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心爱护后进生树立榜样增强第3篇
提起后进生,许多教师都会感到头疼,也都想把后进生转化成优秀的学生。
那么,如何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呢?
第一,找到原因“对症下药”
后进生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造成严重的知识负积累,对文化课学习失去兴趣。
面对这一问题,教师该如何解决呢?
首先,教师要放下架子,学会尊重学生,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其次,要与学生进行思想沟通和感情交流,要信任学生。
另外,教师还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每个学生身上都有闪光点,后进生也不例外,只要教师善于发现、善于引导,就会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教学中,教师应多给后进生一些“抛头露面”的机会。
例如,让善长文艺表演的后进生在文艺晚会上表演节目;让善长运动的后进生轮流当体育委员;让口才好的后进生参加演讲比赛等。
这些活动可以树立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二是由于受到家庭和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致使一些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形成扭曲心理,不求上进。
面对这些问题,教师应用“爱心”和“耐心”来靠近他们,帮助他们。
例如,我们班有个学生不光学习成绩差,上课还经常迟到,每天脏兮兮的,见到老师能躲就躲,是个令人头疼的小家伙。
于是,我主动和他交流,通过和他交流我了解到他父母双双下岗,为了生计,父母外出打工,他跟奶奶一起生活。
了解情况后,我对他说:“你是个好孩子,
老师有信心帮你把功课赶上来,你也要有信心。
”听了我的话,他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从此以后,我利用课余时间给他补课,并适时指出他的缺点,予以正确引导。
在此期间,只要他有点滴进步,我就会在全班给予表扬。
渐渐地,他的成绩赶上来了,也不迟到了,像变了个人似的。
看来,少讲大道理,从学生实际出发是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的最好
方法。
第二,用宽容打动学生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更何况是未成年的孩子,这就需要教师学会宽容,用博大无私的胸怀打动学生。
宽容不仅是爱心的体现,更是真情和善意的流露。
第三,用真情感动学生
教师进行教学工作时,应时时处处给予后进生关怀与指导,让后
进生真正感觉到老师是关心、爱护自己的。
例如,我们班有一个学生,学习成绩特别差。
我了解到,他父母离异后又重新组织了家庭,他成了一个爹不疼、娘不爱的“多余人”。
于是,我决定用我的爱来改变他的一生。
有一次,学校组织运动会。
运动会这天,我有意和他坐在一起,并拿出一包吃的,放到他手里,说:“这是老师专门为你准备的,收下吧!”他看着自己平时很少吃的巧克力、火腿肠……低着头说:“谢谢老师!”我心疼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说:“不用谢,今后有什么困难就跟老师说,好吗?你是个聪明的孩子,只要你愿意,你一定能成为一个品学兼优秀的好学生。
”他听后脸微微一红,使劲儿地点点头。
运动会后,他的进步非常明显。
实践证明,教师只要对后进生多一些关爱,就像母亲对待自己的
儿女一样,以爱动其心,以情感其行,用师爱去鼓舞人、塑造人,就没有转化不好的后进生。
关心爱护后进生树立榜样增强第4篇
转化后进生是班主任教育工作中的一个难题。
是否做好转化后进生工作,是直接关系到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培育“四有”社会主义新人,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重大问题。
如何做好小学生后进生教育转化工作,我省特级教师丁有宽老师把成功的教育经验,凝铸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名言,尊重人格,保护后进生的自尊心。
在后进生转化工作中,我始终坚持:爱心和耐心并用,奏响转化后进生的乐章。
在此,我就近一段的工作实际,谈一谈自己在后进生转化工作中的作法。
第一,用爱心和耐心拨动后进生转化的琴弦。
夏丐尊先生说过:教育如果没有爱,就等于无水之地,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为师爱生是天职。
作为班主任,我们就更应该有爱生的情感,在深爱个体学生的同时,更应该关注这一特殊群体
--后进生,多给他们一点爱的阳光雨露,滋润他们茁壮成长,使他们的身心趋于健全。
班里有个女同学,各科成绩都差,平时沉默寡言,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从对她几次谈话中了解到,她认为自己特别笨,智力不如人,老师、同学会看不起她,上课不敢接触老师的眼光,平时不愿与同学接近,学习上有困难也不问老师、同学。
针对她的思想,我提出同她交朋友,对她讲一些名人成才的故事,使她懂得“聪明在于勤奋”的道理,课常上有意对她投送亲切的目光和友好的微笑,并让她回答一些较容易的问题,答对了便进行表扬、鼓励,还安排课余时间耐心地帮她补习基础知识,经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因势利导,使她感受到“老师关心帮助我,爱我”的温暖;从而恢复了自尊心,对老师从“戒心”变为“贴心”,从“疏远”变为“亲近”,学习成绩有了明显进步,人也变得开朗起来,在班里又听到了她和同学玩耍时发出银铃般的笑声。
第二,用爱心和耐心奏出后进生转化的美妙乐声。
陶行知说过“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如果说学习上暂时落后的学生是班级中表面上的后进生,那么思想上处于落后的学生则是一个班级潜伏着的后进生,这种学生更需要我们的帮助。
在上一次考试中,我班有个学生在考试时作弊。
对于自己的这种行为还振振有词:我作弊是为了不让家长伤心。
我意识到这是一名思想上需要帮助的学生。
首先,我告诉他我相信他的确是为了让父母放心而做了错事,然后我又问了他一个问题:这样做真让父母放心了吗?在他回家接受家长再教育时,我给他留了一项作业:实干与欺骗,哪一个让父母更放心?与此同时,我又和学生家长取得联系,让他们配合好对该生的教育工作。
有一次,我见到他心情沮丧。
就在他的作业上画了个笑脸,意思是希望他能开心、对生活有希望。
第二天,该生在我的办公桌上留下了一张纸条:上面有张笑脸,还有一行字:老师,为了这个笑脸,我会努力的!以后,这个学生改变了很多毛病,如以前只要身体有点不适就不做操,而现在生病了还坚持做操。
他在班会上对同学们说:在家里,我们有自己的父母,在学校里,我们有我们的老师。
我以后不再只考虑自己,我要学会关心别人、爱别人。
三,逐步要求,培养后进生的责任心
对后进生的教育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充分挖掘其积极因素,但决不能姑息、袒护其缺点和消极因素而降低要求,应该把热情关心同严格要求结合起来。
在把爱的雨露洒向后进生心灵的同时,要使他们认识到,对他们逐步提出要求,正是对他们的信任,是一种深厚的爱、真正的爱,从而使他们培养做“四有”的社会主义新人的责任心,形成渴望进步的内驱力。
只有在培养了责任心以后,后进生的转化才有实现的可能。
当然,对后进生的逐步要求要考虑他们的心理承受
能力,不能操之过急,“恨铁不成钢”,而要严之有度,严中有别,对不同的对象应该有不同的要求,对后进生的转化目标和期望,要切合个
人的实际和特点,引导他们制定个人进步计划,分设几个台阶,使他们“跳一跳,摸得着”,经过努力能逐步达到,在新的起点上,又提出高一点的要求,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
班里有个男同学,平时比较散漫,不遵守纪律,学习成绩差,经过观察、分析原因,进行耐心教育,对他提出争取进步的具体要求,当他比前遵守纪律,留心听课,学习成绩有所提高时,就在班上表扬他的进步,并让他当红花小组长,学期末他还获得了学习进步奖。
第二学期,根据他好运动和具有一定组织能力,选他当班的体育委员,使他在前进的道路上又迈出了新的步伐。
四,集体帮助,树立后进生的自信心
后进生学习、生活在集体环境里,他们必须融进班集体之中,同班集体一起前进。
一个团结友爱、奋发向上的班集体,既是后进生矫正不良道德品质的熔炉,又是后进生实现转化、走向进步的摇篮。
班主任在教育和转化后进生中起主导作用,但一个人的能量总是有限的,
必须树立良好的班风,发挥集体的力量,使后进生身处一个团结友爱、融洽和谐的环境和氛围之中。
为此,我向全班提出“不让一个伙伴掉队是全班同学的共同责任”,并在班里开展各种活动:(1)互帮互学的“一帮一”活动。
安排成绩优秀同学与后进生同桌,提醒、督促后进生遵守纪律,专心听课,课余当“小老师”辅导学习,帮助改进学习方法。
(2)丰富多采的课外活动。
如学雷锋做好事,朗读、讲故事比赛,
知识竞赛,硬笔字比赛和游戏抢答等,使后进生融入欢乐愉快的集体
生活之中,并为他们提供展示自我、表现才能的机会和舞台。
(3)组织参观访问活动。
如组织学生到铁军烈士公园扫墓,开展“学革命烈士,当红色后代”的活动,参观当地名胜古迹,访问先进模范人物,使他们开阔眼界,愉快身心,培养热爱祖国的感情,激发学好知识建设祖国的志向。
(4)争当“红花少年”、“文明学生”和“改正一个缺点,为班级争光”的活动,在班中发扬了正气,抑制了歪风,形成一个比先进、学先进、争先进的良好班风。
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使后进生感到班集体大家庭的温暖,逐渐消除了自卑心理,克服了孤僻性格,振作精神,树立起同班集体一起争取进步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