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会感想
本次在学校内举办的以《国风绕梁》为主题的音乐会是中央民族乐团结合新疆民族风情的又一个创新,它的演出形式、舞台表演、作曲与常规音乐会不一样。
是用一种戏剧化的方式,舞美、灯光、音响全方位的形式来进行这种艺术表演。
音乐会上,中央民族乐团通过多种表演形式倾情奉献了《春来了》、《老北京》、男声独唱《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维吾尔族民歌《达坂城的姑娘》等大家耳熟能详的曲目。
此次中央民族乐团音乐会是送文化下基层活动的具体体现。
大大提升了我校同学对中国传统高雅文化艺术的鉴赏力,更加丰富了广大师生的文化生活。
对于这次音乐会,无论是从内容和感情上,我都受到了极大地感动。
据了解,中央民族乐团成立于1960年,由周恩来总理主持创建。
是国家文化部直属的国家艺术院团,由民族管弦乐队、民族合唱队组成。
乐团自成立以来,一直以弘扬中国传统民族音乐为宗旨,创作演出了一大批优秀的音乐作品,为继承和发扬中国文化精神做出了卓越贡献。
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诸多外国首脑曾多次观看乐团演出,并给予高度评价。
乐团推出的《金色回响》、《江山如此多娇》、《艰难·辉煌》、《天涯共此时》等音乐会已成为乐团的品牌节目。
本次音乐会虽然规模不大,但却很惊艳。
国家一级指挥家阎伯政全程指挥。
他1980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声乐系,1933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现任中央民族乐团合唱指挥。
曾指挥过中国民族爱乐乐团、前中央乐团合唱团、中国歌剧舞剧合唱团、马来西亚“雪隆”合唱团、日本“金城”合唱团等。
并得到世界合唱联盟主席罗易斯·萨尔斯曼亲教授。
1995年进入中国艺术研究院攻读“民族音乐学”硕士研究生。
近年来曾多次作为文化使者赴美国、法国、非洲等国家和社区,进行讲学、指挥、演出、交流活动。
2007年带领中央名族乐团合唱队参加了以色列音乐节,获得圆满成功。
他在音乐会舞台上,稳健而强有力的展现出丰富的曲目,广泛的适应性,以及把握不同风格作品的准确性。
尤其在德、奥不同时期的经典合唱作品以及中国古典和当代作曲家的作品诠释,十分令人称道,是一位勇于开拓进取、富有才华的中青年指挥家。
还有国家著名弓弦乐家刘湘。
刘湘生于音乐世家,从小跟随父亲——中国弓弦乐大师刘明源,学习中国民族弓弦乐器、板胡、二胡、中胡等。
2010年6月16日举办了“刘湘毕业独奏音乐会”受到专家及同行的一致好评,其导师安如砺教授评价道“刘湘业务能力深厚,全面深刻的继承了我国弓弦乐大师刘明源先生的板胡艺术,是对我国民族音乐的一大贡献,对今后传承及发展板胡艺术起了重要的作用。
音乐会上极具张力和民族特点的乐曲,仡佬族民歌《情姐下河洗衣裳》。
这首歌是地地道道的石阡经典民歌,历史久远,在石阡到处流唱。
1979年4月,在石阡文化馆工作的蔡正国与聂孝光下乡采风,在花桥镇上组织群众演唱民歌,发现青年农民歌手毛承翔所唱的《情姐下河洗衣裳》、《大田栽秧》等民歌非常动听,便加整理载入《石阡民歌选集》。
1981年9月,文化馆推荐传唱人毛承翔出席铜仁地区“农民歌手调演”,获一等奖。
后经选送“贵州省农民歌手调演”,再次获奖。
朝鲜族民谣《南道阿里郎》,《阿里郎》是朝鲜著名的民歌,朝鲜族歌曲旋律流畅婉转、欢快明朗,朝鲜族称民歌为“民谣”,常常是一人放歌,众人随合。
这首《阿里郎》几乎是妇孺皆知,人人会唱,其也被称为是“朝鲜第一歌曲”。
阿里郎,翻译成汉语是“我的郎君”。
相传,有一对恩爱的小夫妻,生活清苦,丈夫想让妻子过上好日子,就想外出打工挣钱,但妻子不让,说只要两人守在一起她就满足,但丈夫不那么想,有一天夜里就悄悄走了。
妻子很漂亮,十里八村的都有名,丈夫走了以后,村里的地痞就来骚扰,让她改嫁,她拒绝了,但那地痞总来骚扰。
一年后丈夫挣了钱回来了,夫妻俩正高兴,地痞又来了,村里也传着有关妻子和地痞的闲话。
丈夫起了疑心,以为妻子不贞,就又要走,妻子怎么解释也拦不住,丈夫就走了,妻子在后面追,追不上了就唱。
唱的内容大概就是对丈夫怎么关心思念怎么委屈了什么的。
妻子唱的这段就是“我的郎君”,也就是阿里郎。
哈萨克族民歌《可爱的一朵玫瑰花》,新疆哈萨克族民歌《可爱的一朵玫瑰花》又名《都达尔和玛丽亚》。
当时俄国沙皇侵占了哈萨克草原,俄罗斯姑娘玛丽亚遇到了哈萨克青年都达尔便一见钟情,之后他们便相爱。
后人为了纪念他们的爱情写下了这首民歌。
除此外还有苗族,维吾尔族,湖南民歌等。
对于这次演出,我最受震撼的还是经典曲目《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从台下亲身感受真的是对民族曲目有了新的认识其实在这之前我对民乐并不太了解,更多的也是不感兴趣和漠视。
但在亲身感受了之后也能理解为什么民乐受欢迎,民乐的魅力还是主要在于是从民心出发,来自人民心中最真实的感受,能让人直接的理解而找到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