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甲,现年17岁,某足球俱乐部青少年队运动员,其食宿由俱乐部提供,另外有1000元月工资(高于当地平均工资)。
2006年10月14日,甲在商场瞧到自己非常喜爱得一套高级音响,就以自己得积蓄与借款将其买下,花去2万元。
甲父对此十分不满,遂以甲尚未成年为由,主张该购买行为无效。
问题:甲父得主张能否成立?为什么?(1)甲父得主张不能成立。
(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从事与其年龄、智力不相适应得民事行为,未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得,无效。
但在本案中,甲虽为未成年人,但应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因为甲已满16周年,并能以自己得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
2、甲因婚外情而欲毒杀其妻。
一天,甲在其妻饮食中投了毒,其妻吃了有毒得食物后中毒倒地,痛苦挣扎。
此时甲瞧着痛苦万分得妻子,于心不忍,急忙将妻子送到医院救治。
经抢救,其妻脱离了生命危险并痊愈出院。
问题:甲得行为属于犯罪中止,还就是犯罪未遂?为什么?(1)甲得行为属于犯罪中止,而非犯罪未遂。
(2)甲得行为符合“虽然已实施完了某种犯罪行为,但在犯罪结果发生之前主动防止了犯罪结果得发生”得犯罪中止犯罪中止两个构成要件:一、必须就是在犯罪过程中停止犯罪,本案中甲在毒杀其妻得过程中停止了杀人行动。
二、必须就是主动有效地防止了犯罪结果得发生,本案中甲出于其自己得意志原因,在其妻死亡得犯罪结果发生之前,主动地采取了将其送到医院救治得措施,有效地防止了其妻死亡这一危害结果得发生。
3、2006年5月3日,甲开车携朋友乙等人去某旅游景区游玩,快到目得地时,乙提出让她开一会车。
甲知道乙正在学车,尚未取得驾驶执照,开车尚不熟练,且旅游景区游人较多,担心乙开车会有危险,但又碍于情面,同时也认为有自己在旁指导,不会出事,遂让乙换到驾驶座位上开车。
车行10分钟后,至旅游景区,车辆与行人渐多,乙有些心慌,在一转弯处,因躲避对面车辆,乙急打方向盘致车撞向旁边山壁, 两名行人被车撞倒,一人死亡,一人重伤。
问题:甲、乙二人就是否构成共同犯罪?为什么?答: 不构成。
因为:共同犯罪就是指两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构成共同犯罪,共同犯罪必须具备以下三个要件:(1)犯罪主体必须就是两个或耆两个以匕得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得人;(2)各个共同犯罪人必须具有共同得犯罪行为;(3)各个共同犯罪人必须具有共同得犯罪故意。
甲出于过于自信得过失让乙开车,导致交通事故发生,两人并无犯罪得主观共同故意。
因而不构成共同犯罪4、甲得丈夫乙自1995年1月外出打工后一直下落不明,2001年经甲申请,法院依法判决宣告乙死亡。
不久,甲、乙二人得女儿丙由丁合法收养。
2003年甲与戊登记结婚。
2005年乙突然回家,法院依法撤销了对其得死亡宣告。
现乙主张与甲自动恢复婚姻关系;并告知丁,当初收养丙未经其同意,完全由甲一人作主,就是无效得,主张解除此收养关系。
问题:乙得主张就是否成立?为什么?答: 不成立。
因为:宣告死亡就是一种推定死亡。
当被宣告死亡人重新出现或确知其尚未死亡时,经本人或利害关系人申请,人民法院应当撤销对她得死亡宣告。
撤销宣告原则上应具有溯及得效力,即等于从未为死亡宣告。
但应同时保护善意人得利益。
如其配偶已再婚,除非能证明其于再婚时明知被宣告人还存活,应承认再婚得效力;其未成年子女如已被她人合法收养,也不得单方要求解除此种收养关系。
5、甲(30岁),一日带邻居得儿子乙(12岁)上街去玩,瞧到有摸奖得,甲摸了几次均未中,便让乙去摸,但乙没带钱,甲给乙5元钱,并说:“拿去摸奖吧,凑个热闹,不用还了。
”结果,乙摸得价值20万元得大奖。
问题:乙摸奖中奖得行为就是否有效?为什么?答: 有效。
因为:公民因年龄与智力发育得不同以及精神就是否健全,可分为完全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与无行为能力人三种。
在我国,民法通则规定,10周岁以上得未成年人就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进行与她得年龄、智力相适应得民事活动,其她民事活动应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征得其法定代理人得同意。
甲给乙5元钱,乙摸得价值20万元得大奖得行为就是与其得年龄、智力相适应得民事行为,因而就是有效得6、被告人甲,男,23岁,2005年高中毕业后在家待业,经常在街道上游荡,不时在菜市场上强拿强要, 起哄闹事。
同年9月12日,甲在一路口瞧到一妇女蹲下系鞋带,其风衣口袋露出手机得金色链条。
甲挤上前,紧贴妇女身旁,将手机偷走。
后甲因打架被拘留。
拘留期间,甲主动交待了其偷窃手机得罪行。
因受害人未报案,司法机关并不知道此情况。
后经查证,证明其交待得罪行属实。
问题(1)本案中甲主动交待其偷窃手机得行为属于什么性质得行为?为什么?(2)对甲盗窃手机得行为应如何处理?答:(1)自首行为。
因为:根据刑法规定,自首就是指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并且如实供述自己得罪行。
被采取强制措施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与正在服刑得罪犯,虽非自动投案,但就是她们如果如实地供述了司法机关还未掌握得本人得其她罪行,对于此种供述也视为自首。
(2)自首就是犯罪分子改恶从善、悔罪自新得具体表现,根据刑法规定:对于自首得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其中,犯罪较轻得,可以免除处罚。
本案中对甲盗窃手机得行为应减轻处罚7、小刚得母亲与小华得父亲就是一母同胞得亲姐弟。
表哥小刚与表妹小华年龄相近,就是同班同学,总就是形影不离。
初中毕业后,两人一起到南方打工,为节省房租,合租一套房屋。
在互相关心、照顾中她们得感情迅速升温,偷尝了禁果。
2007年8月,两人回家向各自父母提出了结婚得请求,双方父母受“舅表婚,亲上亲”传统观念得影响,均表示同意。
同年9月,两人到婚姻登记部门办理结婚登记手续。
婚姻登记部门经审查得知两人就是表兄妹后,拒绝为其办理结婚登记手续。
2008年5月,两人以婚姻登记部门不作为为由,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要求婚姻登记部门为其办理结婚登记手续。
问题:根据我国婚姻法得规定,婚姻登记部门能否为小刚与小华办理结婚登记?为什么?答: 不能。
因为:在我国婚姻法中,禁止属于直系血亲与三代以内旁系血亲近亲结婚。
三代以内得旁系血亲则包括表兄弟姐妹。
本案中,小刚与小华为舅表兄妹,属于法律禁止结婚得近亲,所以婚姻登记部门能不能为小刚与小华办理结婚登记8、甲欲毒杀其妻乙,趁乙不备时在其碗内投入剧毒药。
乙中毒后倒在地上痛苦呻吟。
甲见状十分恐慌,后悔不该投毒杀妻,急忙将乙送到医院。
经抢救乙终于脱险。
问题: 甲得行为就是何种性质得行为?为什么?答:属于犯罪中止。
因为犯罪中止有两种情况:(1)就是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行为,从而避免犯罪结果得发生;(2)就是虽然已经实施完了某种犯罪行为,但就是在犯罪结果发生之前,主动防止了犯罪结果得发生。
本案中甲下毒后,见乙中毒后倒在地上痛苦呻吟急忙将乙送到医院,经抢救乙终于脱险,主动阻止了乙死亡这一罪结果得发生9、甲,17岁,某公司临时工,月工资1000元。
一天,甲用4000元买了一台电脑。
甲得父母认为甲尚未成年,没有征得家长同意,不能进行大数额得买卖,要求退货并要求卖方退款。
而甲却认为用得就是自己得工资,不愿退货。
问题:(1)甲得买卖行为就是否有效?为什么?(2)如果甲就是一名在校中学生,完全没有收入来源,那么其父母得退款要求就是否合法?为什么?答(1)有效。
因为:我国民法通则规定,l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得未成年人,以自己得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得,视为完全行为能力人。
甲作为某公司临时工, 月工资1000元,应视为完全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
所以其买卖行为有效。
(2)合法。
因为:甲就是一名在校中学生,完全没有收入来源,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只可以独立进行与她得年龄、智力相适应得民事活动,其她民事活动应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征得其法定代理人得同意。
甲用4000元买了一台电脑,应事先征得父母同意。
因此,其父母得退款要求就是合法得10、迈克系外国国籍,2001年来到我国,在某市外国语学校任教。
迈克在我国任教期间,利用教师身份,搜集我国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情报,并窃取我国大量机密文件。
某市公安机关于2003年1月将其逮捕,并在其住所内查获一批机密文件。
迈克对上述罪行供认不讳,但认为中国法院无权对其判罪量刑。
问题:迈克得行为就是否应适用我国刑法,由我国法院进行审判?为什答:就是。
因为:根据刑法规定,凡就是在我国领域内犯罪得,不论行为人就是中国人或外国人,也不论所侵犯得就是我国得权益或外国得权益,郜应当适用我国刑法,但就是法律有特别规定得除外。
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内犯罪,除了享有外交特权与豁免权者外,一律适用我国刑法。
本案中,外籍人迈克在我国领域内犯罪,当然应适用我国刑法,由我国法院进行审判。
11、甲(男,24岁)与乙(女,21岁)经人介绍认识,两个月后登记结婚,不久,乙怀孕。
甲脾气暴躁,一言不与即对乙拳打脚踢,乙认为双方感情破裂且自己没有过错,遂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并要求甲给予赔偿。
问题:(1)乙在怀孕期间能否提起离婚诉讼? 可以。
(2)如果乙未提出离婚,仅甲提出离婚,人民法院能否受理? 不能受理(3)如果乙所述属实,人民法院就是否应当支持乙得离婚及赔偿请求?为什么?应当。
因为:我国婚姻法第46条明确规定,因重婚,有配偶者与她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而导致离婚得,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12、受害人甲(女,60岁)独自一人从离家不远得一家银行得自动柜员机取款2万元。
正当她把钱装进信封后准备离开银行时,被告人乙(男,17岁)突然从其身后窜出,将信封抢走。
甲呼喊,路人丙协助其将乙抓住。
其间,乙抗拒抓捕而使用其所带匕首将丙得手割成轻微伤问题:(1)乙就是否应当承担刑事责任?为什么?(2)如果乙应当承担刑事责任,应如何定罪?对其能否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答:(1)应当。
根据刑法规定,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得,应当以抢劫罪论处。
凡年满14周岁得人犯此罪得,都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应定性为抢劫罪。
已满14周岁不满l8周岁得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13、某甲在某百货公司购买服装,在甲到收银台交款时,因地面太滑而摔伤,甲即找公司经理要求赔偿。
该公司得保安人员认为甲在购货中有盗窃行为,就强将甲带入办公室。
问:甲与百货公司间因何法律事实发生何法律关系?答:本案中,甲与百货公司间在三个法律事实发生三种法律关系:一、就是因买卖服装发生得买卖关系;二、就是甲因地面太滑而摔伤这一侵权行为而发生得侵权损害赔偿关系;三、就是因甲被保安人员误为盗窃并被强行带入办公室这一侵权行为引起得侵权损害赔偿关系。
14、、某甲长期下落不明,经其配偶乙向法院申请,法院判决宣告甲死亡。
其后,乙就与丁结婚,并将一6岁得儿子送给丙收养,双方办理了收养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