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4章_农业生产要素组合与管理.pptx

第4章_农业生产要素组合与管理.pptx


二、土地的特性
1.自然特性:土地自然 属性的反映,是土地 所固有的,与人类对 土地的利用与否没有 必然联系。
位置固定
面积有限
质量有差异
土地利用的永续性
2.经济特性:人类对土地 利用过程中产生的, 在人类的诞生之前尚 未对土地进行利用时, 还不存在的特性。
供给稀缺性
用途的选择性
方向变更的困难性
我国规定,农村中男16-60岁、女16-55 岁有生产劳动能力的人为农业劳动力。
农业劳动力资源的特点
➢ 流失性 ➢ 可再生性 ➢ 两重性
农业劳动力资源的数量:指能够参加农业生 产劳动的劳动力人数。由两个基本因素决定:
o 自然因素,即达到劳动年龄的人口参加劳动和超过劳动年龄的人 口退出劳动领域。
第4章 农业生产要素组合与管理
农业自然资源管理概述 农业土地资源管理 水资源的利用与管理 农业劳动力资源管理 农业科技与管理 农业资金的管理
第一节 农业自然资源管理概述
农业自然资源:是指自然资源中可被人类用 于农业生产的物质和能量,及保证农业生产 活动正常进行所需要的自然环境条件的总称, 如土地、水、矿产资源等。
土地权属变更管理,土地权属纠纷的调处,依法查处有关侵犯土 地所有权、使用权等方面的违法案件等内容。
土地利用管理:编制和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
制定土地供给计划,对土地利用,特别是土地保护,以及土地开 发、整理、复垦等进行监督和调控。
土地市场管理:对土地市场供需、土地交易、土地价格、土
地市场பைடு நூலகம்配置等进行管理。
一、土地的概念与分类
土地:是指地球上的陆地和水域以及与之相联系的土壤、 气候、地貌、岩石、水文、植被等因素组成的自然历史综 合体。
土地的类型:
1、按地形可以分为: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平原 2、按土壤质地可分为:黏土、壤土、沙土 2、按所有权的性质可分为:国有、集体所有或私有 4、按土地特征可分为:耕地、森林、草地、内陆水域及其他土地 5、按土地用途可分为:农用地、非农用地及未利用土地
农业自然资源的分类
按自然资源的性质分: 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气候资源
按自然资源是否有再生性分: 可再生资源,不可再生资源
按自然资源的用途分: 生产性资源,服务性资源
农业自然资源的特征
地域性 整体性 动态稳定性 有限性 自然及社会经济性
第二节 农业土地资源管理
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源
2、中国水资源利用上存在的问题
(1)水资源浪费严重,利用率低
o 天然降水利用率不足10%;农田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率仅为30%-40%;工 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和循环利用率不及一半工业化国家的一半;生活用 水浪费惊人。
(2)水利建设基础薄弱,抗灾能力差 (3)地下水开采过度 (4)水资源环境恶化,水体污染严重 (5)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普遍存在重建(开发)轻管,重用轻
1、中国水资源状况
水资源分布不均衡,时空差异较大
水资源分布与土地、耕地的分布和很不协调
我国淡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m3,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 。 但人均只有2142立方米,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5,在世界上 名列121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按 照目前的正常需要和不超采地下水,全国年缺水总量约300400亿m3(农业每年缺水300亿m3左右;城市缺水70亿m3 左右)。农业是用水最多的部门,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用水 占全国用水总量的3/4以上。
第三节 水资源的利用与管理
一、水资源的概念
水资源的概念: 水资源指对一个国家或地区具有经济利用价值并可以
不断更新的那部分淡水量,包括地表水,土壤水和地下水。 水资源与农业发展的关系: ➢水是农业生产的命脉 ➢水资源状况影响农业布局 ➢水是重要的农业生态环境资源 ➢水是农民的基本生存条件
二、我国水资源状况及利用上存在的问题
(2)土地质量不断下降,土地资源破坏严重; (3)山林、草原乱垦与荒山大量闲置现象同时并存。
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
五、农业土地资源管理的内容
地籍管理:包括土地调查和土地动态监测,土地资源评价,土
地登记,土地统计,地籍信息资料的管理、应用、维护、更新等 内容。
土地权属管理:土地所有权、使用权等的审核和依法确认,
土地总量大,人均少 土地资源复杂多样。 山地多,平原少 农用土地比重小,分布不平衡 土地后备资源潜力不大
3、中国土地资源利用上存在的问题
(1)土地供需矛盾尖锐,人均耕地面积不断下降;
o 我国现有土地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居资源十分有限,人均耕地 仅占世界人均耕地的约40%,不到美国的1/6,俄罗斯的1/8, 加拿大的1/15。
o 社会因素,指劳动力资源从一个生产领域转向另一个生产领域。
农业劳动力资源的质量:指劳动者的身体素 质和智力水平。
农业劳动力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没有农业劳动,就没有农业的存在与发展,也 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或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 因而农业劳动是农业及整个国民经济与社会存 在与发展的基础。
➢农业生产必须在大面积的土地上进行 ➢土地具有对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培育能力
四、农业土地资源及利用状况
1、农业土地资源: 指农、林、牧、渔各业生产上已经利用和尚未 开发利用的农业土地的数量和质量的总称。 包括耕地、荒地资源、沼泽地资源、水面资源 和滩涂资源等。
2、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耕地总量多,人均耕地少、高质量的耕地少、 耕地后备资源少。
管,保护不力。
三、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利用
1、建立水资源配置和利用的市场机制 2、建立水资源配置和利用的利益调节或补偿机制 3、建立水资源配置和利用的国家宏观调控机制 4、建立水资源配置和利用的技术创新和推广机制
节水农业——大田喷灌工程
第四节 农业劳动力管理
一、农业劳动力的概念、特点与作用
农业劳动力:指能够直接或间接参加生产劳 动过程的劳动力数量和质量的总称。
报酬递减性
利用后果的社会性
三、土地的作用(功能)
“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威廉.配第
1、生产功能:基本资源和基本生产资料 2、承载功能:立足点、活动场所、其他物体存在、生存的空间、 场所 3、仓储功能:土壤能涵养水份、养分、空气,地下蕴藏矿产资 源 4、景观功能:环境资源(舒适性和美学价值) 5、畜积和增值资产功能:资本财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