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如何有效提高农村初中语文教学质量近年来,随着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初中原来普遍存在的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保打天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越来越难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语文教学成绩与城区相比,差距
日渐趋大。
那么,如何探索出一条有效提高农村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新路子,成了我们农村初中语文教师的当务之急和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
一、转变教育思想,改变课堂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新的教育教学形势下,我们必须改变陈旧落后的教育教学思想。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的讲为主,实行“满堂灌”“填鸭式”,学生被动接受,少有思考的余地和空间,不能很好地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不利于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教育思想是以“课堂为中心,教材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三中心”封闭课堂,学生丧失了主体性和独立思考、交流的机会。
针对这种现状,我们必须转变固有的教学思想,践行新的教育思想和理念。
具体地说,就是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要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文本、讨论问题、纠正错误、梳理知识、总结方法、寻找规律、形成系统,变“满堂灌”为“启发式”,变“一言堂”为“群言堂”,使学生由“学会”到“会学”,由“苦学”到“乐学”,由“要我学”到“我要学”。
在课堂教学中,特别要重视以下四点。
一是要明确教学目标。
语文
教师要在认真钻研教学大纲、通读教材、熟悉学生语文基础的前提下,制订出科学有序的语文教学目标。
制订的目标应以学生“学会”为出发点,以学生“会学”为最终归宿。
二是精心设计课堂提问。
提问设计的好坏,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对激发学生探究问
题的兴趣和热情,有效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提问的质量要少而精,难度应面向大多数学生,内容要能引导学生把
握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具有启发性,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能调动学生思考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是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及时的有效的评价,总结经验,剖析问题,反思过程,巩固提高。
四是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应在现实条件下,尽可能掌握现代信息技术,让现代科技成果为我所用,为语文课堂教学服务。
二、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念,充分发挥语文课外活动的辅助作用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学好语文,“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也有人说:生活处处是语文。
可见,课外活动和鲜活的社会现实生活,对学生学好语文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为了有效提高农村初中语文教学质量,我坚持着进行以下一些语文课外学习教育活动,收到了一
定的效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1.抓好课前三分钟演讲。
每节语文课前,我都让学生轮流上台演讲,内容不限,可讲故事,可说笑话,可以评说国际国内新近发生的
重大新闻事件。
这样,既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又能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口头表达能力。
2.利用好语文活动课。
在每周一节的语文活动课上,我都要提前
和学生一起商量,精心准备,开展诸如成语接龙、对对联、讲故事、歇后语、收集民间俗语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3.养成摘录习惯。
指导学生把阅读过程中发现的优美语句(段)、名言警句,意蕴丰富的古诗文(句)等摘抄下来,分类整理,积累自己的语言文字。
4.写好周记。
要求学生把每周中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或感想写下来,题材不限,内容不拘。
老师认真批阅,对写得好的文章在班上表扬、宣读、张贴,或者送至校园广播站播出,以此来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5.创办阅读角。
除了引导学生利用学校阅览室开放时间大量阅读课外书籍外,老师还鼓励动员学生把自己的书刊捐献出来,在班
内互相借阅。
还可以班集体的名义订阅一些报刊杂志供全班同学阅读。
6.开展书评活动。
要求每位同学每一学期要向全班同学公开介绍、推荐、评价一本好书或一篇好文章,其他学生要对作家作品展开讨论,以此来提高学生阅读欣赏、评价能力。
7.创办文学社,出版期刊。
文学社一般由语文组牵头,共青团组织和学生会出面,安排具有一定的文字功底、文学品味、责任心强的教师进行指导,定期征集、编辑、出刊学生的习作,对于好的习作,及时向报社推荐发表。
8.举办写作和演讲比赛。
写作比赛可限制时间,快速作文,优胜
者奖。
演讲比赛可先在班内进行,主题根据形势的需要而定。
学生先写好文章,由班主任和语文老师指导演讲技巧并充当评委,评选
出优胜者并颁发奖品;特优学生代表班集体参加“国旗下的演讲”竞赛。
这对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大有裨益。
总之,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如能在日常的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中,转变语文教学思想,抓好语文课堂教学,开展好语文课外活动,坚持课内课外“两条腿”走路,就能够有效地提高农村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作者单位:四川省青川中学南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