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沏茶问题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4页的例1。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对生活优化问题的合作探究,感悟合理、快捷解决问题的方法,渗透数学优化思想。
2.初步感受统筹思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尝试用统筹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3.让学生体会通过合理安排,可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够用合理、快捷的方式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难点:提高寻找最优方案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
师:那你们知道世界上最长又最短,最快又最慢的是什么吗?
生:时间。
师:哇真棒!猜对了。
请看英国哲学家培根名言:“合理安排时间,就是珍惜时间。
”(生齐读)那么我们该如何安排它呢?今天我们就一起研究怎样合理安排时间。
小明是一个爱学习的孩子。
请看:早
上起来吃饭需要10分钟,收听新闻广播需要15分钟....像这种合理安排省时间的思想我们称之为优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优化思想在各种领域的运用越来越广泛。
今天我们就用优化的思想学习沏茶问题。
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
教学教材第104页例1。
1、课件出示教材第104页的情景图
星期天李阿姨到小明家做客,妈妈陪李阿姨聊天,就对小明说:“小明,帮妈妈烧壶水,给李阿姨沏杯茶。
”教师边说边课件出示情景图。
师:同学们你们平时烧水沏茶时都需要做哪些事情呢?
学生自由回答。
师:现在咱们一起看一看,小明沏茶的时候都需要做哪些事情?分别是多长时间呢?(课件展示)谁能说给大家听。
2、学生讨论交流
师:小明要做这么多事,如果这6件事情做了一件再做下一件,要多长时间?(学生回答14分钟)小明想这个时间长了点,那怎样做才能让李阿姨尽快喝上茶呢?同学们请独立思考。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种能尽快让客人喝上茶的方案。
现在请拿出手中的工序图片摆一摆,并算一算你们设计的方案需要用多长时间。
3、学生展示交流
师:谁愿意展示一下你们小组设计的方案?(指名学生在实物展
台上用工序图摆一摆,并说一说设计过程。
全班齐说抽生板书最佳方案流程图。
)
生:先洗水壶,然后接水,再烧水,烧水的同时洗茶杯,找茶叶,最后沏茶。
师:为了更清楚地表示顺序,我们用箭头表示这个过程。
师:像这样摆放的图示,我们起名叫它流程图,它可以让我们清晰地看出事情的过程和顺序。
师:为什么要在烧水的同时洗茶杯、找茶叶呢?
生:因为这样做可以节约时间。
所以我们把这两件事放到烧水的下面,表示做这三项事只用了8分钟。
师:那洗水壶、接水这两件事能不能和烧水同时做,或者放在烧水之后做呢?为什么?
生:不能。
(师板书:有序)
4、小结
师:通过刚才学习,如何才能合理安排时间,找到最优化的方案?
学生自由回答后,课件再出示,学生齐读。
5、引导学生交流生活、学习中哪些事情是可以通过合理安排来提高效率。
三、实践应用
1、课件出示教材第105页“做一做”第1题。
师:怎样安排这些事情小红才能最快地休息?
生:先找杯子倒开水,然后等开水变温,在等开水变温的同时量体温、找感冒药。
(教师板书。
)
师:一共花了多长时间?(7分钟。
)
2、课件出示练习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师:本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引导学生回答,课件出示。
师:生活中要科学、合理地安排事情,这样可以提高效率,节省时间。
希望同学们能够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合理、科学地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做一个珍惜时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