(一)收入预算总体说明2019年收入预算:1053.967948万元,比2018年预算指标增加205.834424万元,增长33.64%,其中:一般拨款资金基本支出收入665.967948万元,比2018年预算指标增加109.723924万元,增长19.73%;增长主要原因是落实国家政策,调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及增加机关事业单位在编人,移动通讯补贴、退离休人员公用经费等。
因此,2019年人员经费和机关运行经费预算有所增加;2019年专项拨款资金388万元,比2018年预算指标增加135.6万元,增长58.35%。
增长原因是根据工作业务需要新增六个项目:分别为全市农村工作会议费,双高办工作经费、美丽办工作经费、防城港市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经费、残疾人保障金、基层党组织活动经费有所增加,共135.6万元。
四、支出预算说明(一)支出预算总体说明2019年支出预算1053.967948万元,其中:工资福利支出预算593.099248万元,占支出总预算56.27%;商品和服务支出预算72.8687万元,占支出总预算6.91%(二级机构入编车辆数为1辆);项目支出预算388万元,占支出总预算36.81%。
(二)支出预算分类说明1、一般公共预算基本支出665.967948万元,其中:工资性支出593.099248万元,其中:行政人员工资148.1028万元,奖金6.8378万元,事业人员工资161.8464万元。
参照公务员管理人员工资34.1568万元,奖金1.574万元,社会保障费139.143048万元,其中:行政人员社会保障费63.3005万元,参照公务员管理人员社会保障费14.253252万元,事业人员社会保障费61.589296万元;住房公积金48.6384万元,其中:行政人员住房公积金21.1849万元,参照公务员管理人员住房公积5.0078万元,事人员住房公积22.4457万元;伙食费补助17.6万元,其中:行政人员伙食费补助7.2万元,参照公务员管理人员伙食费补助2万元,事业人员伙食费补助8.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