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测试题

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测试题

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一、选择题1.资产阶级革命后的法国经历了君主立宪、共和国、帝国、波旁王朝复辟等政体,1870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成立。

近代法国政体多次变动所反映实质的问题是() A.工业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较量B.天主教与新教的较量C.立宪与共和的较量D.历史与传统的较量2.英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不仅反映了它们本身发生的地区即英法两国的要求,而且在更大得多的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

”这表明,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标志着( )A.工业生产方式确产B.工业资产阶级胜利C.新社会制度的胜利D.君主制度的衰亡3.1787年宪法是独立后的美国从邦联制发展成为联邦制共和政体的结果和保障,其重要作用是()①结束了松散状态,维护了国家统一②满足了人民群众对权益的要求③确立了美国的责任内阁制④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4.“(美利坚合众国)在邦联时期,国内经济濒临崩溃,债台高筑,人民的生活陷于困境,终于激起了谢斯起义;外部的英、法、西等国虎视眈眈,伺机侵犯年轻的共和国。

”这一材料说明美国制定1787年宪法的主要目的是()A.实现公民的民主平等B.平息国内社会的各种矛盾C.建立强大的世界帝国D.建立强有力的统一政权5.大型电视政论片《大国崛起》中有这样一段解说词:“在启蒙运动声势最盛的这个国度,思想最终演变成行动。

”思想变成现实,最早体现在()A.英国B.法国C.德国D.美国6.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曾被戏谑为“一票共和”,时人预言它必将步第一、第二共和国的后尘,会很快夭折。

这是因为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成立之初面临着() A.新兴德国势力的威胁B.复辟帝制势力的威胁C.人民对于旧王朝的留恋D.共和国声誉遭到破坏7.一般认为,英国在16、17世纪时的社会和政治制度、人民精神面貌以及价值标准已经发展到适合于工业化的程度。

其中的政治制度是指()A.斯图亚特王朝前期实行的政治制度 B.“光荣革命”前夕实行的政治制度C.由《权利法案》所确立的政治制度D.议会选举改革之后完善的政治制度8.1787年宪法使独立后的美国从邦联发展成为联邦制共和政体,其重要作用是()①结束了松散状态,维护了国家统一②满足了人民群众对权益的要求③确立了美国的责任内阁制④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9.如果让你沿着右图中展示的内容续写历史,正确反映史实的应该包括()①“临朝不理政”的君主出现了②资产阶级包揽了帝国中的全部军政要职③政府各部门独立平等、相互制约④带有浓厚专制色彩的代议制诞生了德意志帝国宣告建立⑤德国迈入了资本主义门槛A.①②④⑤B.②③④C.③⑤D.④⑤10.《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

”“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由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

”“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材料反映出德国的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A.德国立法权控制行政权B.德国的皇帝凌驾于议会之上C.皇帝兼任联邦议会的主席D.皇帝无权中止法律的执行11.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的君主立宪制不同于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真正掌握国家最高权力的是()①皇帝②联邦议会③帝国议会A.①B.①②C.③D.②③12.美国1787年宪法的局限性在于剥夺了()①妇女的选举权②外来移民的选举权③黑人奴隶的选举权④印第安人的选举权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13.下列有关德国1871年宪法和法国1875年宪法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A.议会完全行使立法权B.国家元首有权任命内阁成员C.内阁对国家元首负责D.国家元首有权解散两院14.被后人称为“美国宪法之父”的麦迪逊说:“如果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

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了。

”这番话的意图是() A.美国不需要建立统一的政府B.美国应该建立开明君主制国家C.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独裁政权的出现D.政府权力不能受任何力量的限制15.“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

”这句话反映的是近代哪个国家政体变革的特点()A.英国B.美国C.法国D.德意志二、问答题16.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美国历史学家J.布卢姆说:1787年“在费城所起草的宪法是实验时期最伟大的创造性的胜利。

……战后人们最初反对君主制和贵族制政治的思想,引导着美国人民建立了一些行政首脑软弱无力、上院不起什么作用的州政府;新的宪法则建议有一个权力很大的行政首脑和同众议员权力相当的参议院。

……全世界都说过,像美国规模这么大的国家,要建立共和制度是不可能的。

……但是这里居然兴起了一个新型的共和国,一个虽然疆域和人口扩大十倍,但依旧对人民负责的政府,一个其人民不是作为互相对垒的公民,而是作为一个国家的平等公民联合起来的联邦。

”——《美国的历程》回答:(1)简要分析为什么人们普遍认为“像美国规模这么大的国家,要建立共和制度是不可能的”?(2)独立之初,美国建立了什么样的国家?它存在哪些弊端?(3)依据1787年宪法所建立的“新兴的共和国”是如何解决上述弊端,同时又避免专制政体的?(4)简述1787年美国宪法的历史地位。

17.在法国国家档案馆里,陈列着法国最珍贵的文件(下图),这份文件被史学家们称为“旧制度的死亡证书”和“新制度的诞生证书”。

宣言诞生后,被印成许许多多的传单、小册子、书籍,迅速传遍欧洲大陆。

(1)请说出这份被称为“旧制度的死亡证书”和“新制度的诞生证书”文件的名称。

依据其思想内容和它对法国革命的影响,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2)为什么它能够在欧洲迅速传播?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解析:题目考查学生对事物本质的认识,从法国政体的变化过程看其事物的本质。

A项“工业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较量”应在工业革命以后,不能反映全过程;B和D不符合题目考查的要求。

民主与专制的较量所反映的是本质问题,故C正确。

2.C解析:A、B两项是工业革命影响的结果,D项说法错误,英国最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保留了君主制度,故A、B、D三项都不正确。

材料中的关键词是“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就是人类走向资本主义制度,选项中的“新社会制度”即指此。

3.A解析:题目考查学生对美国1787年宪法作用的认识。

1787年宪法确立的总统制,最初也没有规定人民的基本权利。

但是它从邦联发展成为联邦制共和政体,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不仅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也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而②满足了人民群众多权益的要求不符合题目的要求和历史史实;③确立了美国的责任内阁制基本概念不准确,故选A。

4.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析能力。

从材料中“邦联”“经济濒临崩溃”“人民的生活陷于困境”“英、法、西等国虎视眈眈”等信息可知,材料显示了邦联制下美国的困境,为了改变这种状况,美国制定1787年宪法,故选D项。

A、B、C三项都与材料无关。

5.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析能力。

资产阶级启蒙思想最早出现在英国,法国形成高潮,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动员。

美国独立战争后建立共和制,1787年颁布的宪法充分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将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政治主张变为现实,故选D项。

A、B、C三项均与此不符,排除。

6.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现象的分析能力。

对“一票共和”现象的分析,它反映出法国当时面临的复杂的政治局面,共和派在政府中不占优势,政府内还有君主派、立宪派等复辟势力的威胁,故选B项。

A项对共和政体没有实质性的危害,排除。

C、D两项明显与史实不符,应排除。

7.C解析:从“人民精神面貌以及价值标准已经发展到适合于工业化的程度”可以看出这种政治制度必须与工业化相适应,那么它就是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

这样可排除A、B两项。

D项与时间不符。

8.A解析:1787年宪法使美国从邦联发展成为联邦制共和政体,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不仅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也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故①④说法正确;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的是总统制,最初也没有规定人民的基本权利,故②③说法错误。

本题考查基本历史概念,解题的关键是对“邦联”和“联邦”两个概念的理解,邦联是主权国家的松散联合,联邦则一个独立国家,据此可以比较容易地选出正确答案。

9.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理解分析能力。

通过图片内容再现历史情景,从中认识历史现象。

从图片的标题“德意志帝国宣告建立”来看,历史的发展应是颁布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年宪法)。

宪法规定了皇帝掌握国家大权,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帝国议会的作用很小,它通过的法案必须得到联邦议会和皇帝的批准才能生效,体现了民主改革的保守和不彻底性,但促进了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故①②③错误,④⑤正确,故选D项。

10.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析能力。

根据材料皇帝具有决定和干预帝国议会和联邦议会的权力、人事任命的权力和监督权力。

议会只是一个摆设和“附属品”。

宰相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故选B项。

11.A解析:考查学生历史思维比较能力。

英国和德国的政治制度均为君主立宪制,但是又有着很大区别,如君主的权力,议会的权力,都有所不同,本题重点考查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

真正掌握国家最高权力是皇帝。

12.B解析:考查学生对美国宪法的正确认识,虽然是一部先进的资产阶级的宪法,并具有一定的民主性和进步性,但是本质上仍然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剥夺了广大人民的利益。

因此妇女的选举权、黑人奴隶的选举权、印第安人的选举权是没有的;外来移民并不是完全没有选举权。

13.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归纳比较的思维能力。

德国的议会不能完全行使立法权,排除A 项。

法国内阁由总统任命,但是对议会负责,排除C项。

法国总统可在参议院同意的条件下解散众议院,但不能解散参议院,排除D项。

德国的皇帝和法国的总统都有权任命内阁成员,即国家元首有权任命内阁成员,故选B项。

14.C解析: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从中可以分析推断人不是天使,所以要建立政府来管理人;政府不是天使,所以要对政府加以限制和制约,防止独裁。

故选C项。

A、B、D三项与材料无关,应排除。

15.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基础知识,运用和调动知识的能力,要求对政治体制有一个准确的把握。

题中信息反映的是议会对君主权力的限制,议会至上或法律至上,与此相适应的政体类型为A项。

二、问答题16.解析:本题以美国共和制度建立的过程和影响为主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析能力。

第(1)题可从历史和现实两个角度分析,即历史上共和制度建立在小国寡民基础上,而独立后的美国则是通过民族独立战争获得胜利的国家,共有13块殖民地,如何建立共和制度是摆在新政府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2)题实际考查邦联制的弊端,结合所学知识即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