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的课堂教学故事

我的课堂教学故事

“我的课堂教学故事”征文
记录爱的两个“镜头”
望江县古炉初级中学汪张杰爱是一种信任,爱是一种尊重,爱是一种鞭策,爱是一种激情,爱更是一种能触及灵魂、动人心魄的教育过程。

教师应当有爱的情感、爱的行为,更要有爱的艺术。

————题记从事数学教学工作12年了,我认为数学教学工作主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因此在教学中重视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基本方法的指导。

现借用脑海中的教学片断,说说作者的浅薄教学感思。

镜头一:
记得在讲完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配方法后,我和学生们正在学习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这一知识,通过用配方法对一般形式的推导,得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

看学生们像都明白了,心想下面就来做个练习吧:用公式法解方程2m2+m+1=0学生列式做出:b2-4ac=1-4×2×1=1-8=-7时不知该如何去解,我想他们是否真的理解了求根公式成立的条件呢?我灵机一动,给学生们设下了一个“圈套”:“同学们,你们看我们计算出了b2-4ac <0的情况,是不是求根公式不对呢?”原以为这个问题很简单,同学们肯定会踊跃发言,达成共识,不料,真是让我始料未及,我的问话刚落,孩子们便开始七嘴八舌地说开了,很多同学都不假思索的说:“是不对。

”也有的说:“这是一种特殊情况。

”还有
少数说:“要让求根公式成立,必须加条件b2-4ac≥0”。

此时学生的表现学生的心情以及他们的心理我都尽收眼底。

我咕哝着说:“哎呀,只争不行,请讲出你的理由来。

”学生互不相让,你一言我一语,针锋相对,相持不下。

我暗暗摇头:“唉!这帮孩子,推理公式时一再强调,难道我还要再泛泛地跟他
们重复强调吗?我耐心的等待着,期待着。

正在这时,我看到焦勇同学皱着眉头,按耐不住,突然从座位上站起来激动地说:“老师,要使求根公式成立必须加条件b2-4ac≥0,但b2-4ac可以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

当b2-4ac≥0时方程有两个不等的根,当b2-4ac=0时有一个根,当b2-4ac<0时求根公式不成立方程就没有根。

”我听后说“焦勇同学讲的很好,他不仅明白了求根公式有一个重要的条件,还给大家提供了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所以我们这个方程应该在实数范围内无根。

”同学们听了恍然大悟,后悔自己怎么没有早一点想到。

我说:“焦勇同学不但能够认真思考问题,而且不人云亦云,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这就正是他与众不同的一面!”我真诚地说:“焦勇同学,你太了不起了,你真是我的好朋友。

”学生们流露出羡慕的神情,大声喊:“老师,我们也是你的好朋友啊!”霎时,一阵欢快的笑声回荡在教室里... ...
事后,我深刻地反思着教师要充分留给学生进行自主探索、思考问题的时间和空间,这样的教学,学生才能够放飞思维,张杨个性。

在教学中只有给学生自由的时间,学生才能拥有更大的
创造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室里寂静,学生集中思索,要珍惜这样的时刻。

教学中多留给学生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思维去学习,哪怕有时有些尝试可能是错误的,但也能通过学生之间按照他们自己的思维方式相互质疑,相互补充使之完善。

“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的人,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

”同时,我们还应不失时机的去激励、去引导。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被赞赏、激励的条件下,其自身潜力的发挥是平时的2至3倍。

“教育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

”让孩子从赏识、夸奖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励孩子挖掘自身的潜力做出更好的表现,争取更大地成功。

赞赏在教育实践中起着激励作用,正如林肯所说:“每个人都希望得到赞美。

”的确,获得他人的肯定与赞美,是人生基本生活需求满足后精神上的高级需求,这种需求贯穿于人的整个生命过程。

对学生的成功,应给予肯定、表扬、赞赏,并适当提出更高的需求
镜头二:
“走进心灵”有时候并不是教师针对学生频繁的谈心更多的时候是通过赋予智慧的教育,去感染、触动、影响学生的心灵,这当然需要技巧。

所以面对这样的心灵,教师首先要做心灵发现而不是灌输----教育者在系统地实施自己预定教育步骤的同时,还应敏锐地发现并细心扶持学生生活中的一些平凡小事,从他们的失误挫折中挖掘其潜在的积极的教育因素。

在学习乘方时,曹伟建的作业完成的很不好。

虽然布置作业的内容很简单,他也基本能掌握但作业中总有一些小问题,不是丢了这就是错了那,提醒他,他的话又是“只要我用心,一定会全对的,我考试的时候肯定都能答对。

”上数学课时,讲完一道关于乘方的例题,我叫了三位同学上黑板练习,当然其中有曹伟建。

在练习时,他最早做完题目,高兴的下去坐在位子,看着没做完的同学,可不一会儿他却跑了上去拿起板擦开始修改,修改好坐在位置上,一会儿又跑上去改了,最后着急了,竟用小手直接擦了粉笔字开始修改。

台下的学生也笑出了声,看得我又生气又想笑。

我知道这时不能直接生硬地进行批评,如果直接批评反而会产生坏的效果,只能“智取”。

等三位学生都下去了,点评完四道题之后,我站在讲台上对学生说:“好!现在大家来共同完成一道题”。

于是我在黑板上写下:
( m+n)×(m+n) ×( m+n) ×( m+n) × (m+n)=?
教室里立刻有学生喊道:“5×(m+n)…”可以看得出学生对于乘方还是不能很好的掌握,于是我顺势引导大家“是不是5×(m+n)这样计算?”立刻有学生反驳:“是(m+n)5”。

我微笑着肯定:“很对,开始计算。

”问题一出,孩子们纷纷举起手,我知道在他们心中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

曹伟建你认为呢?”
“( m+n)×(m+n) ×( m+n) ×( m+n) × (m+n)=5m+5n”
“很好,曹伟建你请坐,我们来一块看看这道很神奇的题。

看看一双好奇而疑惑的眼睛,我知道孩子们已经进入到我所设置的情
境中,于是我接着说:“在平时大家觉得,60分是及格线,100分比较难,而90分是一个可以引以为豪的分数了。

但学习的过程是由一个一个的环节串联而成的,每个环节却又以上一个环节为基础,每个环节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是以乘方为基准最终产生结果的,而不是百分比的简单叠加。

以这种掉以轻心“很不错”的90%的态度最终带来的结果,可能是59分----一个不及格的分数。

因此,每一天的学习你只能做到90%,那么5天之后,你的成绩不是5个90%的平均值,而是59%----一个被淘汰的分数,那么更多90%会怎样呢?”曹伟建站起来,红着脸说:“会比59%还要差,只有每天做到100%最后才能做到100%。

”我知道他明白了,看着孩子们的眼睛里都闪着理解明白的光点,我继续说,“这道数学题,除了教给我们怎样进行百分数的乘方,同样还教给我们怎样学习。

我希望大家将这个算式写在课本最明显的地方,天天提醒大家,每天坚持做到100%”。

孩子们动手开始写了,我看着禹宏伟也动手认真写着的样子,心中有一丝高兴。

第二天,曹伟建的作业很认真,全对了。

下面还有一句:“坚持100%”。

在之后的学习中虽然曹伟建也有小毛病,需要我常提醒,但经过这事件后,曹伟建已经向一个更优秀更认真的方向发展,心里很欣慰。

教育学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这就需要足够的耐心,在平时的工作中细心观察,发现了学生的错误,坦诚地和他交流,学生是能够接受的。

三尺讲台,道不尽酸甜苦辣,
二尺黑板,写不完人生风景。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陶行知先生的真知灼言,言犹在耳。

我深感一位人民教师的责任,教师的责任就是点亮学生心中的灯。

也深感一位人民教师的光荣,作为一位人民教师,只有勇于进取,不断创新,才能赶上时代的步伐、取得更大的成绩。

作为一位人民教师,只有爱自己的学生,像爱自己的孩子,尽情欣赏学生的创造,才能感受人生的幸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