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矿产资源储量估算相关知识.pptx

矿产资源储量估算相关知识.pptx


一、矿产资源储量单位及工业指标
(一)矿产资源储量单位
–矿产资源储量单位,对于不同的矿产往往是不同, 有重量和体积之分。多数矿产以重量计算,单位为 吨(t),如黑色金属(铁、锰、铬等)、一般非金属(磷 灰石、钾盐、石棉等)、稀有分散金属(铌、钽、锗 等)、一般有色金属(铜、铅、锌等)、煤等固体能源 矿产;稀有贵金属以千克(kg)为单位;一般建筑材 料、石英砂等非金属、天然气等气体能源矿产一般 只计算体积,单位为立方米(m3);石油一般也以体 积计算,单位为桶(1m3=6.29桶(油))。 –各种固体矿产都要估算矿石储量;有色金属、贵 金属及稀有分散金属元素还要同时估算金属储量。
一、矿产资源储量单位及工业指标
–1)边界品位 •边界品位是指在圈定矿体时,对单个样品有用组分含量 的最低要求,作为区分矿与非矿的分界标准。其经济意 义 在于,在经济有效可供工业利用的前提下,尽可能多
的利 用资源。因此,边界品位直接影响着矿体形态的复 杂程度、矿石平均品位的高低、矿石与金属储量的多少。 它一般界于尾矿品位与最低工业品位之间,通常较选矿 后的尾矿品位高1-2倍。 –2)最低工业品位 •最低工业品位是指对工业可采矿体、块段或单个工程中 有用组分平均含量的最低要求,亦即矿物原料回收价值 与所付出费用平衡、利润率为零的有用组分平均含量。 它是划分矿石品级,区分工业矿体(地段)与非工业矿体 (地段)的分界标准之一。它直接关系到工业矿体边界特 征和储量的多少。它常高于边界品位,在圈定矿体时, 往往与边界品位联合使用。
一、矿产资源储量单位及工业指标
•第二类矿床开采技术条件指标:是依据矿床的水文地质、 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条件,以有利于安全开发并获得经 济效益为出发点。主要包括与地质体厚度有关的指标, 如最小可采厚度、夹石剔除厚度或夹石最大允许厚度等; 最低工业米百分率(或工业米克吨值)、含矿系数;与采 矿条件有关的采剥比、开采深度、采场最终底盘最小宽 度等。 •圈矿指标中的厚度都是指真厚度。
一、矿产资源储量单位及工业指标
•2、工业指标的内容 –矿床工业指标可归纳为矿石质量指标和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指标两类: –第一类矿石质量指标:不同的矿产资源,有以矿石中的主 要有用组份衡量的,也有以矿石的物理性质为衡量标准的。 包括边界品位,最低工业(可采)品位,有害杂质最大允许含 量,有用伴生组分的最低综合品位,矿石自然类型和工业品 级的划分标准;出矿品位或入选品位等;还有个别矿种所需 规定的特殊标准,如铬铁矿的铬铁比、铝土矿的硅铝比,煤 矿的挥发分、灰分、发热量,耐火材料矿产的耐火度、灼减 量等。 –对于勘查程度低的地段,如矿产普查阶段,可用单项指 标 -- 边界品位来圈矿。以往,质量指标用于单样、单工程、 块段、以及矿床。当前处于过渡期,不少勘查项目还沿用 原来的双指标或三指标。具体包括:边界品位、最低工业 品位、矿床平均品位。
一、矿产资源储量单位及工业指标
–3) 矿体最小可采厚度 •矿体最小可采厚度简称可采厚度,是指矿石 质量符合要求时,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 有工业开采价值的单层矿体的最小真厚度。 一般情况下,小于这一厚度的矿体不能称做 工业矿体。主要依据矿体的形态和产状,以 及开采方式,是露采还是坑采;是手采还是 机采;是大型设备还是小型设备开采等因素 确定。一般矿体产状陡,手采或小型设备开 采时,要求可采厚度可小些;产状缓,大型 设备开采,则要求厚度大些。
•储量计算的基本原理 – 把自然界客观存在的形态复杂的矿体分割转变为体积与之大体相等、矿化相 对均一的形态简单的几何体,运用恰当的数学方法,求得储量估算所需的各 种参数,最后估算出矿产(矿石或金属)储量来。
•储量估算的一般过程: – 1)确定矿床工业指标; – 2)圈定矿体边界或划分资源储量计算块段; – 3)根据选择的估算方法,测算求得相应的资源储量的计算参数:矿体(或矿段) 面积S,平均厚度M,矿石平均体重d,平均品位C等; – 4)计算矿体(块段)或矿块的体积V •(1)利用矿体(块段)的面积乘上平均厚度得到矿体体积,即 V=SM •(2)利用立体几何中各种体积公式计算体积。 – 5) 矿石资源量储量Q Q=Vd – 6)计算金属量P P=Qc – 7)统计计算各矿体或块段的资源量储量之和,即得矿床的总资源量。
一、矿产资源储量单位及工业指标
(二)矿产工业指标
•1、概念及意义 –矿产工业指标简称工业指标,它是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 矿产工业部门对矿产质量和开采条件所提出的技术标准或要 求。即衡量矿体是否具有开采利用价值的综合性标准。它是 评定矿床工业价值、圈定矿体、划分矿石类型和品级、估算 矿产储量应遵循的标准,也是确定开采范围的重要依据。 –意义: •合理地圈定矿体、估算储量 •正确地进行矿床技术经济评价 •综合利用矿产资源,减少损失 •确定最优的矿床开采方案,从而获得最高经济效果
一、矿产资源储量单位及工业指标
–矿产工业指标有两类: •一类是一般性工业指标,由国家主管部门制定, 供预查或普查阶段评价矿床和估算储量时参考。 •另可行性和可行性研究成果,并按 当时市场价格进行论证,由投资方(业主)向地质 勘查单位提供的按国家规定的程序制定和下达的 矿产工业指标,供详查和勘探阶段评价矿床、圈 定矿体、估算储量时使用。
第七章 矿产资源储量估算
一、矿产资源储量单位及工业指标 二、矿产资源储量边界线的圈定 三、矿产资源储量估算参数的确定 四、矿产资源储量估算方法 五、矿产资源储量误差与精度估计
•估算矿产在地下埋藏数量的工作称为矿产资源储量估算,简 称储量估算。 •地质矿产勘查的基本任务之一就是要查明矿产资源储量。在 地质矿产勘查工作进行到一定程度时,根据对矿床地质构造、 矿体特征、矿石质量、加工技术条件、开采技术条件和水文地 质条件等地质工作的原始资料进行储量估算。它是某一阶段地 质成果的总结。因此它既反映矿产的埋藏量,又反映对矿产分 布情况的了解程度。 •地质矿产勘查各阶段乃至矿床开采过程中,都要进行储量估 算,但由于各阶段的任务不同,取得的资料精度不同,储量估 算的具体要求和作用也各不相同。为满足矿山设计、生产的需 要,应严格按照批准的工业指标,据测定的可靠数据,结合所 查明的矿床地质特点合理圈定矿体边界,按不同地段、不同储 量级别、不同矿石自然类型、不同工业品级以及不同储量类别 分别估算储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