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义学3义素分析法
词汇语义学之二:义素分析法
(三)比较异同,找出共同义素和区别义素 最小子场确定后, 对其中各词的义位进行比较, 找出共同
义素和区别义素。一般说来, 同一义素表明各词之间的相 关性, 对于全面认识词义有重要作用, 区别义素倒是人们 关注的重点。先列出一组词所要比较的项目, 即各种义素 项目中与一组词有关的部分, 然后逐一分析一组词中各个 词在这些项目上的具体特征, 大多是差异特征, 必有一项 特征是一组词的共同特征。如果某个义位没有某项差异特 征, 可以空缺。 “靴子”一词, 可以进入“鞋子、靴子、袜子”的语义场 , 也可分解提取出[+衣着] [+脚穿] [+有筒] [+走路时着 地]四个义素。其中, [+衣着] [+脚穿] 是该语义场各义 位的共同语义成分, 它表示“靴子”与“鞋子、袜子”均 属一类;而[+有筒] 使“靴子”区别于“鞋子”;[+走路 时着地] 使“靴子”区别于“袜子”。
词汇语义学之二:义素分析法
二、义素分析法的操作程序
(一)掌握元语言 这里的元语言是指记录语义特征并用来分析和描写目标语
言的更高层次的语言,是人工创造的“形式语言”,也叫符 号语言、纯理语言、语义标示语。首先倡导用元语言研究 自然语言的是乔姆斯基。元语言及所记录的语义特征,例 示如下: ANIMATE/[有生命] HUMAN/[人类/人] ANIMAL/[动物] LIVE/[活着] MALE/[雄性/男性] ADULT/[成年] STUFF/[物质] CONCRETE/[具体的] COUNTABLE/[可数] SIGULAR/[单数] SUBJECT/[施事] OBJECT/[受事] POSS/[领属] SUB/[主体]
词汇语义学之二:义素分析法
(二)确定底层语义场 底层义场,就是最小的或相邻子场。首先选定一个义位,然
后以它为中心,划定同义义场、反义义场、近义义场、下义 义场、类义义场等。这可参考有关对象的分类, 在许多情况 下, 最小子场大多与某一类对象的最小类别相对应。比如要 分析表亲属的词, 就要参考亲属的分类,要分析表颜色的词, 就要参考颜色的分类等等。再比如,要分析“鞋子”的义素 ,就要将“鞋子”相关的底层同类义场找出来。“鞋子、靴 子、袜子”构成一个最小子场。 最小子场也可以借助、参考同义词词典、反义词词典、义类 词典。例如,查到《简明汉语义类词典》的“十三运动”的 “76脚动”之⑤“徘徊”,得出同义义场的九个义位:徘徊 、彷徨、踯躅(zhízhú)、徙倚、踟躇(chíchú)、踌伫( chòuzhù)、盘桓(pánhuán)、盘旋、踅(xué)。再补充上 “逡巡(qūnxún)、踟蹰(chíchú)”,共得十一个义位。
美国语言学家, 如兰姆(Lamb)、奈达(Nida)、本迪克斯 (Bendix) 以及卡兹(KatZ)福德(Fodor) 等, 很快注意到人类 学家所使用的义素分析的优点, 从六十年代初开始使用这 种方法分析词义。在六十年代, 义素分析也在法国、德国 、英国等欧洲国家传播开来。
高名凯先生在《语言论》(1963)著作中阐述了“素位理 论”,标志着义素作为词义单位第一次引入我国。20 世纪 80 年代,我国的语言工作者开始将义素分析运用于汉语 语义分析。
20世纪30年代以前, 俄国学者别什科夫斯基提出, 词义可以分解为独立的成分。后来,哥本哈根学派创 始人叶姆斯列夫(Hjelmslev)和美国语言学家布龙 菲尔德(Leonard Bloomfield)相继有类似的说法。
词汇语义学之二:义素分析法
1956年, 美国人类学家率先采用义素对亲属词做了系统的 分析。他们当中的代表人物有古迪纳夫 (W·H.Goodenough)、朗斯伯里(F.G.Lounsbury) 等。然而 , 美国人类学家并未用义素分析全面解释词义, 这个任务是 由语言学家担负了起来。
词汇语义学之二:义素分析法
此外还有固体、液体、气体、时间、空间、距离、方向、整 体、已婚、配偶、长辈、直系亲属、血亲、同胞、年长、有 翼、偶蹄、双足、普通、质、量、高、大、多、致、死、生 育、使、有、开始、停止、知道、多于、直接、书面、庄重 、褒义、亲昵、感情……
此外,还有一些常用的符号: +:表示肯定 –:表示否定 A:表示施事 G:表示受事 I:表示工具 N:表示名词 V:表示动词 S:表示主语 O:表示宾语或客体 P: 表示意图
词汇语义学之二:义素分析法
(四)使用适当的方法表示 ①用线性结构式子表示 方式一: 鞋子:[+衣着] [+脚穿] [-有筒] [+走路时着地] 靴子:[+衣着] [+脚穿] [+有筒] [+走路时着地] 袜子:[+衣着] [+脚穿] [±有筒] [-走路时着地] 方式二: {成果} = [ 最后、重、好、状态] {结果} = [ 最后、中、中、状态] {后果} = [ 最后、重、坏、状态]
词汇语义学之二:义素分析法
/:表示或者。 ←:表示从属,依赖。 ∧:和,合取。
∨:或,析取。 A∪B:A并B。 A⊂ B:A包含于B。
∀:全体。 ∃:部分。 ≈:近似。
∈:从属于,是……的元素(或成员)。
∈:不从属于,不是……的元素(或成员)。
♀:雄性。
♂:雌性。
a、b、c:个体常量。 x、y、z:个体变量。
词汇语义学之二:义素分析法
此外,还可以自己设计一些符号。例如张志毅、张庆云《 词汇语义学》中用G表示义位,用V表示义值,用F表示义 域,B表示基义,C表示陪义,SS表示个性义素,GS表示 共性义素。
用元语言分析义位的典型是: ﹛男孩﹜=[+人] [+男性] [-成年] Boy: +HUMAN,+MALE,–ADULT
现代语义学
第三讲
词汇语义学之二: 义素分析法
词汇语义学之二:义素分析法
一、义素分析法的理论基础和发展历程
义素分析法也叫语义成分分析法。义素分析是结构 主义语论的起点是: 词的意义并非不可分析的整体, 分解后可以得到相当于语音学中的区别性特征的语 义特征, 通常称为语义成分(semantic component), 也即义素(sem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