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卓尔不群的雅典2

卓尔不群的雅典2

卓尔不群的雅典漳浦一中历史组杨燕华[课题说明]本课课题来源于人民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第一册”专题六的第二节,适用于高中一年级。

一、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古代希腊、罗马是西方文明的摇篮。

希腊民主与罗马法制是古代西方政治文明的精华,是西方民主政治制度发展史的光辉起点,是古典世界留给后人的一壁弥足珍贵的政治文化遗产。

而在希腊诸多城邦中,雅典的民主制度是最为完备上午。

我们今天对古希腊城邦民主制度的了解,很大程度上是从雅典民主制度为切入点。

了解雅典民主政治的成就,分析其利弊得失,进而从中有所借鉴,以有利于我们国家的现代化政治文明建设。

(二)教学目标1、课标要求:知道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认识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2、知识能力了解梭伦改革和克利斯提尼改革的内容以及伯里克利时代民主制度的发展。

通过对以上知识的了解,让学生掌握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过程和具体表现,引导学生客观评价雅典民主政治的是非得失。

3、过程与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就雅典民主政治的建设过程、雅典民主政治的具体表现、雅典民主政治的是非得失三个问题进行归纳总结。

全面理解雅典民主政治的内涵。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雅典民主政治是非得失的归纳总结,教师要哦引导学生认识民主政治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最终得出民主政治是历史上、现实中弊病相对较少,优点较多的一种政治制度。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梭伦改革和克利斯提尼改革的内容及历史作。

2、教学难点如何理解雅典民主政治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影响。

二、说教学、学法(一)学情分析(说学生)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对于高一学生而言,学生的思维较活跃,但认知水平相对有限,再加06届新生中考属于我市非课改区,初中历史知识与高中新课改的内容不怎么衔接,所以这一届学生原有的历史基础十分薄弱,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并不深刻。

在高一教学过程中,首要任务就是通过再现生动、直观的历史画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力争在能力上有所突破。

(二)说教法新课标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积极性和参与性,培养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自学一部分教材上编写的较为详细的内容,对于重点、难点,我采用了问题探究法、讨论法、类比法、举例说明和合作学习法,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主动参与、大胆质疑、创新的思维,使学生的智能和认知水平都得到发展。

教学手段,以传统教学2为主,便于学生自主构建本节课的知识结构,把握主要线索。

以多媒体教学为辅,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应的历史画面和探究的问题,以此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提高课堂效率。

(三)说学法要求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运用阅读理解方法去感知教材。

运用分析比较法去掌握知识并深化对教材的认识。

运用整体认识方法去把握雅典民主政治的利弊得失。

三、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如何导入新课是上好每堂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第一步。

良好的导入语能在某种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本节课我是采用提问式导入法。

主要是层层提问与苏格拉底之死的相关的问题蹈入本节课的教学。

目的是借助苏格拉底的历史地位,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因为刚刚上课,学生的注意力还比较分散,不是很集中。

通过这样,能够为新课的讲授打下良好的铺垫。

例如:1、你们知道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是怎么死的吗?2、当时的法庭是以什么方式通过了对苏格拉底执行死刑判决的呢?3、法庭的这种抽签表决是一种什么政治现象的体现呢?(民主)由此导入新课讲授。

(二)、讲授新课根据新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我将本节课的内容进行了重新整合。

把原来的三个子目(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黄金时代”的公民民主;雅典民主政治的得与失)整合为两大子目,即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及雅典民主政治的得与失。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较为迅速、干脆利落地把握本节课的整体知识结构和线索及其学习的重点,以期提高45分钟的课堂学习效率。

教学过程及设计一、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一)梭伦改革-奠定基础1、改革背景贵族专权工商业的发展-工商业者-民主政治2、时间:公元前594年3、目的“缓和社会危矛盾4、主要内容(1)经济上,解负令(2)政治上,按财产划分公民等级、四百人会议、最高法院-陪审法庭5、意义: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贵族专权的局面,促进了雅典民主政治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二)克利斯提尼改革–正式确立1、时间:公元前506年2、主要内容按地域划分十个选区五百人会议十将军委员会陶片放逐法2、作用:这次改革使雅典所有公民都有机会参与国家政治事务,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三)、西波战争—检验推动(公元前500~公元前494年)(四)伯里克利时代━“黄金时代”(完善)1、时间:公元前443年~公元前429年2、主要内容:3、作用:贵族的政治权力被大大削弱,雅典民主的民主政治进入黄金时代。

梭伦改革的背景,仅需根据教材所提供的内容进行简单的讲解,不必展开,并借此让学生明确梭伦改革的目的。

为此,我通过一个简单的设问,让学生根据教材的内容概括梭伦改革的背景。

这样做不仅能较为简单利落地完成本小点的教学,为后面突出重点打下铺垫,同时,还可以借此为学生较为清楚地构建本节课的主体线索打开一个良好的开端,让学生能够进一步进入状态。

例如,雅典民主制是古希腊诸多城帮中最为完善的,但雅典民主不是某个天才的瞬间发明,而是雅典志士仁人在平民的支持下,经历200多年颠簸曲折、不断创新的产物。

最早把雅典引上民主的道路是始梭抡的改革。

那么,梭抡改革前,雅典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又是怎样的?然后,根据学生的回答,写出板书关键字,并由此过度到梭伦改革的目的是为了缓和当时的社会矛盾。

梭抡改革和克利斯提尼改的主要内容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必须花费一定的时间进行讲解。

由于这两者改革的内容均涉及到一些专有名词,本身就很理论化,很抽象,对于高一第一学期的学生来,要彻底地理解他们,难度应该很大,而且教材对这些专有名词的解释绝大数是以理论解释理论,使学生对它们的理解难上加难。

为了突破这个难题,我首先采用类比法,将这些理论化的专有名词转化为较为通俗易懂的文字。

例如,陶片放逐法,我决定把班级的学生当作五百人会议的公民,然后假设某一个学生有某种罪行,对此班级其他学生可以``````````` 以此种方式举例说明,不仅让学生通俗易懂,还可以活跃气氛,时刻保持学生注意力。

第二、集中主力采用探究法突破既是重点又是难点的细节问题,例如,为了评价梭伦改革的利弊得失,我在分析其按财产划分公民等级时,就提问学生梭伦的这种做法存在哪些弊端?会导致什么后果?这样就能为最终评价梭伦的改革埋下伏笔,即为学生后面进行评价提供依据。

又如,对于陶片放逐法,在举例说明后,我提出相关的几个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当时的公民大会为什么要采取这种方式来惩罚那些别有企图的野心家?这种做法在当时有什么意义?但有会存在怎样的弊端?对我们今天的民主政治建设有何借鉴?)这种探讨方式,即可锻炼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之间关系的融洽,可以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分析能力。

第三,为了让学生进一步加强、加深对梭伦和克利斯提尼改革内容的理解,同时也为加强对学生分析、比较、归纳、概括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在讲解梭伦和克利斯提尼的改革后,采用比较分析法,让学生依据教材对这两者的改革内容进行比较。

例如,通过以上的学习,你们能不能找出他们在改革内容上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呢?比较梭伦改革和克利斯提尼改革相同:民主改革、扩大参政公民的范围不同:第一、内容梭伦按财产划分公民等级和及公民参政的范围,以此组成以部落(血缘)为基础的四百人会议,采取中立政策克利斯提尼按地域来划分,以抽签方式组成五百人会议,设置十将军委员会,设立陶片放逐法第二,结果及意义梭伦改革未能化解社会矛盾,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贵族专权的局面,促进了雅典民主政治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克利斯提尼改革以新的行政选区制度打破部落贵族势力对政权的控制,雅典国家由此形成。

这次改革使所有公民都有机会参与国家政治事务,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希波战争和伯里克利时代不属于教学重点,教材中的文字表达也较为通俗,不象前面那样理论化,且教材对此的叙述也较为详细,特别是伯里克利时代的雅典民主政治的内容。

因此本子目采用以教师讲述为主,并结合串讲式提问的方法,对这两小点的内容进行点播。

例如,可以采取边讲述希波战争的经过,边利用多媒体展示显示战争相关的图片和史料。

这一子目的的目的重在突出希波战争对雅典民主政治的检验推动作用,这种作用的分析可结合教材95页的学习思考(希波战争对雅典民主政治建设有何影响?),让学生自己依据教材进行概括,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对于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内容,我也是采用提问法和比较法,例如,让学生阅读本子目的内容,然后思考他的改革内容与梭伦改革和克利斯提尼改革在内容上,发生了那些新变化?机构”,设置轮值主席,为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等。

这样做的目的在于有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也可以让学生借此把相似的内容进行分门别类,避免知识点之间的混淆和乱套。

二、雅典民主政治的得与失(一)消极1、民主的范围:妇女和外帮人被排除在民主殿堂之外2、民主性质:一种原始的直接民主,只适用小国裹民的城帮3、参政方式: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二)积极1、开西方民主之先河2、率先建立了较为健全的民主制度本子目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因为人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以自己的标准来苛求他人。

对某一事物的评价,往往以偏盖全。

所以,为了更好地理解雅典民主政治的利弊得失,以求能为现代我国的政治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在分析雅典民主政治的得失之前,先指导学生应该如何进行历史评价。

历史评价首先需要的是一种历史态度,即一切评价都以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为转移,为历史事物的存在设定一个特定的空间,为历史事物的是非成败确定一个相对有条件的尺度不能以现在的标准来苛求历史事物的非完美性,认识到人类社会是一个逐渐完善的永无止境的进步过程。

接着,利用教材96页的学习思考,结合课后的材料阅读与思考分析雅典民主政治的利弊得失。

首先,我先利用多媒体展示以苏格拉底之死有关的一个政治人物——帕帕迪的政治生活,尤其对于其对苏格拉底的审判场景,然后让学生分组探究苏格拉底之死说明了什么?你们对雅典的民主政治有何看法?此题为开放式,并不需要向学生提供答案,以给学生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间,激励学生自主钻研的精神.雅典人帕帕迪的政治生活帕帕迪是个雅典郊区的农民,今年(前399年)三十岁,他是家庭中的男主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