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六章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律

第六章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律

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一、单项选择题1、由托马斯·莫尔写作的空想社会主义的开山之作是( )A、《自然法典》B、《共产主义宣言》C、《乌托邦》D、《太阳城》2、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 )A、辛亥革命B、巴黎公社革命C、二月革命D、新民主主义革命3、世界上第一个建立社会主义的国家是( )A、中国B、俄国C、朝鲜 D、古巴4、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思想路线是(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B、阶级斗争C、科学发展观D、团结和谐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伟大成就,使中国在短短30多年里跃升为( )A、世界第一大经济体B、世界第二大经济体C、世界第三大经济体D、世界第四大经济体6、1864年,第一国际(国际工人协会)应运而生,这一组织的灵魂人物是( )A、斯大林B、列宁C、马克思 D、毛泽东7、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A、进行阶级斗争B、改革生产资料所有制C、进行政治体制改革D、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8、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在于( )A、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B、建立无产阶级专政C、巩固共产党的领导D、镇压资产阶级的反抗9、无产阶级进行斗争的最高形式是( )A、民主协商B、无产阶级革命C、社会改革D、农民运动10、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原则是( )A、集体领导B、理论联系实际C、实事求是D、民主集中制11、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根本目的是( )A、改变无产阶级及其他劳动群众受剥削、受压迫的地位B、彻底打碎旧的资产阶级国家机器C、解放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D、实现共产主义12、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由此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或者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

提出这一著名论断的是( )A、马克思B、恩格斯C、列宁D、斯大林13、列宁得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的结论依据是( )A、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规律B、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C、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规律D、无产阶级是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的原理14、下列说法中,观点错误的是( )A、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当今正处在低潮时期B、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C、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过程D、社会主义在若干国家的严重挫折改变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15、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主要依据是( )A、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尖锐化B、个别企业有组织的生产与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C、现代无产阶级的日益壮大D、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单项选择题答案]1、C2、B3、B4、A5、B6、C7、D8、A9、B 10、D11、C 12、C 13、B 14、D 15、D二、多项选择题1、19世纪上半叶,空想社会主义发展到最高阶段,主要三个代表人物是( )A、圣西门B、傅立叶C、马克思D、欧文2、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功绩是( )A、对资本主义的弊病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猛烈的抨击B、揭示了资本主义灭亡、社会主义胜利的客观规律C、对未来社会作出了天才的设想D、找到了变革社会的革命力量3、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是( )A、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形式B、坚持按劳分配的标准C、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D、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是( )A、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B、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C、我国正处于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新时期D、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5、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是( )A、政治经济文化水平的发展不同B、历史传统不同C、指导思想不同D、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要求不同6、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最根本的原因是( )A、放弃了社会主义道路B、放弃了无产阶级专政C、放弃了共产党的领导地位D、放弃了马克思列宁主义7、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C、坚持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D、坚持改革开放8、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其原因在于( )A、它们的领导力量是一样的B、它们的阶级基础是一样的C、它们的内容是一样的D、它们的形式是一样的9、列宁领导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经历时期有( )A、进一步巩固苏维埃政权时期B、战时共产主义时期C、新经济政策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10、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反抗资产阶级的斗争的主要形式有( )A、经济斗争B、政治斗争C、文化斗争D、思想斗争11、巴黎公社革命虽然失败了,但有重大意义,是( )A、无产阶级革命保持胜利果实的首要条件是要有革命武装B、无产阶级革命必须打碎旧的国家机器C、无产阶级政权是为人民服务的机关D、必须建立无产阶级政党,发挥党的政治领导作用12、无产阶级之所以能承担起推翻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历史使命的原因是( )A、无产阶级是最先进的阶级B、无产阶级是最革命的阶级C、无产阶级是受剥削、受压迫最重的阶级D、无产阶级是社会化大生产中先进生产力的代表13、下列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说法,正确的是( )A、无产阶级政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B、无产阶级政党由无产阶级中的先进分子组成C、无产阶级政党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D、无产阶级政党和无产阶级群众具有一样的理论水平14、社会主义发展史的两次飞跃( )A、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发展B、早期空想社会主义到空想平均共产主义的发展C、空想平均共产主义到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D、社会主义由理论到实践15、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 )A、16—17世纪早期空想社会主义B、18世纪空想平均共产主义C、19世纪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D、科学的空想社会主义[多项选择题答案]1、ABD2、AC3、CD4、BD5、ABD6、ABCD7、ABD8、ABCD9、ABC 10、ABD11、ABCD 12、ABCD 13、ABC 14、AD 15、ABC三、辨析题1、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因为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社会历史观基本上是唯物主义的。

[答案要点]此观点错误。

虽然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他们许多天才的设想和对资本主义的批判被马克思恩格斯所借鉴和吸收,但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历史观基本上都是唯心主义的。

虽然他们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对未来社会进行了各种设计,但基本上出于主观上对资本主义的痛恨和善良愿望,而不是通过对资本主义发展客观规律的研究,揭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的。

2、马克思恩格斯从来都坚持认为,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阶级性决定了它只能通过暴力革命来推翻资本主义统治。

[答案要点]此观点错误。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阶级性决定了它必然要通过各种形式的阶级斗争,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自己的统治。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确实非常强调无产阶级必然通过暴力革命推翻资产阶级。

这是因为,当时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争取自由的革命几乎都给予了无情镇压。

后来,情况发生了一些变化,无产阶级争取到了合法斗争的权利。

所以,马克思恩格斯也不排除无产阶级通过和平手段争取统治权的可能性。

3、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的必然,因此就不可能有反复。

[答案要点]此观点错误。

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其实现过程是会发生曲折的。

马克思恩格斯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认为这一矛盾在资本主义制度范围内是无法解决的。

唯一的出路是把生产资料的私人资本主义占有形式变为公有的,即社会主义的占有形式。

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不依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必然要实现的客观规律。

20世纪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的产生和发展,说明马克思的上述论断是科学的,富有预见性。

然而也应该清醒地看到,从世界历史进程看,社会主义的历史还是短暂的,总的来说还处于实践和发展的初期。

还要看到,十月革命以来先后诞生的社会主义国家,基本上都是原来经济政治文化落后的国家。

彻底改变这种落后面貌,在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以后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其前进途中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许多难以预料和想象的困难与风险,不会是一帆风顺的。

必须充分估计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长期性、艰巨性。

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需要长时期的努力奋斗。

由于社会主义是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遵循,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需要不断地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在这个过程中就可能发生这样那样的失误以至挫折。

但是,不管出现多大曲折,由社会规律所决定的发展趋势是不会改变的,它将在漫长、曲折的斗争过程中为自己开辟道路,并最终得到实现。

4、20世纪80年代末期和90年代初期,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并不表明社会主义的失败。

[答案要点]此观点正确。

社会主义在20世纪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但是在发展中也发生过许多曲折,甚至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严重挫折。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最深刻的原因是:放弃了社会主义道路,放弃了无产阶级专政,放弃了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放弃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结果使得已经相当严重的经济、政治、社会、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最终酿成了制度剧变、国家解体的历史悲剧。

但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并不表明社会主义的失败,而只是社会主义在探索中遇到的挫折,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收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83页。

)2l世纪,社会主义将进行新的开拓,经过全世界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共同奋斗,必将迎来社会主义的新的伟大复兴。

四、简答题1、简要回答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

[参考答案]社会主义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各国国情的特殊性,以及历史和现实的、国内和国际的各种因素的交互作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必然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

第一,各个国家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决定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有不同的特点。

第二,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性是造成不同国家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重要条件。

第三,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现实原因。

时代是不断前进的,实践是不断发展的。

2、简要回答如何理解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性。

[参考答案]由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率先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俄国、中国以及其他国家不可避免地遇到了一系列困难与问题,使这些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不能不具有长期性。

第一,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

第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

第三,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

第四,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