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海洋地质学-8第四章-海洋环境要素
海洋地质学-8第四章-海洋环境要素
4.2 海洋化学背景
17
3、CO2和碳酸系统
海水中的CO2和碳酸系不仅控制了海洋中碳酸盐矿物 的溶解和沉淀,而且由于其与水反应生成碳酸(H2CO3), 进而分解形成H+和HCO3-,也就简接地控制了海洋中的pH 值,影响着电解质的平衡。
对含量一经改变,就会导致各种化学平衡朝着
不同方向进行。这些化学变化可以使物质分解
破坏、迁移或沉淀。通过长期缓慢的物质交换,
造成地质时期各种类型的沉积物及有用矿物的
富集。
4.2 海洋化学背景
6
就海洋系统而言,影响海水化学元素含量
分布,并导致矿物溶解和沉淀的最重要的化学
参数是pH值、Eh值和CO2(碳酸盐系统)。其中 pH值主要影响电解质的溶解/沉淀平衡,Eh值
主要影响变价元素的存在形式,也就决定着变
价元素矿物的溶解与沉淀,海水中溶解CO2决定 了碳酸盐系统的地球化学平衡,不仅决定着生
物(壳体)的沉淀与溶解,也是海洋与大气联
系的纽带。三者密切联系,共同作用
4.2 海洋化学背景
7
1、pH值
H2O = H+ + OH-,25ºC平衡常数: Kw=[H+][OH-]=10-14,
常温常压下纯水的[H+]=[OH-] =10-7 mol/L
pH=-logaH+=-log[H+]
常温常压下纯水 pH=7
4.2 海洋化学背景
8
1、pH值
海水中的H+浓度在10-7~10-8 mol/L(克离
子/公升)之间, pH值为7.5~8.2,呈弱碱性。
由于氢离子参与海水中大多数化学反应平衡,
100~200 m深度范围内,由于生物耗氧量以及有机
物的氧化使海水的含氧量降低为最小值(缺氧层);
底层水体由于受两极下沉水体充氧及温度较低而缺
氧不明显,缺氧层往往位于水体中部。
4.2 海洋化学背景
11
2、Eh值
在海洋的某些特殊深海闭塞静水区,可以出
现无氧带,以致这里的底栖生物完全绝迹。
在地质历史中出现过多次海洋“缺氧事件
1
海洋地质学导论
(第八讲) 主讲
2
本讲作业与思考题
1、海浪、潮汐、洋流对海底的主要作用?
2、浊流发生的机制及其在海底地形地貌及
沉积物分布中的作用?
3、温跃层、密跃层的基本概念及其成因?
4、何谓“沉积滞后效应”?
抓好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提高 教师制作课件,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 语文教学的能力。
继续加强大阅读,课内指导,课 外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丰富 学生的语言积累。
确立大语文观,开展丰富多彩的 实践活动。
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提高教学质 量。
采取一切可行的方法,提升学生 的语文整 体素养 ,包括 学生的 听、说 、 读、写的 能力, 提高学 生的语 文品位 , 培养高素质的一代新人。
三、工作内容 1、本学期语文组要加大组织学习 新课程标准和研究新教材的力度,结 合本校存在的问题,有重点的组织专 题性学习。
因此,很多矿物的形成和生物的活动都与氢离子
浓度有关。海水的弱碱性有利于海洋生物利用
CaCO3组成介壳,海水的pH值恰恰在适于方解石 和白云石等矿物形成的pH值范围内(pH=7.2~
9),因此,海洋成为生命的摇篮。
4.2 海洋化学背景
9
1、pH值
海水的pH值主要取决于二氧化碳的平衡。
在温度、压力、盐度—定的情况下,海水的pH 值主要取决于H2CO3离解形成的各种离子浓度, 而海水中H2CO3的浓度取决于CO2,而后者又与大 气中的CO2含量有关。
元素离子的浓度;Eh
值则主要影响变价元
素的存在形式,也就
控制着变价元素化合
物的溶解与沉淀。
4.2 海洋化学背景
15
3、CO2和碳酸系统
CO2和碳酸系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平衡系统之一,它和 氧一样,在生物一大气一水之间进行着复杂的循环,对
大气-海洋界面、海水的化学性质、生物的生存和海洋
沉积物的沉积过程都起着重要作用。地壳岩石中分布广
泛的碳酸盐类沉积,就是在CO2参与下形成的。 一般气体在海水中的溶解量与其在大气中的分压成
正比,但CO2是个例外。CO2与水的反应,大大提高了CO2 在海水中的浓度。海水对CO2的吸收取决与3个过程:一 是海水的静态容量(达到平衡后海水中的CO2含量),二 是大气—海洋之间的CO2交换,三是海水垂直混合速率。
4.2 海洋化学背景
16
3、CO2和碳酸系统
海水从大气中吸收CO2的能力很大,而且最初
它所能吸收的CO2是现今的几倍。要准确估计海水
吸收CO2的能力是较为困难的,因为整个体系处于
动态之中。CO2与水生成碳酸,碳酸离解得到碳酸
氢根和碳酸根,这是海水中溶解碳的主要化学形
式。CO2浓度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因为藻类光合 作用消耗CO2而在呼吸中放出氧,另一个原因是 CO2的溶解度随压力增加而增加。
3
海洋地质学
第四章
海洋环境要素
4
第四章 海洋环境要素
4.1 海洋物理学特征 4.2 海洋化学背景 4.3 海洋生物与生物地质作用 4.4 小结
4.2 海洋化学背景
5
海水中含有数十种元素,主要以悬浮微粒、
胶体和离子三种形式存在。在海洋中,由于气
候、海流、潮汐、蒸发与降雨等因素,造成了
各地海水在化学成分上的重大差别。元素的相
H2CO3 H+ + HCO3-
CO2(x) + H O 2 (aq) H2CO3
4.2 海洋化学背景
10
2、Eh值
在海水中溶解有部分游离氧,其含量控制着海
水的氧化还原性质。反映氧化还原强弱的指标称为
Eh值(单位为伏或毫伏),又称为氧化还原电位。
海水中的游离氧对于生物活动关系重大。在海
水表层,由于生物光合作用,含氧量最大;在水深
其突出特征是:氧化环境下形成的矿物
中变价元素呈高价态。
4.2 海洋化学背景
13
2、Eh值
海水中的pH值和
Eh值是反映海洋环境
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
两个指标,二者有着
密切的联系。从某种
角度看,两个指标控
制着地球上整个生命
系统。
4.2 海洋化学背景
14
2、Eh值
海水中的 pH值控
制着电解质的溶解平
衡,也就控制着金属
anoxic event” (由于海底缺氧,在沉积物中形成
黑色、富含有机碳、一般无底栖生物扰动,常含
黄铁矿和重金属的海相纹层状沉积层事件)。
4.2 海洋化学背景
12
2、Eh值
按Eh值的高低可将海水环境分为氧
化、中性、还原等环境。氧化环境中常
见的自生矿物有氢氧化铁和氧化铁,而
还愿环境下则形成白铁矿和黄铁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