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6章 无病毒苗木培育

第6章 无病毒苗木培育


植物无病毒苗的培育—方法
(三)微茎尖培养方法
茎尖
(shoot tip)



茎的顶端分生组织
(apical meristem)
顶端分生组织及其下方 1—3个幼叶原基构成
茎的最幼龄叶原基上方的 一部分,最大直径约 100um,最大长度约 250um
植物无病毒苗的培育—方法
1. 外植体的预处理 将带幼叶的茎芽叶片在75%酒精中浸蘸数秒钟
② 活跃生长的茎尖分生组织代谢活性很高,致使病毒无法复制。 ③ 若植物体内存在病毒钝化系统,它在分生组织中比在任何其它区
域都有更高的活性而钝化病毒,使分生组织不受浸染。 ④ 茎尖分生组织存在较高水平的内源生长素,可抑制病毒的增殖。
植物无病毒苗的培育—方法
(二)培养基
培养基: 一般以White、Morel和MS作为基本培
注意:剥离与接种尽量要快,以防茎尖变褐死亡。
植物无病毒苗的培育—方法
3. 培养条件
温度:22℃左右 光强:2000~3000Lx 光照时间:每天16h 。 微茎尖需数月培养才能成功。 茎尖培养的继代培养和生根
培养和一般器官的培养相同。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由于在低温和 短日照下,茎尖有 可能进入休眠;所 以较高的温度和充 足的日照时间必须 保证。
养基,尤其是提高钾盐和铵盐的含量会有利于茎尖的 生长。
植物激素: 其种类与浓度对茎尖生长和发育具有
重要的作用。适当提高生长素(0.1~0.5 mg/L)与细胞 分裂素的浓度,避免使用易促进愈伤组织化的2,4-D, 宜换用稳定性较好的NAA或IBA,细胞分裂素可用Kt 或 BA。有时需添加活性炭。
植物无病毒苗的培育—方法
(四)影响微茎尖培养的因素 1.外植体大小
外植体越大,茎尖越易成活,分化率越高,产生再生 植株的机会越大,但脱毒效果越差;
外植体越小,茎尖越难成活,分化率越低,产生再生植 株的机会越小,但脱毒效果越好。
叶原基的存在与否也影响分生组织形成植株的能力, 一般认为,叶原基能向分生组织提供生长和分化所必需的生 长素和细胞分裂素。
特点:热处理方法主要缺陷是并非能脱除所有病毒。例
如在马铃薯中,应用这项技术只能消除卷叶病毒。因此热处 理需与其他方法配合应用,才可获得良好的脱毒效果 。
植物无病毒苗的培育—方法
二、微茎尖培养脱毒
(一)茎尖培养脱毒原理
感染病毒植株的体内病毒的分布不均匀,病毒的数 量随植株部位及年龄而异,越靠近茎顶端区域的病毒的感 染程度越低,生长点(分生组织约0.1~1.0mm区域)则几乎 不含或含病毒很少。
热处理又称温治疗法。
植物无病毒苗的培育—方法
(二)原理
是当植物组织处于高于正常温度的环境中 时,组织内部的病毒受热后部分或全部钝化, 不能生成或生成病毒很少,以致病毒含量不断 降低从而达到脱毒的目的 。
植物无病毒苗的培育—方法
(三)热处理方法
1. 温汤浸渍处理
适用:休眠器官、剪下的接穗或种植的材料
方法:50℃左右的温水中浸渍10min至数小时
特点:方法简便易行,但易使材料受伤。
植物无病毒苗的培育—方法
2. 热空气处理
适用:对活跃生长的茎尖效果较好
方法:将生长的盆栽植株移人温热治疗室(箱)内,一般
在35~40℃下处理几十分钟至数月。处理时间因植物而异, 如香石竹于38℃下处理两个月,其茎尖所含病毒即可被清除。 马铃薯在35℃下处理几个月才能获得无病毒苗。
由于病毒对植物造成如此严重的危害,所以世界各 国都积极开始重视这方面的研究。
植物无病毒苗的培育
三、无病毒苗培育的意义
1. 去除病毒危害,提高作物品质与产量。采用生物、物理、 化学等途径防治病毒病收效甚微,甚至毫无成效。而通过 组织培养的方法可以脱除严重患病毒植物的病毒种类,提 高产量、质量。因此,到60至70年代在花卉、蔬菜和果树 等得到广泛的应用。 2. 减少环境污染,有利于保护环境 栽培去病毒植物可减 少药剂的使用。
茎尖培养脱毒,由于其脱毒效果好,后代稳定,所 以是目前培育无病毒苗最广泛和最重要的一个途径。
植物无病毒苗的培育—方法
植物组织内病毒含量随与茎尖距离加大而增加的原因
① 在植物体内,病毒易于通过微管系统移动,但分生组织中无此系 统;病毒在细胞间移动的另一个途径是通过胞间连丝,但它的速度 极慢,难以赶上活跃生长的茎尖。
植物无病毒苗的培育
第二节 无病毒苗培育的方法 一、热处理脱毒 二、微茎尖培养脱毒 三、其他途径脱毒
植物无病毒苗的培育—方法
一、热处理脱毒
(一)发现:
1889年印度尼西亚爪畦人发现,患枯萎病的 甘蔗(现证明为病毒病),放在50-52℃的热水中保 持30min,甘蔗就可去病生长良好。以后此方法被 广泛用于防治许多植物的病毒病。
通常危害植物的病毒有几百种,并且随着栽培时间的延 长,危害程度越来越严重,种类越来越多。尤其是靠无性繁殖 的作物,由于病毒通过营养体进行传递,在母株内逐代积累, 危害日趋严重。而以种子进行繁殖的种类,可随着世代的交替 而去除病毒,病毒只能危害一个世代。
植物无病毒苗的培育
二、病毒在植物上的危害
病毒的危害给植物生产带来的损失很大,如草莓病 毒的危害,使草莓产量严重降低,品质大大退化。葡萄 扇叶病毒使葡萄减产10%~18%,花卉病毒的危害一般 会影响花卉的观赏价值,其表现是花少而小,产生畸形、 变色等。
(叶片包被严紧的芽,如菊花、兰花)或用0.1%次 氯酸钠表面消毒l0min(叶片包被松散的芽,如香石 竹,蒜和马铃薯等)。
植物无病毒苗的培育—方法
2. 茎尖的剥离与接种 在解剖镜下,将灭菌的外植体放在一个衬有无
菌湿滤纸的培养皿内(防止茎尖变干 ),用解剖 针将叶片和叶原基剥掉,当一个闪亮半圆球的顶端 分生组织充分暴露出来之后,用解剖刀片将分生组 织切下来,可带1~2枚幼叶,然后将其接种到培养 基上。
第五章 植物无病毒苗的培育
本章内容: 第一节 无病毒苗培育的意义 第二节 培育无病毒苗木的方法 第三节 无病毒苗木的鉴定 第四节 无病毒植物的利用
植物无病毒苗的培育
第一节 无病毒苗培育的意义 一、无病毒苗木的概念
是指不含该植物主要的危害病毒,即经检测主要病毒在 植物体内的存在表现为阴性反应的苗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