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教学设计政治

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教学设计政治

七年级政治第二单元 《世界因生命而精彩》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世界因生命而精彩》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第三课《珍爱生命》中的第一框题。

本框题主要依据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部分,具体落实“成长中的我”中“阅纳自己的生理变化,促进生理与心理的协调发展”“培养健全人格”和“体会生命的可贵,热爱生活,培养自尊、自立、自强精神”的目标要求设计,通过本框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初步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也为《珍爱我们的生命》这一框题作了铺垫。

二、教学背景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本课主要内容为“多彩的生命构成了缤纷的世界”和“生命需要相互关爱”两部分。

这些内容既是本课的逻辑起点,也是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逻辑起点。

本课意在使学生体会生命的可贵”,“体会生命的价值”而设计。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周围多彩的生命,及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初步激发学生热爱自然和生命的情感。

同时也为以后几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因为只有在关爱生命的前提下,才能更好的关心自己的生活、学习、成长,过有尊严的生活。

2、学生情况分析七年级学生处于青春期,自我意识增强,并且他们多数是独生子女,受到父母亲友的百般呵护,这种优越感使他们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缺少对周围生命的关爱,更加不懂得珍惜其他的生命,对破坏、践踏生命的行为非常的漠视。

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够使学生学会尊重生命、善待生命。

三、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与能力1、通过学习让学生懂得多彩的生命构成了缤纷的世界,生命之间需要相互关爱,每种生命都有存在的价值喝意义,懂得尊重地球就是尊重生命的道理。

2、培养保护自然环境,关爱其他生命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情境教学:运用音乐、图片引发学生学习兴趣2、启发式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初步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引导学生关注其他生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生命,形成正确的生命观。

2、欣赏每种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单位 临漳县第四中学 年级 七 学科 政治2 姓名 王丽 ············································密·········封·········线········································四、重点难点:1、了解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体验生命的可贵之处。

2、引导学生懂得生命需要相互关爱的重要性。

五、教学方法情境教学:运用音乐、图片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式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展示图片】“荒凉星球”。

【提出问题】看到这个星球时想给它添上点什么?【对比视频】“美丽的星球”【提出问题】为什么地球会这么美丽?概括切入:(世界正是有了各种生命体的存在才变得如此生动而精彩。

板书课题《世界因生命而精彩》)二、自主学习1、多彩的生命构成了缤纷的世界活动一:成果展示:展示介绍课前收集的关于生命的图片、实物、音像制品等。

【提出问题】说出你身边的小生命有哪些?你喜欢哪种小生命?为什么?教师板书:多彩的生命构成了缤纷的世界让学生想象看到这个星球想给它添些什么。

学生兴趣浓厚,积极发言,想象多种多样。

学生一:添颜色学生二:花,草学生三:生物学生四:音乐学生五:森林,人类等等学生讨论积极。

学生齐读课文,明确课堂所要学习内容。

学生一:我收集的是————。

喜欢的是我对它成长特征的简单介绍是——。

学生二:我收集的是————。

喜欢的是我对它成长特征的简单介绍是——。

学生三:我收集的是————。

喜欢的是我对它成长特征的简单介绍是——。

这种观察法和直观教学法可以马上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很快进入课堂学习状态,同时可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为后面的教学作好铺垫。

通过课堂和课外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在交流展示中受到触动,感受到生命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生命的感情活动二:感悟生命:出示几幅图片一边是各种生命自由生活、充满活力的图片;另一边是没有生命、干涸贫瘠的景象。

【提出问题】你喜欢哪边的图?为什么?并谈谈感受。

概括总结:我们在欣赏、感悟自然界美丽多彩的生命的同时,也为自然界顽强的生命力而惊叹,但不容忽视的是生命又是如此的脆弱。

有时,某一个不经意的动作,就可能伤害其他生命。

所以我们想要生活在丰富多彩的世界里,就需要我们关爱周围的生命。

教师板书:生命需要相互关爱。

2、生命需要相互关爱。

活动三:小品表演创设故事情境,请三位同学上台表演小品《水母项链》。

【提出问题】1、小月是真的爱她的小动物吗?2、我们该如何对待生命?学生独立思考,组内交流,组内代表发言回答。

学生一:生命是地球上最珍贵的财富,世界因生命的存在而变得如此生动和精彩。

学生二:生命充满了无限的欢乐,也有一些烦恼、困难和痛苦,这些构成了多彩的人生;学生三:生命是短暂的是不可重复的。

学生四:生命是顽强的,也是脆弱的,需要我们去关爱与呵护周围的生命;学生五:每种生命都有其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各种生命息息相关,需要相互尊重、相互关爱。

让他们在讨论或辩论中认识到我们该如何对待生命?分组讨论总结发言:代表一:我们应该关爱生命,呵护生命,代表二:我们应该善待生命,尊重生命。

代表三:我们应该珍惜野生动植物。

代表四:我们应该敬畏生命,让各种生命与我们共生共存。

通过观察、比较,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探索生命的价值,感受生命的脆弱和美好,并点明主题承上启下:生命脆弱,生命需要我们尊重和关爱。

通过对生活场景的分析,让学生懂得:生命是顽强的,也是脆弱的,每种生命都有其存在的意义与价值。

生命之间息息相关。

如果随意践踏生命,最终伤害得还是人类自己。

并且承上启下:我们要保护环境。

活动四:展示图片1、“美丽的水和森林”与“被污染的大地”。

【提出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家园会被破坏?2、资料“动物死亡档案”【提出问题】这些动物为何远离我们?(三)探究与实践认识到了生命的可贵,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提出问题】1、我们日常生活中应如何尊重和关爱生命,保护环境?(四)课堂延伸音乐欣赏《一个真实的故事》讲述了一名大学生为了救一只丹顶鹤而牺牲的感人故事。

学生思考,交流讨论回答:生:乱砍滥伐。

生:乱不滥杀。

生:水土流失生:气候恶化。

人类的过度开采和砍伐。

小组讨论:学生列举出生活中我们“随手可做”的事情。

(小组合作完成)生:不乱砍伐树木、不使用一次性筷子、生:不乱扔垃圾,不使用一次性环保袋……生:保护益虫……1、徐秀娟的事迹为什么反应如此强烈?2、徐秀娟留给我们一个永恒的启迪:各种生命要相互关爱,和谐相处。

谈谈你对这一启迪的感悟。

3、生活中你是如何让这一启迪成为实际行动的?通过两组图片的对比、分析,让学生认识到人类破坏自然带来的后果是必将受到自然的报复,从而增强环保意识。

并通过阅读资料,震撼学生心灵,呼吁保护生物,并让学生认识到人类要生存就必须保护环境,保护地球。

此环节意在通过学生的思考,小组合作,得出结论,将其内化为自身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

(五)巩固练习六、课外作业设计一条善待生命、善待地球的公益广告。

1.你认为下列行为中哪些做法与“关爱生命”相违背()①周末到森林中打猎②到餐馆吃野生动物③不践踏草坪、花卉④保护珍稀动植物A.①②③B.①②C.③④D.①②③④2.地球上最珍贵的财富是()A.金钱B.地位C.友情D.生命3.我们每一个人应关爱与呵护周围的生命,特别是要关爱呵护()A.弱小生命B.珍稀野生动植物 C.所有野生动植物 D.已灭绝动植物4.如果我们想生活在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里,就要()①将其他生命赶跑②去关爱与呵护周围的生命③高高在上,因为人类的生命是宝贵的④关爱社会、关爱自然A.①②B.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相关资料:1.请您爱护绿色,绿是生命之源。

2.绿水青山是我家,大家不要破坏他3.保护环境,人人有责4.环境与人类共存,开发与保护同步5.用爱心呵护每一片绿6.植树造林,功在千秋。

让学生为环保出谋献策,充分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并积极主动参与保护环境的行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