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专题六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第二课卓尔不群的雅典【教材分析】1、课标要求知道雅典政治的主要容,认识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2、《教学指导意见》要求知道梭伦改革的主要容和作用;知道雅典政治确立的标志;知道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政治的主要表现;理解雅典政治的得与失;认识雅典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3、教材容与地位《卓尔不群的雅典》选自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六专题《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的第二节,主要介绍古代西方世界政治的成就,既是第一节“政治的摇篮—古代希腊”的必然产物,又传承出第三节“罗马人的法律”,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古希腊政治是西方政治制度发展史的光辉起点,是古典世界留给后人的一笔弥足珍贵的政治文化遗产。
因此本课是探讨欧洲文明的源头,对于高中历史新课程世界史部分的教学有着追根朔源的重要意义。
如果缺乏本课知识的学习,将会导致这个历史发展脉络的不完整。
【学情分析】本课针对地区高一学生设计。
高一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参与意识强。
感性认识较强,理性认识较弱,对该段历史略有了解,但由于中考开卷的考试形式,且对于世界史容的相对生疏,因此教师要注意通过现代媒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基于以上的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结合高一历史课程标准,我将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制定如下:知识与能力目标:学生通过学习了解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和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政治的容,并能客观评价雅典政治的得与失。
◆过程与方法目标:1、学生就雅典政治的建设过程、雅典政治的具体表现、雅典政治的是非得失这三个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全面理解雅典政治的涵。
2、学生通过分析教师提供的情景中的人物行为,对于本课知识能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分析雅典政治的容及其特点,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公民意识;2、通过评价雅典政治利弊得失,引导学生认识政治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感受人类文明的源远流长。
【教学重难点分析】重点:理解政治的发展历程,即三次改革(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伯里克利改革)的主要容及表现。
解决措施:通过各类史料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进一步分析史料中从而理解雅典政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落实重点。
难点:正确客观评价雅典政治的得与失解决措施:借助文字资料、图片,创设新情境,层层设问,指导学生自主探究,突破难点。
【教法学法分析】教法:图表比对法,情景再现法,材料分析法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教学手段】多媒体【课时课型】1课时;新授课【教学理念】行知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
学生会学比教学生学会更重要。
”本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改变传统课程过于注重单向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并在此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自信。
【教学过程】复习导入,新课呈现教师:我们先回顾一下学过的知识,大家知道,人类早期文明都发生在大江大河流域,比如我们非常熟悉的四大文明古国。
尼罗河流域诞生的是…古埃及文明,那两河流域诞生的是…古巴比伦文明,黄河长江流域诞生的是古代中国文明,印度河流域---印度文明。
那我们把眼光放到遥远的地中部,这里诞生的是…古代希腊文明。
柏拉图说:“我们绕着大海而居,如同青蛙环绕着水塘。
”古代的希腊是大海的宠儿,在这里勇敢的希腊人创造的惊人的古代文明,而雅典就是这个文明皇冠上最闪亮的一颗明珠。
她被称为“全希腊的学校”。
为何雅典具有这样的殊荣呢?今天让我们跨过时空的界限,来到2500年前的雅典来感受雅典是怎样的卓尔不群。
下面,我们学习本专题第二课---卓尔不群的雅典。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旧知识的方式导入,起着温故而知新的作用。
以名人名言引起学生的兴趣,加上教师的层层设问,使学生上课之初就从情绪上和思想上进入到历史的情境中,快速引导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容产生初步的感性认识,促进学生的观察与思考。
一、历史学习第一步:“了解”(了解历史事实、历史线索)教师:我们知道,雅典是希腊最富盛名的城邦之一,它有发达的商品经济、灿烂的古典文明,健全的政治体制。
俗话说,罗马不是一天就建成的,雅典政治建设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历程。
通过预习,我们知道有三个杰出人物进行了三次改革,下面老师先请同学们自己阅读课文的第一、第二个子目,走进历史中去,去看看这些改革家都为雅典的政治做了哪些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回归课本,自主学习三次改革的主要容,完成学习卡片,从而落实知识点。
教师通过投影随机一位学生的答教师:根据刚才学习卡片中的容,同学们思考一下,在三次改革中,有资格参政的分别是哪些人呢?学生进行激烈讨论后,代表发言1、梭伦改革:按财产划分公民等级,有财产者才可参政;2、克利斯提尼改革:公民以抽签的方式参政;3、伯里克利改革:国家为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保证全民参政。
教师:同学们能根据参政资格的不同限制给三次改革都取个名字吗?学生各抒己见,滔滔不绝。
教师把生代表的发言连接起来,归纳得出结论:雅典政治的过程是由“富人”到“公民”再到“全民参政”的过程,政治不断发展完善。
设计意图: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回归课本是最佳的教学方式。
课本是一个呈现者,也是一个解释者,我们的课堂教学不能离开课本。
当然,我选择的途径是用课本教,而不是教课本,借助课本让学生初步了解知识点。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进行知识梳理,完成表格。
既锻炼了学生阅读、提取信息及归纳概括的能力,又让学生体验自主学习的乐趣与成就感。
在学生的看法充分发表的基础之上,教师进行必要的小结,对学生进行引导,从而更好的落实重点。
二、历史学习第二步:“理解”(理解历史因果关系、历史发展规律)教师:通过刚才的环节,我们已经详细了解了雅典政治的方方面面,下面老师就带你们走进当时的雅典人帕帕迪的生活,看看你们是不是真正了解了雅典的生活。
(教师动作:设置情景,展示图片和部分文字,讲述故事)身临其境——雅典人帕帕迪的政治生活第一幕:帕帕迪是雅典郊区的农民,今年三十岁,他是家庭中的男主人。
今天是个太阳高照的日子,他要去雅典去参加公民大会,这个公民大会虽然每十天就开一次,严重影响帕帕迪干农活,但他还是很愿意去。
第二幕:帕帕迪的“外族”妻子海伦也想跟着丈夫去公民大会瞧瞧热闹,帕帕迪说不行,但实在拗不过妻子,两人一同前往。
到了雅典公民大会的会场,大会还没有正式开始,会场象往常一样热闹,会场围着篱笆,设有十道门。
在门口执勤的监察员看见帕帕迪夫妇,大声地冲着帕帕迪喊道。
“喂!你的妻子不能来这个地方”。
第三幕:海伦怏怏地离开了会场,帕帕迪一个人进去后,听到执政官宣布今天的议题有两项:第一项是投票选出防碍者。
每个有投票资格的雅典公民,在自己选区的入口处领取一块片,片一人一,写下名字后,交给工作人员。
帕帕迪不识字,他只好请旁边的一位体面的贵族写,写了谁也不知道。
这次获票最多的是一个贵族库维。
他的名字被宣布时,整个会场一片欢呼雀跃,人们争相谴责他不利国家的行为:“他以为自己在对波斯人的战争中立下了功劳,就居功自傲,现对国家大事从不关心,总是关心自己的个人利益。
”提出探究问题:(1)农活收到影响了,帕帕迪为什么愿意去?(答案:因为雅典政治生活有津贴制度保证)(2)帕帕迪的妻子为什么不能进入会场?(答案:女人、儿童、外邦人、奴隶不是雅典公民,无权参加公民大会)(3)第一项议程属于雅典政治的什么容?你如何评价它?(答案:片放逐法。
它驱逐了反对政治的敌人,保证政治的顺利进行;但容易被人利用,成为人们争权夺利、相互倾轧的工具。
)设计意图:通过刚才的环节,学生对于三次改革的主要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在这基础上,教师通过设置一个具体的包含主要知识点的情景,展示图片、讲述故事,引导学生讲课本知识进行运用,从而更好的落实并强化重点。
三、历史学习第三步:“见解”(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第四幕:公民大会结束后,帕帕迪有资格参与法庭审判员的抽签,倒霉的帕帕迪在参加第无数次抽签后,这一次终于如愿地抽中了黄豆而不再是黑豆。
他成为民众法庭6000名审判员中的一名,这次他审判的对象是格拉底!!哲学家格拉底,现年70岁,被控犯有「不敬国神」、「另立新神」和「败坏青年」的罪行而送交审判。
在法庭上,格拉底为自己辩护,并再一次重申了自己的哲学观点。
帕帕迪根本听不懂是什么意思,但他竟然听见格拉底说:象自己这样目不识丁的人没有资格参加审判?!被邀怒了的帕帕迪决定举手投他有罪!可能大多数人也有这样的想法,结果表决以360票通过了格拉底对死刑判决。
(教师动作:显示油画《格拉底之死》)教师:一个以言论自由著称的城市竟然对一个除了运用言论自由以外,没有犯任何其它罪行的哲学家提出起诉并判处死刑!同学们,你如何看到雅典政治的利弊得失。
我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大家相互可以讨论一下。
学生自由讨论发言1、缺陷:①围:男性公民的,不包括奴隶、妇女和外邦人;②性质:原始的直接,适用于小国寡民;③参政方式:抽签选举、轮流坐庄可能导致权力滥用或误用。
2、积极意义:①开西方政治之先河;②建立了较为健全的制度。
教师总结:通过同学们刚才的讨论,我们知道,雅典政治在灿烂辉煌的同时,也有着种种难以克服的弊端,而且恰是这些弊端最终导致雅典城邦走向灭亡。
但是,话又说回来了,古代条件下,新生的制可不可能至善至美啊?…不可能。
一位西方史学家曾经这样说,对于雅典制,我们不应当看到它没做到什么,而应该看到它做到了什么。
我们要看到雅典制度对希腊的繁荣又意味着什么呢?它有效地制约了权力的集中专制,极鼓舞了人性的自由发挥,创造出另人惊叹的伟大文化,留给人类一笔珍贵的财富。
因此,总体来说,雅典的早期制还是值得肯定的。
(教师动作:出示图示式板书,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建构知识体系)【板书设计】一、三次改革:梭伦改革——富人克利斯提尼改革——公民不断完善伯里克利改革——全民参政二、雅典政治的得与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