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际商法的概念、调整范围以及渊源。
国际商法的概念:P2国际商法的调整范围应包括:•国际商法的基础和核心:合同法、代理法。
•直接调整国际商事行为的法律规范:国际货物买卖法、票据法、电子商务法。
•有关管理国际商事行为的法律规范:国际商事组织法、海上运输与保险法、产品责任法。
•处理国际商事争议的法律规范:国际商事仲裁、国际商事诉讼。
国际商法的渊源:国际条约国际贸易惯例各国有关民商事立法的国内法2.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的异同点。
大陆法系的分布▪欧洲:•法国支系(拉丁语系各国):法国、比利时、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德国支系(日耳曼语系各国):德国、奥地利、瑞士、荷兰▪亚洲:日本、韩国、中国大陆、台湾、澳门法的结构系统化、条理化、法典化、逻辑性编撰法典法律渊源:金字塔式的制定法体系法律习惯(custom)判例(case)学理英美法系的分布•英国(英格兰和威尔士)•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香港中国:大陆、台湾、澳门属大陆法系;香港属英美法系。
法的结构普通法衡平法(Equity Law)法律渊源:判例和立法(legislation)判例法成文法西方两大法系比较1、法律渊源:大陆法系为制定法;英美法系为判例法。
2、法典编纂:大陆法系均有成文法典;英美法系则多为单行法规、判例法。
3、法律结构和法律传统:大陆法系把法分为公法(宪法、刑法和行政法)和私法(民法和商法);英美法系则把法分为普通法(制定法)和衡平法(判例法)。
4、适用传统:大陆法系中先确定事实后再去遵循法的规则;英美法系则多参照以往的判例。
即大陆法系是由一般到个别;英美法系则由个别到一般。
5、诉讼程序:大陆法系强调职权主义,法官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英美法系则强调当事人主义,法官处于消极、中立的位置,值得注意的是,日本虽为大陆法系国家,却在诉讼程序上与英美相似。
3.商事组织形式及其法律特征。
商事组织法的形式:P13法律特征:P12-134.合伙人相互间有哪些权利和义务?P19-20权利:参与经营管理的权利分享利润的权利监督与检查账目的权利获得补偿的权利义务:缴纳出资的义务忠实的义务承担合伙债务的义务不能任意转让出资的义务5.比较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的异同。
P24-26有限责任公司,法语简称为SARL,指由一定数量的股东组成的,由股东共同出资,以其所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法律特征:1. 股东人数受法律限制。
2. 股东负有限责任,属于一种资合公司。
3. 股东出资的非股份性。
4. 公司资本的封闭性,不公开募集股本。
股份有限公司,也称为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美国称为share corporation,指由一定数目以上的人组成的,其全部资本分为等额股份,股东就其所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的公司。
•法律特征:1. 股份有限公司是典型的法人组织。
2. 股东人数的开放性。
3. 股东出资的股份性,股份有限公司将全部资本分为等额股份。
3. 资本筹集的公开性与股票的流通性,股份有限公司可以公开发行股票筹集公司的资本。
4. 公司的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
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的共同点是:(1 )股东都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
无论在有限责任公司中,还是在股份有限公司中,股东都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有限责任"的范围,都是以股东公司的投资额为限。
(2 )股东的财产与公司的财产是分离的,股东将财产投资公司后,该财产即构成公司的财产,股东不再直接控制和支配这部分财产。
同时,公司的财产与股东没有投资到公司的其他财产是没有关系的,即使公司出现资不抵债的情况,股东也只以其对公司的投资额承担责任,不再承担其他的责任。
(3 )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对外都是以公司的全部资产承担责任。
也就是说,公司对外也是只承担有限的责任,"有限责任"的范围,就是公司的全部资产,除此之外,公司不再承担其他的财产责任。
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的不同点: p266.公司的设立应具备的条件,包括设立的规则、公司资本和组织机构,注意依据中国《公司法》、外商投资企业法理解。
P28公司设立条件人的要件——股东或发起人的人数物的要件——最低资本额行为要件——公司章程公司设立方式发起设立(共同设立)发起人认缴全部股份募集设立(渐次设立)发起人认购的股份不得少于35%其余社会募集和定向募集公司设立的含义和原则核准主义准则主义7.《1980年公约》是如何确定其适用范围的?P81-828.要约(发盘)与承诺(接受)的法律规定。
区别要约与要约引诱有何不同?要约:P60 承诺:P62要约与要约引诱区别:P609风险转移在国际货物买卖中有何意义和《公约》的具体规定?P107 国际上有三种原则决定了风险何时转移到买方:货物的风险在合同成立之时转移到买方,如瑞士货物的风险在货物所有权转移时转移到买方,此时不论货物是否交付,风险都由买方承担,如英国、法国货物的风险在卖方向买方交货时转移到买方,如美国、德国等国及《公约》⏹英国《货物买卖法》第20条规定,货物意外灭失的风险与货物所有权一起转移到买方,即“物主承担风险”原则。
⏹美国《统一商法典》认为买卖双方可以自由协商风险转移的时间、地点及方式。
如果合同无规定,⏹货物风险转移的时间根据所采用的贸易术语来确定⏹货物灭失风险的承担划分原则,应让最有能力防止风险发生的一方承担⏹《德国民法典》规定,货物意外灭失的风险从卖方向买方交货起转移到买方;货物在运输途中的灭失风险⏹卖方将货物交给承运人起,风险由买方承担⏹如果属于由卖方亲自运送的货物,卖方必须承担货物在运输途中的风险,只有在买方所在地交货时,风险才转移到买方⏹约定交付地点或约定不明确,需要运输的,出卖人将标的物交付⏹中国《合同法》⏹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在交付后由出卖人转移到买受人承担⏹当事人未给第一承运人后,风险由买受人承担⏹出卖人出卖交由承运人运输的在途标的物,除另有约定外,风险自合同成立时由买受人承担⏹因买受人原因致使标的物不能按约定期限交付的,买受人应当自违反约定之日起承担标的物风险⏹出卖人按约定或依照法律规定将标的物置于交付地点,买受人违反约定没有收取,风险自违反约定之日起由买受人承担⏹出卖人按照约定未交付有关标的物的单证和资料的,不影响标的物毁损、灭失风险的转移⏹因标的物质量不符合质量要求,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买受人可以拒绝接受标的物或解除合同,风险由出卖人承担⏹风险由买受人承担的,不影响出卖人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买受人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的权利《公约》的具体规定⏹风险转移时间的划分⏹《公约》第66条到70条规定,如果当事人对风险转移在合同中约定,无论是以具体时间为分界线还是采用贸易术语标准,都应该遵从;如果当事人没有自主安排,应以交货时间作为风险转移时间;如果在运输途中买卖货物时,则以合同订立时间为风险转移时间。
⏹风险转移的法律后果⏹《公约》认为,原则上风险一旦转移给买方,即使买方当时不拥有货物所有权,买方也不能因货物灭损而拒绝支付货款,除非货物灭损是由卖方的某种行为造成的;只有根本违约,才发生买方因宣告合同无效而解除自己的付款义务。
案例分析:中国的甲公司与美国的乙公司订立一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
合同约定:甲公司出售一批木材给乙公司,履行方式为:甲公司于7月份将该批木材自吉林交铁路发运至大连,后由大连船运至美国纽约,乙公司支付相应对价。
但7月份,甲公司没有履行。
8月3日,乙公司通知甲公司,该批木材至迟应在8月20日之前发运。
8月10日,甲公司依约将该批木材交铁路运至大连。
但该批木材在自大连至纽约的运输途中因海难损失80%。
由于双方对货物灭失的风险约定不明遂发生争执。
乙公司认为,甲公司未于7月份履行合同违约在先,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合同因甲公司未按时履行义务已终止,故货物损失的风险理应由甲公司承担。
问:(1)乙公司是否有权要求甲公司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为什么?(2)乙公司认为本案合同因甲公司违约已经终止的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3)本案中,货物损失的风险应由谁承担?为什么?答:(1)有权。
因为甲公司已经迟延履行合同,构成违约。
(2)不正确。
根据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的规定,如果卖方不在合同规定的时间内履行其义务,则可以给卖方规定一段合理的额外时间,在此时间内,买方不能采取与此相冲突的救济方法。
在本案中卖方即可以在买方规定的“至迟不超过8月20日”的合理时间内履行义务。
合同依然有效。
(3)由买方承担。
根据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的规定,合同双方对风险承担没有约定的情况下,如果货物涉及运输,则在自货物按照合同交付给第一个承运人以运交买方时起,风险就转移给买方承担。
本案中,即货物交由铁路运输时起就将风险移转买方承担。
10《公约》与中国《合同法》对违约救济方法的规定。
11说明《合同法》中继续履行、赔偿损失、解除合同、承担违约金等救济方法并用的关系。
12产品责任的归责原则的比较分析。
P18113我国《产品质量法》针对生产者和销售者的不同规定。
P18314海运提单的性质与作用如何?海运提单、空运单、铁路运单及多式联运单据之间有何异同?性质与作用:P119海运提单、空运单、铁路运单和多式联运单据之间的基本共同点,是这些货运单据都是承运人与托运人双方所订立的合同的凭证。
基本区别在于它们是否是物权凭证。
提单是物权凭证,原则上是流通证券,买卖提单等于买卖货物;空运单和铁路运单则不是物权的凭证,不代表所承运货物的价值,不可转让,不可议付;多式联运单据依据交货人的选择,可以做成可转让单据,也可以做成不可转让单据,如签发可转让单据,应列明是按指示或是由持票人交付。
如列明按指示交付,须经背书后转让。
如列明由持票人交付,无须背书即可转让。
海运提单:1、提单的含义。
《海牙规定》和《维斯比规定》均未给出提单的明确定义。
只有《汉堡规定》规定提单的内容有三部分:①合同证明;②凭证;③交货。
(因为合同一般都要有双方签订,提单只有一方签字,如提单内容与运输合同条款不一致时,应以合同内容为主)。
2、提单的性质。
①国际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的证明;②接收货物或装船的收据;③货物的权益凭证。
空运单:国际航空货物运输的单证称为“航空货运单”。
它是订立合同、接受货物、运输条件以及关于货物重量、尺码、包装和件数的初步证据。
有关国际航空货物运输的国际公约主要有:1929年《华沙公约》,1955年的《海牙协议书》;1961年的《瓜达拉哈拉公约》。
铁路运单:联运运单是国际铁路货物联运的运输合同。
它既是铁路承运货物的凭证,也是铁路在终点到站向收货人核收运杂费用和点交货物的依据。
关于国际铁路货物运输的国际公约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国际货约》,另一个是《国际货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