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财政的概念与职能□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把握财政的本质,弄清财政的一般特征及概念,公共产品与公共财政理论及其框架体系,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的职能。
□考核目标考核知识点政府与市场公共财政财政的职能考核要求●政府与市场1、识记:(1)市场失灵;(2)外部效应;(3)公共产品;(4)政府缺陷。
2、理解:(1)市场失灵的表现;(2)政府干预市场的手段;(3)社会公共需要的特征;(4)公共产品的特征;(5)政府缺陷的表现。
3、应用: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公共财政1、识记:财政及公共财政的概念2、理解:(1)财政的基本要素;(2)财政的特征;(3)公共财政的特征。
3、应用:公共财政的框架体系●财政的职能1、识记:(1)财政有哪些职能;(2)资源配置的含义;(3)收入分配的含义;(4)经济稳定与发展的含义;(5)公平与效率的含义。
2、理解与应用:(1)资源配置职能;(2)收入分配职能;(3)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4)公平与效率职能;(5)监督管理职能。
□重点与难点1、公共财政2、财政的职能第二章财政收入概述□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着重掌握我国有哪些财政收入,财政收入的各种分类与结构,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主要因素。
□考核目标考核知识点财政收入的分类财政收入的规模财政收入的结构考核要求●财政收入的分类1、识记:(1)财政收入的含义;(2)规费收入;(3)预算内收入和预算外收入。
2、理解:(1)财政收入;(2)财政收入分类的内容。
●财政收入规模1、识记:财政收入规模的含义2、理解:(1)财政收入规模的变化趋势;(2)财政收入的“两个比重”理论。
3、应用:财政收入规模的影响因素。
●财政收入结构理解与应用:(1)财政收入的项目构成;(2)财政收入的所有制构成;(3)财政收入的部门与产业构成。
□重点与难点1、财政收入分类2、财政收入规模第三四章税收理论与税收制度□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着重掌握税收的特征、作用与分类,税制要素,我国税收制度的基本内容。
□考核目标考核知识点税收理论税制要素流转税所得税资源、财产、行为税税制改革考核要求●税收理论1、识记:(1)税收的含义;(2)税收负担;(3)税负转嫁。
2、理解:(1)税收的特征;(2)税收的职能作用;(3)税收的原则;(4)税负转嫁的主要形式;(5)税收的分类。
●税制要素1、识记:(1)税收制度;(2)纳税人;(3)征税对象;(4)税率;(5)比例税率;(6)累进税率;(7)定额税率;(8)税目;(9)纳税环节;(10)纳税期限;(11)起征点与免征额;(12)减免税;(13)违章处理。
2、理解与应用:(1)全额累进税率与超额累进税率的区别;(2)超额累进税额的计算。
●流转税1、识记:(1)流转税;(2)增值税;(3)消费型增值税;(4)收入型增值税;(5)生产型增值税;(6)消费税的含义;(7)营业税的含义;(8)关税的含义。
2、理解:(1)增值税的基本内容(包括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率、税额的计算等。
下同);(2)消费税的基本内容;(3)营业税的基本内容;(4)关税的基本内容。
3、应用:(1)流转税的特点与优点;(2)增值税的类型与优缺点。
●所得税1、识记:(1)所得税;(2)企业所得税的含义;(3)个人所得税的含义;(4)农业税的含义。
2、理解:(1)企业所得税的基本内容及其计算;(2)个人所得税的基本内容及其计算。
3、应用:所得税的特点和局限性●资源、财产、行为税1、识记:(1)资源税;(2)城镇土地使用税;(3)土地增值税;(4)房产税;(5)契税;(6)车船使用税;(7)印花税;(8)城建税。
2、理解:(1)资源课税的基本内容;(2)财产课税的基本内容;(3)行为课税的基本内容。
●税制改革1、理解:(1)税制改革的指导思想;(2)税制改革的基本原则。
2、应用:税制改革的相关内容。
□重点与难点1、流转税与所得税的基本内容及其税额计算2、税制改革第五章非税收入□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着重掌握非税收入及税费改革的相关内容。
□考核目标考核知识点非税收入的内容税费改革考核要求●非税收入的内容1、识记:(1)非税收入(2)行政性收费(3)事业性收费(4)政府基金收入(5)罚没收入2、理解:(1)行政性收费(含基金收入)的管理(2)事业性收费的管理(3)罚没收入的管理●税费改革1、理解:(1)规范收费行为的标志;(2)税费改革的基本目标;(3)税费改革的基本原则。
2、应用:税费改革的主要内容□重点与难点税费改革第六章财政支出概论□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理解财政支出的规模与结构,着重掌握财政支出的内容和分类,财政支出的原则,财政支出管理制度改革。
□考核目标考核知识点财政支出分类财政支出原则财政支出规模财政支出结构财政支出管理制度改革考核要求●财政支出分类1、识记:(1)科技三项费用支出;(2)购买性支出;(3)转移性支出。
2、理解与应用:(1)财政支出中,投资性支出和消费性支出包括的内容;(2)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包括的内容及这种分类的意义;(3)按国家职能的分类,财政支出包括的项目。
●财政支出原则1、识记:(1)公平原则的含义;(2)财政支出效益原则的含义。
2、理解与应用:财政支出的原则●财政支出规模1、识记:瓦格纳法则2、理解:(1)衡量财政活动的恰当指标;(2)财政支出规模的发展趋势。
3、应用: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因素●财政支出结构1、识记:(1)按政府职能划分财政支出结构的含义;(2)按经济性质划分财政支出结构的含义。
2、理解:(1)我国两类性质支出的基本状况;(2)判断财政支出结构的标准。
3、应用:财政支出结构的优化调整●财政支出管理制度改革1、识记:(1)成本—效益分析法;(2)最低费用选择法;(3)公共服务定价法。
2、理解:当前财政支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3、应用:当前财政支出管理制度改革□重点与难点1、财政支出的分类2、财政支出管理制度改革第七章购买性支出□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着重掌握行政管理支出、国防支出、科教文卫支出的性质、内容和管理问题,了解我国的政府采购制度。
□考核目标考核知识点行政管理支出和国防支出科教文卫支出政府采购制度支农支出考核要求●行政管理支出和国防支出1、识记:(1)行政管理支出的含义;(2)国防支出的含义。
2、理解:(1)行政管理支出的内容及管理;(2)国防支出的性质及影响因素。
●科教文卫支出1、理解:(1)科技支出的性质;(2)教育支出的性质;(3)文卫支出的内容。
2、应用:加大财政对科技、教育投入力度的举措●政府采购制度1、识记:(1)政府采购制度;(2)招标性采购。
2、理解:(1)政府采购与私人采购的关系;(2)政府采购的作用;(3)政府采购的方式;(4)政府采购的程序;(5)政府采购的现状。
●支农支出1、理解:支农支出的内容。
2、应用:财政的三农支持政策□重点与难点1、科教文卫支出2、政府采购制度3、财政的三农支持政策第八章转移性支出□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着重掌握社会保障、财政补贴、税收支出的性质、作用、内容和管理问题。
□考核目标考核知识点社会保障支出财政补贴税收支出考核要求●社会保障支出1、识记:(1)社会保障的概念;(2)社会保险的含义;(3)现收现付式养老保险制度;(4)完全基金式养老保障制度;(5)部份基金式养老保险制度。
2、理解:(1)社会保障的内容;(2)社会保险的内容;(3)社会保险与社会救济及商业保险的区别。
3、应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内容●财政补贴1、识记:(1)财政补贴的含义;(2)物价补贴;(3)企业亏损补贴;(4)财政贴息。
2、理解:(1)财政补贴的特征;(2)财政补贴的作用。
3、应用:财政补贴改革的内容●税收支出1、识记:(1)税收支出的含义;(2)加速折旧;(3)退税。
2、理解:(1)税收支出的性质;(2)税收支出的形式;(3)税收支出的预算控制方式。
□重点与难点1、社会保障支出2、税收支出第九章财政平衡与国债□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理解财政平衡,着重掌握国债的种类与规模,国债制度的基本内容。
□考核目标考核知识点财政平衡国债概述国债的发行与偿还国债市场考核要求●财政平衡1、识记:(1)财政平衡;(2)预算赤字;(3)决算赤字;(4)赤字政策。
2、理解:(1)财政平衡的口径;(2)财政赤字的经济效应;(3)财政赤字的弥补方法。
3、应用:实现财政平衡的途径。
●国债1、识记:(1)国债;(2)财政债务;(3)国库券;(4)国债规模。
2、理解:(1)国债的种类;(2)国债的发展过程;(3)国债的功能;(4)国债规模的衡量指标及影响因素。
3、应用:我国国债规模的分析与评价。
●国债的发行与偿还1、识记:(1)固定收益出售方式;(2)公募拍卖方式;(3)连续经销方式;(4)直接推销方式;(5)综合方式;(6)分期逐步偿还法;(7)抽签轮次偿还法;(8)到期一次偿还法;(9)市场购销偿还法;(10)以新替旧偿还法;(11)偿债基金;(12)平价发行;(13)折价发行;(14)溢价发行。
2、理解:(1)国债的付息方式;(2)确定国债利率考虑的因素。
●国债市场1、识记:(1)国债发行市场;(2)国债流通市场;(3)一级自营商。
2、理解:(1)国债市场的功能;(2)国债发行市场的基本结构;(3)国债流通市场的结构。
□重点与难点1、财政平衡与国债的基本理论2、国债的发行与偿还第十章国家预算和预算管理体制□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着重掌握国家预算的概念、组成和原则,关于复式预算,预定外资金问题,国家预算管理体制的概念、类型和我国现行的分税制。
□考核目标考核知识点国家预算预算外资金国家预算管理体制分税制改革考核要求●国家预算1、识记:(1)国家预算的含义;(2)单式预算与复式预算;(3)增量预算与零基预算;(4)预算编制;(5)预算执行;(6)预算调整;(7)决算。
2、理解:(1)国家预算的组成体系;(2)国家预算的原则;(3)国家预算的指导思想;(4)国家预算的级次与管理权限。
●预算外资金1、识记:预算外资金的含义2、理解:(1)预算外资金包括的内容;(2)预算外资金范围的重新界定。
3、应用: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内容●预算管理体制1、识记:(1)预算管理体制的含义;(2)分税制;(3)转移支付制度。
2、理解:(1)预算管理体制的类型;(2)分级分税预算管理体制的基本内容;(3)分级分税预算管理体制的理论依据。
●分税制改革1、识记:(1)分税制改革的指导思想;(2)分税制的主要内容。
2、应用:(1)分税制改革的内容;(2)分税制的完善。
□重点与难点1、国家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的内容2、分税制改革与完善第十一章财政政策□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着重掌握财政政策的目标、工具及实现过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与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