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体育游戏的教学方法及注意事项

小学体育游戏的教学方法及注意事项

小学体育游戏的教学方法及注意事项第一篇:小学体育游戏的教学方法及注意事项小学体育游戏的教学方法及注意事项小学生的年龄段在六七岁至十二三岁,这一阶段以称为小学儿童期。

所以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注意学生的年龄特点,从解剖、生理及心理等方面综合考虑进行体育教学。

故小学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下面就体育游戏的教学方法及特点谈一谈:我在担任体育教学工作中,在保证完成每堂课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始终坚持每一节课都领学生进行一项体育游戏(有些游戏涵盖教学任务),不仅起到寓教娱乐的作用,而且也增进了师生的友谊,激发了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一、教学内容小学设置体育游戏教学项目不仅是为了锻炼身体,还应有培养基本活动能力的任务,为他们日后掌握生活技能、生产劳动技能以及学习体育动作技术、战术奠定基础。

因此,在安排教学内容时,应以走、跑、跳、投、攀登、爬越、追捕等身体基本活动能力的动作为主。

在小学高年级的游戏中,可适当采用一些简单的体育运动技术作为游戏的素材。

例如,田径的起跑;篮球的传接球、运球;简单的体操动作等。

二、教学形式儿童的体育游戏形式变化多样、趣味性较强。

儿童大脑皮质神经过程的兴奋和抑制不均衡,兴奋点易转移,因此注意力不易集中。

在儿童的注意中,有意注意正在开始发展,无意注意还占着主导地位。

游戏的形式如果变化多样、趣味性强,才能引导儿童的无意注意的指向与集中,使游戏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

在小学低年级的游戏中,还可适当的采用一些具有表演情节的游戏,中高年级可采用一些具有情节的分队竞赛游戏。

因而这些情节对于此阶段年龄的孩子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小学中高年级的男孩还特别喜欢那些能表现他们的体力、敏捷、机智与主动精神的球类游戏及对抗竞赛游戏;女孩除喜欢对抗竞赛游戏之外,还特别喜欢一些优美协调的、韵律感强的或者平衡一类动作的游戏。

三、教学方法(一)多采用直观的方法:儿童的思维是以形象思维方式为主,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水平还较低,年龄越小的孩子越是这样。

因此,在游戏教学中,应多采用直观的教学方法,这样效果会更好。

例如,在使儿童了解游戏的路线时,多采用示范的方法,或采用图解;在讲解的语言上,多采用形象的语言,并要配合一定的手势等。

(二)语言要生动形象:儿童自我控制能力差,注意力易分散,无意注意比有意注意更能持久与集中。

因此,在儿童的游戏教学中,讲解应简短,只要能使儿童明白游戏的做法就行了。

讲解的方法也要适合于儿童的年龄特点,要生动形象,多采用启发式、提问式的方法,以启发儿童开动脑筋,在游戏中培养他们的智力,同时也有助于集中他们的注意力。

四、教学注意事项儿童做体育游戏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以下几种练习不宜采用:1.过重的练习及时间较长的静力性练习。

儿童的骨骼正处于生长旺盛的时期,骨的硬度小,不易骨折,但容易变形。

长时间的站立和负重,容易影响下肢骨的发育,甚至造成下肢骨的弯曲变形及产生扁平足。

2.运动负荷过大的练习,如经常肌肉过分紧张、需要憋气。

儿童的心血管系统发育不完善,心缩力弱,心率快,每搏输出量与每分输出量比成年人小,儿童在运动时主要靠增加心率来增加输出量,不适应大运动负荷量的练习。

因此,在组织儿童做体育游戏时,运动负荷量不宜过大,时间不宜过长;不宜过多做经常需要憋气的练习、紧张性练习、静力性练习,以免心脏长时间负担过重,得不到恢复,造成心脏过度疲劳甚至损害。

3.较长时间的耐力练习。

儿童的胸廓狭小,呼吸肌力量弱,呼吸表浅,肺活量较小,在进行激烈运动时,血乳酸含量的增长比成年人明显,说明无氧代谢供能的能力较低。

因此,不宜进行时间过长的耐力练习,而多采用以发展有氧代谢为主的练习。

(二)游戏的规则要少而简单游戏是一种有规则的娱乐活动,游戏的规则是随着游戏本身的发展而发展的。

低年级的一些游戏还没有明显的规则,高年级儿童虽比低年级儿童大一些,但思维理解力还比较低,注意力也容易分散。

因此,游戏规则应比较简单,容易让他们理解和执行。

第二篇:《小学体育游戏的教学方法》论文小学体育游戏的教学方法1、直观教学法.直观教学法是体育游戏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

通过教师生动的讲解、具体的演示,让学生建立感性认识后,再进行模仿练习。

例如:进行“锤子、剪刀、布”节奏跳游戏教学,教师先讲解“锤子、剪刀、布”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再进行动作的演示,学生建立感性认识后,再进行模仿练习。

2、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是通过多媒体的播放,或者在已经布置好的场地上,通过语言的描绘、音乐的渲染以及具体的人员示范,让学生了解游戏的过程及其相关的规则。

例如“跳单双圈”游戏教学,可以创设勤劳的小兔踏石过河采蘑菇的故事情境:在场地布置一条宽70厘米、长12厘米的“河”,“河”上有若干“石头”(圆圈),“河”的对面长满鲜嫩的“蘑菇”(小垒球)。

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引导“小兔”踏“石”过“河”采“蘑菇”。

3、启发式教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发展水平出发,善于启发学生质疑问难,启发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自己解决问题。

例如在培养合作意识的“搬运游戏”教学中,教师通过设疑、诱导,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尝试,从中获得协同合作的体验,增进了协同合作的意识。

师:小朋友,这个球需要两人配合运到终点,要求不许用手,又不能让球落地,大家有什么好办法?生:我知道,两人一起用头顶…可以两人用胸夹…用腰…(学生分成四组进行尝试练习,有的面对面用头顶、有的背对背用腰卡着、有的一前一后夹着…活动过程中,可以再启发学生自己总结经验教训,找出最好的搬运方法,再进行尝试)以上方法不是孤立进行的,需要互相结合,灵活运用。

在游戏讲解时还要注意下面几个问题:(1)、注意教师与游戏者站立的位置,教师应站在游戏者都能看得见和听得清的地方,讲解要简明扼要。

并注意不让游戏者面向阳光或迎风站立。

(2)、讲解游戏的顺序为“游戏的名称;场地布置;游戏者的队形及站位;游戏的方法;游戏的规则与要求;游戏的结果”。

(3)、为了让学生掌握游戏的过程和方法,既要讲解示范游戏的方法、规则和要求,又要讲解示范动作的结构和要领,帮助游戏者掌握正确的动作。

此外,在讲解游戏内容时,还要对游戏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及其自然常识的教育。

第三篇:小学体育教学方法小学体育教学方法一、启发创造性思维的艺术 1.运用情景教学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经常有意识地创造具有感染性的、催人奋进的教育环境,使学生受到感化和熏陶,产生感情共鸣。

要通过各种教学手段,以生活展现情景;以实物演示情景;以音乐渲染情景;以表演体会情景;以语言描述情景。

例如,各种体育运动会、球类比赛、军训、郊游,都可用来激励学生,帮助学生理解体育教材,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2.增加体育游戏游戏是一种特殊的课堂活动和运动练习方法,是由一定的情节、形式、规则和结果等几部分组成的综合性活动。

学生可以在可行的范围内自己创编体育游戏,使课堂充满公平竞争、冒险获胜的气氛。

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会使学生处于兴奋状态,易于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更好地接受知识,并能使所学知识掌握牢固、记忆长久。

二、激发学习动机的教学艺术 1.运用“成功教育”思想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获得成功的体验,这不但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而且还能够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纵箱分腿腾越教学中,有的学生由于害怕,不能按要求完成练习,那么,教师除了进一步讲解、示范外,还应及时适当地降低箱的高度或缩短踏板与箱之间的距离等,帮助和保护这些学生进行练习;而当学生以坚韧的毅力、顽强的品质、持之以恒的精神取得成功时,他们不仅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还大大提高了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

2.加强目标管理目标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一个重要途径。

在体育课的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要有明确的目标,教师要在学生明确学校课程总目标的基础上不断去实现学年目标、学期目标、单元目标、近期目标和课堂目标。

教师在备课和教学中,要制订单元达标项目和考查项目,帮助学生制订达标计划,明确努力方向。

对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进行目标跟踪管理,使他们能不断进步,最终达到质量目标要求。

三、提高心理琉导的教学艺术1.充分利用比赛形式培养学生健康心态.体育教师在布置学生课堂练习时可以充分运用竞赛的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效果。

进行比赛时,同组中的学生就会互相呐喊助威,从而促使学生间进行正常的感情交流,克服独生子女身上存在的任性、娇纵、自私等不良个性品质。

另外,教师还可以运用各种比赛形式,如拔河比赛、长跑接力赛、球类比赛、田径运动会等,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锻炼个人意志和竞争意识,培养耐挫能力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

2.主动参与,锻炼心理素质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贯彻教师为主导和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充分利用体育课堂,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以锻炼自身的心理素质。

如让学生轮流带准备活动,让他们体验当教师的感觉,促使他们更自觉地上好每一节课,培养良好的协作能力。

同时通过锻炼,克服恐惧和紧张心理,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四、组织课堂的教学艺术 1.灵活多变,不骄不躁在体育教学中,有经验的教师应能对学生的意外情况快速地做出反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因势利导,把不利于课堂教学的学生违纪行为引导到有益于学习的方面来。

教师应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和维护他们的自尊心,耐心地引导他们学习。

在处理各种问题时,随时想到自己对社会、对学生所承担的责任,考虑自己的行为后果,从教育的根本利益和目标出发,力求处理好所面临的问题。

2.行为替换与奖励为有不良行为的学生提供合乎要求的替换行为,也是教育艺术的体现。

如有的学生在进行练习时总爱打闹,教师可根据情况请他来保护其他同学练习,请他做示范,回答问题,当裁判等。

总之,给他安排一些合理的活动,替换违纪行为,并对表现好的及时进第四篇:浅谈小学体育教学方法浅谈小学体育教学方法——“教”与“玩”相结合摘要:体育这门课程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和其它课程教学一样,也有其固定的教学内容和一定的教学方法,但是在具体的操作方面还有一定的差异。

它受教学环境、体育设施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在教学方法上存在着差别。

本文对“教”与“玩”结合的教学方法进行分析,总结该方法的实效性,从而运用到实践中。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有效方法作为一门学科,体育教学与其它课程教学一样,也有其固定的教学内容和一定的教学方法。

但体育教学又不同于其它课程教学,它具有更广泛的活动空间和独特的教学方式。

经过查阅资料和与其他教师交流认为,把“教”与“玩”有机地结合起来,是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可取的方法之一。

一、“教”与“玩”结合方法的理论依据1.小学生的情趣特点决定了在体育教学中应注重“教”与“玩”的结合爱玩好动,是儿童的天性,在小学时期的学生,兴趣广泛,好奇心强,常常以直接兴趣为动力,这就要求体育教学应从学生的情趣特点出发,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寓教于玩,这样既能增强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又能在娱乐游戏中体现体育教学内容,达到体育教学目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