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平安建设”知识竞赛参考题目
1、什么是“平安固阳”创建活动?
答:为了保障和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巩固和扩大“平安校园”建设成果,根据中央、自治区、市、县关于“平安创建”活动的要求,县委、县政府深入开展的创建“平安固阳”活动。
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保障工程;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实现发展成果人民共享,为人民群众所期盼的民心工程;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基础工程。
2、创建“平安固阳”活动的工作目标是什么?
答:1、维护社会安定。
2、确保城市安全。
3、保障人民安居。
3、创建“平安固阳”活动的工作任务是什么?
答:1、做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
2、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3、深入推进“严打”整治斗争。
4、创建校园及校园周边环境整治。
5、加强社会治安管理。
进一步加强对重点物品、重点人口、重点部位的管理。
6、积极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7、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
8、切实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
9、加强各种预警和应急体系建设。
10、加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建设。
4、学生怎样拒绝黄色、暴力录像、书籍?
答:要做到不买、不看、不传、不受坏人的拉拢、利诱和胁迫。
一旦有人拉拢你看不健康出版物、音像制品,不管是你的同学、朋友或其他成年人,都是违法行为。
你首先不应受到诱惑,其次应勇敢、及时告知有关部门。
5、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应把握好那几个重要环节?
答:新生入学,重大节日,并善于利用发生的安全事故教育学生,防患于未然。
6、当回到家时,如果发现家中的门大开,或有动静,应当怎么办?
答:当回到家时,如果发现家中的大门敞开,或者家中有动静时,千万不要轻易进入,这是因为作案人可能还在屋里,如果此时贸然孤身入室会非常危险。
正确的办法是:如果门锁未遭到破坏,应立即将门反锁,然后应立即设法与邻居联系,或者向“110报警;如果门锁已遭破坏,且作案人已经察觉,可以死死将门拉住,同时大声呼救;如果作案人尚未发现,则应悄悄地多找几个邻居来帮助擒获作案人,也可以马上报警。
当回到家时,如果发现房内物品凌乱不堪,已经有人入室作案时,一定不要急于查看自己家庭所受到的损失,否则会破坏现场,给案件的侦破工作带来困难;正确的做法是小心地退出去,保持现场原状,然后把门关好,或者请邻居代为看管,不让其他人进入,然后想方设法报警。
7、发现被盗后,该如何处理?
答:发现有被盗迹象,不要慌乱,更不要轻易翻动现场,要迅速报警处理。
8、住宅安全防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防火、防盗、防破坏、防治安灾害事故。
9、发生了邻里家庭纠纷怎么办?
答:彼此间应当平心静气的坐下来,通过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以找村(居)民委员会、调解委员会或有关组织调解解决;严重的还可以通过公安局或司法机关依照法律程序来解决。
10、如何注意个人信息不外泄?
答:平时对不明底细的人,不能随便往家里带。
自己的住处、电话号码等不要随便告诉陌生人。
11、火灾中逃生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1)树立信念,抓紧时间;(2)熟悉逃生路线,避免聚集、拥挤和践踏;(3)不滞留没有消防设施的场所,充分利用楼内各种消防设施;(4)发扬团结友爱,舍己救人的精神。
12、发生火灾时人被困在室内怎样呼救?
答:人被大火围困在建筑物内向外呼救,外面的人很难到。
此时被困的人应保持冷静,人应卧在地面上呼救。
因火势顺着气流向上升,在低矮的地方,可燃物已经烧过或未燃烧之处,呼救的声波可透过这些空隙向外传出。
这样外界容易听到呼救声,能够及时设法营救。
13、家庭发生火灾,您有几种逃生的方法?
答:(1)发生火灾后,选择最近的逃生出口;(2)逃离火场的路线上遇有浓烟烈火时,必须把自己的衣服淋湿,再找一块湿毛巾捂住鼻,以起到隔热滤毒的作用;(3)在有浓烟的情况下,采用低姿势撤离,视线不清时,手摸墙壁徐徐撤离;(4)楼道内烟雾过浓,无法冲出时,应利用窗户阳台逃生,拴上安全绳或床单逃生;(5)上述情况不具备时,不能盲目跳楼应等待救援。
14、家庭生活中常见的有哪些引发火灾的因素?
答:(1)吸烟;(2)灯火照明;(3)接触电阻热;(4)小孩玩火;(5)驱蚊;(6)燃放烟花爆竹;(7)祭祀和宗教活动用火;(87)使用或存放易燃物品;(9)电气线路和家用电器。
15、扑救电器火灾应首先做什么?在带电时,可用什么灭火器扑救?
答:切断电源。
二氧化碳灭火器、干粉灭火器。
16、液化石油气初起火灾如何扑救?
答:用湿布保护好手迅速关好气瓶的闸门,然后再用灭火器材进行灭火。
17、高层民用建筑内能否使用瓶装液化石油气?
答:不能。
18、发生火灾拨通“119”后,应向“119”台报告哪些情况?
答:应报告失火部位所在的区县、街道、燃烧的物质,火势大小,所威胁的物质,报警人姓名、单位、电话号码等情况,并派人到路口迎接消防车的到来。
19、人身上的衣服着火怎么办?
答:(1)在可能的情况下尽快脱去着火的衣服;(2)就地翻滚把火压灭。
20、煤气漏气时应如何处置?
答:(1)立即关闭煤气开关;(2)千万不可开启或关闭任何电器开关;(3)轻轻地打开所有的门窗并迅速逃出户外;(4)报警处理(不能在家使用任何电话)。
21、外出防范被盗抢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答:(1)走路要走人行道,并将提包背在靠墙或商店一侧,以防飞车夺包;(2)不要在公共场所翻弄钱款,也不要将钱放在外衣口袋和裤子后插袋内;(3)骑自行车时,应将手提包带缠在车把上,以防拎包,还要注意有歹徒故意用铁丝、绳子缠自行车后轮,趁车主下车查看时盗取放在车篮里的的品;(4)乘公交车时,应将钱款放在内衣口袋或包内,并扣好钮扣,拉好拉链。
22、购物时防扒的六个要点是什么?
答:(1)不要将手提包或皮包放在自行车车前的篮子里或夹在车后的后架上;(2)不要后背手提袋或皮包,以防不法分子人后面用刀割破提包盗走现金;(3)现金不要放在外衣口袋里;(4)试衣时,手提包要随身带;(5)不要往人多拥挤的地方挤,不要围观热闹场面;(6)付款时不要暴露太多的钱物,要注意附近是否有可疑人物在盯着你的钱包。
23、在外对陌生人给的东西,是否应该注意?
答:出门在外对陌生人递的香烟、冲泡的饮料和食物,要提高警惕,不要轻信吃喝,以防里面有麻痹品或是吸毒者拉你下水的毒品烟。
发现有异,要立即报警,时刻提醒自己注意防范。
24、遇到无赖论诈怎么办?
答:当你外出,遇到无赖突然歪倒在你的车前,谎称你将他撞倒,要求你给予医药费,损失费或是他们故意与你迎面相撞,将不值几文的变色镜,所谓的“金表”扔到地上,说你把它撞坏了,必须赔他,你不必跟他争吵,你说那行,咱们上派出所去处理,这招不灵,你可
以称你身上没有带钱,可跟我回住处取等方法与之周旋,并寻机会向附近的派出所报案。
25、《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犯罪法》规定学生不应有的不良行为有哪些?
答:(1)旷课、夜不归宿;(2)携带管制刀具;(3)打架斗殴、辱骂他人;(4)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5)偷窃、故意毁坏财物;(6)参与赌博或变相赌博;(7)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8)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9)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
26、拨打110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110电话是免费电话,投币、IC卡电话不用投币或插卡,直接拿起话筒即可拨通,欠费的手机也可以拨打110。
报警时最忌讳报警人对当时事件的情况说不清楚。
说地点的时候要先说出哪个区,再说出如某条路、某号具体地点。
27、报警夸大事实的危害?
答:报警一定要实事求是,如报告出现歹徒行凶时要说清歹徒使用的凶器是枪、刀还是砖头、木棍,警方将由此进行判断,根据事件的不同性质派出的警种不同,千万不要乱报警或夸大警情,以便民警作出准确判断,采取适当的紧急措施。
28、学生遇到不法侵害的正确做法?
答:一是在确定自己四周无人可以解救、自己无法摆脱、言语无法震慑的情况下,可以将自己身上少量钱财、物品交给违法犯罪分子,
应付周旋,同时仔细记下其相貌、身高、口音、衣着、逃离方向等情况。
二是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公安机关或政府主管部门的人员对违法犯罪分子有很强的震慑力,违法犯罪分子一般都会心存畏惧,其违法犯罪行为也容易被制止。
因此中小学生受到坏人侵害后要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三是如果只是被歹徒盯上,应迅速向附近商店、繁华热闹的街道转移,那里人来人往,歹徒不敢胡作非为;
四是如果遇到的歹徒凶恶无比,不但要动财还要危及生命,四周无人救助,自己又无法脱离危险,在这种万不得已的情况下,要大声呼喊,同时要利用身边物品如木棍、砖块、雨伞、书包等以突然迅速的动作,打击歹徒的要害部位,在此过程中不断寻找机会脱身。
要切记,不到迫不得已不要轻易与歹徒发生正面冲突,最重要的是运用智慧,随机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