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市区城市风貌规划管理暂行规定:2006年6月20日烟台市人民政府令第103号: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护城市自然景观,体现城市整体风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及国家有关技术规范和标准,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凡在本市市区城市规划区范围内进行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实施规划管理以及进行建设活动等均应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的城市风貌主要包括自然景观、建设控制、建筑色彩与材料、建筑风格、历史文脉等主要因素。
第四条烟台市城市规划主管部门负责本市市区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城市风貌主要因素的规划管理工作。
第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遵守城市风貌管理规定的义务,并有权对违反城市风貌的行为进行检举和控告。
第二章自然景观第六条水体保护: :一:黄金河、柳林河、夹河、鱼鸟河、辛安河以及沁水河应按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绿线范围保护,其它河流绿线按《烟台市城市规划管理若干规定》执行; :二:门楼水库、老岚水库、高陵水库等重要水源地应按《烟台市市区环境保护规划》:1994:进行生态保护和建设。
第七条山体保护: 自然山体绿线以上的区域实行封山育林,禁止兴建非供公共休憩和非特殊用途的建筑物、构筑物,禁止开山挖石,乱埋乱葬。
已经破坏的山体应进行整治、绿化。
第八条湿地保护: :一:受人为因素干扰而遭到破坏的城市湿地,应根据实际情况恢复其湿地生物多样性及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 :二:应创造条件保持城市湿地与周边自然环境的连续性,保证湿地生物生态廊道的畅通,避免人工设施的大范围覆盖,确保湿地的透水性,寻求有机物的良性循环。
第九条海岸带保护: :一:编制海岸带规划应当符合烟台市城市总体规划、海洋功能区划。
实施海岸带规划及功能区划,应从海岸带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现状出发,兼顾长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建成区的海岸资源应当保持使用的公共性,对任何单位和个人不予确权发放使用证,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封闭和占用; :三:潮间带及沿海生态敏感区内的
防风林带不得以任何理由破坏; :四:滨海路与海岸线之间不宜规划建筑:群:,确需规划建筑:群:时,应严格把关,并保证视线通透。
第三章建设控制第十条建设用地控制: 在城市规划区内进行建设时,须按《城乡用地评定标准》对用地进行建设适宜性等级划定。
严禁在生态脆弱、敏感度强、绿化隔离带和具有自然地质灾害隐患的地区进行建设活动。
第十一条建筑高度总体控制: :一:按照《烟台市整体城市设计》中确定的视线走廊,在视线走廊范围内的新建建筑物须进行视线分析,不得对视线造成遮挡。
以看山观海为目标,强化重要山体、广场的视觉效果,广场的设计必须确保视线通透,营造观景帄台; :二:塑造富有韵律的天际轮廓线,建筑高度分区应统一纳入城市视觉景观系统,塑造完整的视线走廊,高层建筑及山、海周围500米范围内的规划建筑在设计时必须进行视线景观分析。
第十二条建筑高度控制: :一:山体、海岸线、河道以及文物保护单位等周围为低层区,其外围视域协调区宜为低、多层混合区; :二:多层、小高层混合区位于低、多层区与高层区的过渡区域; :三:交通便捷、人口密集、土地价值较高的区域可布置高层区; :四:城市中央商务区、商业中心区以高层或超高层建筑为主。
第十三条下列区域不允许建设高层建筑: :一:朝阳街、所城里等历史文化街区内; :二:烟台山、雨岱山、毓璜顶等低矮山体周围; :三:芝罘岛、崆峒岛、养马岛等风景名胜区; :四:《烟台市整体城市设计》中确定的其它区域。
第四章建筑色彩与材料第十四
条历史风貌区周边的新建建筑应沿用白色、多种灰色系列墙面与暗红色、深
灰色屋面的色彩搭配。
第十五条一般城区主色调应以黄色系、暖灰色系及白色为主。
具体按下列规定执行: :一:滨海地段建筑,色彩宜采用饱和的暖色系; :二:丘陵、田园地段建筑,墙面色彩宜采用偏暖的灰白色系,屋顶宜采用暗红色系; :三:商业区建筑,宜采用中性偏冷色调; :四:工业园区建筑,主色调宜采用浅冷灰色系与白色。
第十六条第十四条、第十五条之外的区域单体建筑外墙不宜大面积使用红色、蓝色等强烈浓重的色彩。
第十七条外墙建筑材料应重视石材等地方材料的运
用,其中居住建筑,不应使用有色玻璃作为建筑外窗材料。
第五章建筑风格第十八条住宅建筑: 风景点周围、旅游接待区和依山傍海处,高层住宅宜为点式,小高层住宅不宜超过两个单元,多层不宜超过三个单元且长度不宜超过55米。
其中低多层住宅建筑屋顶应以暗红色四坡为主。
第十九条办公建筑: 外观造型应简洁大方,在体现滨海城市的开放性和时代感的同时应强化山海城市所特有的人文景观特质。
第二十条商业建筑: :一:重视距地面10米高度以下的街廓设计,沿街相临建筑应统一协调; :二:裙房一、二层层高应不低于5米,外立面宜选用上下贯通的落地玻璃门窗。
第二十一条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内,建筑形式、风格等须与文物环境相协调。
第二十二条城市重点地段、主要街道两侧、商业区及所有高层公共建筑,在报送方案时,须附有建筑夜景灯光照明方案,并与主体建筑同步施工,同步竣工验收。
第二十三条广告牌匾的设计应与建筑物的形式、色彩、体量及立面构成相协调。
第六章历史文脉第二十四条下列内容不应改变原状及其历史环境风貌: :一: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街区、风景名胜区和具有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地上或地下各类文物古迹; :二:反映明清
时期海防军事重镇特点的炮台、烽火台等军事设施; :三:经公布的不可移动文物及省、市级历史优秀建筑; :四:国家、省、市确定的其他保护内容。
第七章附则第二十五条本规定自2006年8月1日起施行。
本市以前有关规定凡与本规定不一致的,以本规定为准。
特殊情况达不到上述规定的,经市城市规划项目审定委员会研究同意,报市政府批准,可以作适当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