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台背回填方案样本

台背回填方案样本

台背回填施工技术方案
一、编制依据
1、改建工程施工图设计:
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J041- ) :
3、《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JTG F10- ) :
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TG F80/1- ) 。

二、工程概况
我标段共有涵洞26道, 为加强桥涵台背回填的质量控制, 减少台背填土不均匀沉降, 防止桥头跳车现象, 保证行车的舒适性, 我项目部多次召开台背回填施工讨论会, 编制桥梁台背回填施工技术方案, 采用中粗砂进行台背回填施工。

三、施工工艺流程及方法
1、施工工艺流程
2、整理现场
结构物施工完成后,对施工现场进行整理,清除台背回填范围内的杂物、垃圾,清表压实至桥涵基础标高。

对于墙式台身, 为确保路基填土和台背填砂的结合界面密实, 路基填土时应在不致引起对桥台和涵洞洞身产生过大土压力的情况下,填土压实范围以距墙背1.0-1.5m为宜。

3、测量放样
根据桥涵台背回填设计图纸进行测量放样,用全站仪放出路基中线及边坡线,并测出基底距路床顶面的高差。

4、回填范围
回填范围为倒梯形设计, 明涵台背回填范围: 回填高度至路面基层下, 顶部回填宽度为搭板长度+1m,底部回填宽度距基础外边缘2m范围, 路堤填筑时预留台阶分层回填。

暗涵台背回填范围为: 回填高度至路面结构层下, 底部回填宽度距基础外边缘2m范围, 涵洞顶部为距台帽外缘不小于h+2+L(h为基础底至盖板顶高度; L为台帽外缘距基础外缘长度); 从填方基底至路床顶面, 路堤填筑时按1:1坡度预留台背回填部
分。

5、基坑处理
在基坑回填前, 要彻底清除基坑内杂物、淤泥, 淤泥必须清到土质较坚硬处; 基底清理整平后进行压实, 压实度达到90%以上。

6、回填材料要求
填料选用中粗砂, 中粗砂经试验室检验合格后使用。

7、填筑及摊铺方法
台背填筑前应在构造物台墙的明显位置按照每层的压实厚度
设置三道( 中间和两边各一道) 标尺线, 用以控制填料厚度。

填筑时严格按要求的层铺厚度在台后分层铺料; 铺料前根据填筑层的
面积和设计厚度计算出每层填料数量, 填筑时台背两侧应对称回填, 并采用人工配合机械摊铺、整平, 每层松铺厚度不超过50cm。

8、压实方法
填筑至高程后, 自检合格并经监理工程师同意后方采用加水
振动至密实的方法。

加水后采用小型振动平板夯夯实, 振压时应重叠1/2夯底面, 小型振动平板夯应保证至少夯实2遍, 使饱和砂
层发生液化, 使孔隙减少而得到加密, 施工过程中注意保持结构
物完好无损。

及时进行压实度检测,压实度达不到设计要求时,再用平板夯重新碾压,直至合格,夯实结束后表面应平整、密实。

9、检测方案
采用中粗砂回填每层施工完毕后, 采用灌砂法检测压实度 ,
每1处/50m2, 不足50m2检测一处。

并将检测结果上报驻地监理工程师批复; 严格遵循碾压工艺, 直至表面平整、密实无轮迹, 压实度采用灌砂法检测。

每层中粗砂回填必须认真填写施工记录, 每层填筑完检测合格后, 方可进行上一层施工, 对检测合格并完工后, 要立即填土覆盖, 以免回填砂层被扰动。

10、注意事项
1、在回填时必须做好防排水工作, 在回填范围外2米范围做好顶层排水工作。

2、压路机具必须配备18T以上大型压路机及小型夯实机两种, 压路机压不到的边角处, 使用小型夯实机配合施工;
3、在进行台背回填以前, 应清除基坑内杂物, 做好基坑排水清淤工作;
4、在回填之前, 应在结构物背面用红油漆标好每层填料的界限、标明层次, 分层厚度不超过30cm, 并经现场监理确认;
5、应控制在最佳含水量附近±2碾压;
6、台背回填应留影像资料;
四、雨季施工措施
1、随时保持施工现场排水畅通, 对完成的填筑段, 必须设置临时排水设施。

2、填筑做到随挖、随运、随压, 每层填土表面平整并做成2~4%的横坡以免积水浸泡路基。

3、注意做好洪涝灾害的防患工作。

生产、生活设施的现场布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