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使生产人员能够了解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设备缺陷,从而迅速采取措施消除或防止其扩大,将事故消灭在萌芽中,减少经济损失,保证发电设备安全运行。
一、专用术语定义
定期巡回检查:是指在机组正常运行或停运后,按规定的时间对所管辖的设备和系统进行的检查。
不定期巡回检查:是指在机组运行或停运过程中,根据设备或系统存在的问题,在原规定的时间外相应增加的对管辖设备和系统进行的检查。
交接班检查:是指运行人员在相互交接班过程中,根据岗位分工对相关的设备和系统进行检查。
特殊情况检查:是指在设备启动和停止,系统在投运和停运时,特别需要时以及遇有特殊天气(如大风、大雪、雷雨、闪电、洪水、高温、寒流)时,对所辖设备,系统及预防措施进行的细致检查。
二、执行程序
1、根据本公司运行岗位设置和运行设备的实际情况建立并健全运行值班巡回检查制度,制定检查标准,明确规定各类值班人员的检查范围、时间、路线、内容和方法。
2、检查范围主要以专业为基础,以岗位专责为依据,并同时考虑空间的因素,把生产现场和设备的检查全部落实到各个岗位。
3、检查时间间隔的选择主要取决于设备的性质、技术条件和健康状况;其次考虑接班检查、班中检查和交班检查的衔接。
(1)重要运行设备和系统(由各运行单位根据本单位设备和系统进行划分,
如:汽轮机、发电机、变压器、给水泵等;励磁系统、润滑油系统、调速油系统等)每1个小时检查一次;辅助设备和系统(由各运行单位根据本单位设备和系统进行划分,如:疏水泵、电动执行机构等;厂用汽、辅助设备冷却水系统等)每2个小时检查一次。
(2)运行设备和系统有缺陷时在原规定检查时间上缩短一半时间,即:重要设备和系统每30分钟检查一次;辅助设备和系统每1个小时检查一次。
4、巡查路线的确定不能出现遗漏,同时保证人员的安全,并选择直线捷径。
5、检查内容主要包括:
(1)设备系统的运行、备用是否正常。
(2)运行设备系统的有关参数指标是否合格(如:声音、振动、压力、温度、电压、电流、液位等)。
(3)设备系统有无5种泄漏现象(漏水、漏汽、漏灰、漏风、漏油)。
(4)设备、系统附件是否齐全完好。
(5)现场安全防护设施是否齐全完好。
(6)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他现场设施的完好情况;
(7)生产现场和设备、系统的卫生状况;
(8)有关防暑度夏、防寒防冻设施的完好情况;
(9)常用工器具的数量和完好情况;
(10)有关记录、指示的情况及变化趋势。
6、巡查的程序和方法包括三个阶段的内容,即准备阶段、执行阶段、终结阶段。
(1)准备阶段:
●全面掌握检查对象的状态;
●做好离岗前的交接或通知有关人员;
●配带好工具,如、通讯工具、手电筒、听针、棉纱等。
(2)执行阶段指按照规定的路线和项目,对生产现场和机器设备进行实地考察分析判断。
(3)终结阶段
●向有关人员汇报检查情况;
●填写检查记录;
●发现缺陷时办理缺陷登录。
7、对巡查人员的要求。
按照制定的管理制度,在当值期间按规定时间和巡回检查路线,对各自岗位所管辖的设备和系统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不遗漏项目,并对检查的数据准确性负责。
8、巡查人员应熟悉设备的检查标准,掌握设备的运行情况,在发现问题后能够分析原因并做出及时处理与防患措施。
正确掌握设备的紧停规定,避免事故扩大或设备损坏加剧。
9、遇有特殊情况,除按规定检查外,值班人员应按运行方式,设备缺陷、气候情况,新设备投入等情况,有针对性的增加检查次数。
(1)根据现场生产实际情况,运行、检修设备专责人,主动对设备不定期巡回检查和特殊巡查。
(2)不定期巡回检查和特殊巡查的结束,由运行、检修专业技术人员作出决定,由值长宣布。
10、巡回检查高压设备时,不得进行其它工作,不得移开或越过遮栏。
11、检查中发现异常情况,检查人员应根据有关规程规定和具体情况予以处理,并及时汇报。
12、在检查中如发生机组事故时,应立即返回本岗位,进行事故处理。
13、检查中对设备遇有疑问或不明白的问题,不得随意乱动设备或将其退出运行。
14、因巡回检查不到位,不认真,应发现而未发现设备缺陷造成事故,要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15、进入现场危险区域或接近危险区域时,必须严格执行安规有关规定。
16、不放过发现的一切异常现象和声音变化、异常气味、地面渗水、漏油痕迹
17、对于不利检查的地方如声音杂乱,多种因素及其它不宜辨别的情况,检查时要更加仔细,不要被外界不利因素所干扰。
18、对于可靠性差的设备或可能出现问题的设备应执行5.1.2.2条进行细致的检查。
19、巡检中发现设备着火或危急人身安全时,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根据安规规定的灭火方法进行灭火或抢救。
对于现场无法停电的设备,应及时汇报,联系停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