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于地理综合思维的思考 (共80张PPT)

基于地理综合思维的思考 (共80张PPT)


和材料实现目标。
地理实践力水平划分
水平1 水平2 水平3 水平4 水平5
在考察、调查、实验等实践活动中,能够借助他人的帮助使用地理信息 技术和其他地理工具,进行初步观察与欣赏,获取和处理简单信息,尝 试进行地理模拟实验,表现出合作思考的意识与求真、求实的科学能力 和态度。 在考察、调查、实验等实践活动中,能够独立使用地理信息技术和其他 地理工具,进行细微观察与欣赏,获取与处理比较复杂的信息,进行简 单实验设计与实施,并表现出独立思考的能力及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在考察、调查、实验等实践活动中,能够独立且比较熟练地使用地理信 息技术和其他地理工具,进行分类观察与欣赏,获取与处理比较复杂的 信息,进行比较复杂的实验设计与实施,并表现出独立工作与组织实施 的能力及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在考察、调查、实验等实践活动中,能够独立且熟练地使用地理信息技 术和其他地理工具,进行比较系统的观察与欣赏,获取与处理复杂的信 息,进行比较复杂的实验设计与实施,并能够提出一定的创造性想法, 表现出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在考察、调查、实验等实践活动中,能够独立且熟练地使用地理信息技 术和其他地理工具,进行系统观察与欣赏,获取与处理复杂的信息,进 行复杂实验设计与实施,并表现出一定的创造性想法与求真、求实的科 学态度。
2018年全国卷二 3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龙卷风是大气中强烈的涡旋现象,湿热气团强烈抬升,产生了 携带正电荷的云团,一旦正电荷在云团局部大量积聚,吸引携 带负电荷的地面大气急速上升,在地面就形成小范围的超强低 气压,带动汇聚的气流高速旋转,形成龙卷风。图8示意美国 本土龙卷风发生频次的分布。在美国龙卷风多发区,活跃着“ 追风人”,他们寻找、追逐、拍摄龙卷风,为人们提供龙卷风 的相关信息。
基于地理综合思维的思考
2018-7-23
素养名称
素养1: 人地协调观
内涵 人地协调观指 人们对人类与 地理环境之间 关系秉持的正 确的价值观。
具体表现 (1)能够理解自然环境是人类 生存、发展的基础,并能够辩 证看待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 各种影响。 (2)能够理解人类活动影响地 理环境有不同的方式、强度和 后果;懂得尊重自然规律的重 要性和必要性。 (3)能够对现实人地关系问题 分析评价,理解协调人地关系 的措施与政策。
能够对现实中地理事象,如生态保护、区域规划、国土整治等, 从协调人地关系、改进区域发展的角度,从要素综合、时空综合、 地方综合的角度,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和评价。
能够对于区域发展或地方建设,从地理建设的角度,分析其人地 关系问题,多维度综合分析、判断、评价,提出解决方案,提供 决策依据。
素养名称
素养3: 区域认知
水平1 水平2 水平3 水平4 水平5
人地协调观水平划分
能够通过简单的、常见的地理事象或情境,认识人类活动要在一定的自然 地理环境中开展;能够简单辨识人们生产活动和生活习惯与地理环境之间 的联系,说明人类对环境施加影响的方式及其带来的影响。
能够结合给定的地理事象或情境,理解人类影响地理环境的主要方式,阐 述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积极与消极影响;认识人类活动要遵循自然规律, 与自然和谐相处,理解人地协调发展的重要性。
素养名称
素养4: 地理实践力
内涵
具体表现
地理实践力指 (1)能够收集和处理各
人们在考察和 种地理信息,发现问题、
调查、模拟实 解决问题,具备科学精
验等地理实践 神。
活动中所具备 (2)能够独立或合作设
的行动能力和 计地理实践活动的方案
品质。
和计划。
(3)能够设计不同的地
理实践活动目标,选择
并运用适当的地理工具
能够通过给定复杂的地理事象或情境,认识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以及人类活动影响环境的方式和强度;理解自然资源和地理环境满足人类 需要的潜力及有限性;认识科学技术因素的重要性,既有积极的作用,也 会产生负面影响。
能够通过对现实中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简要分析,理解区域中人口、资源、 环境、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理解人地关系是对立统一的;评价分析人地 关系中存在的问题。
能够结合现实中的各种地理问题,分析人地关系协调与失调的内在原因, 阐述区域开发中存在的人地关系问题,提出改善自然环境、推进自然资源 可持续利用、协调人地关系的对策措施。
素养名称
素养2: 综合思维
内涵
具体表现
综合思维指人们 (1)能够从地理要素综合的 全面、系统、动 角度认识地理事物的整体性, 态地认识地理事 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 物 和 现 象 的 思 维 响的关系。 品质和能力。 (2)能够从空间和时间综合
内涵
具体表现
区域认知指人 (1)具有从区域的视角
们对区域的特 认识地理现象的意识与
征、问题进行 习惯。
分析、解释、 (2)能够正确采用认识
预测的意识和 区域的方法与工具认识
能力。
区域。
(3)能够正确解释、评
析区域开发利用决策的
得失。
区域认知水平划分
水平1 水平2 水平3 水平4 水平5
在日常生活情境中, 能够根据提示将地理现象置于特定区域中加 以认识;能够认识和归纳区域特征。 能够在给定地理事象情境中, 从区域的视角认识地理现象,收集 整理区域重要的信息;能够简单解释区域开发利用方面决策的 得失。 能够在给定复杂地理事象中,从区域尺度、区域特征、区域联 系等认识区域,能够为赞同或质疑某一区域决策提出相关论据。 能够认识区域问题的背景,能够将认识区域的方法与工具运用 于现实中的地理区域的分析;能够较全面地评析某一区域决策 的得失,提出较为可行的改进建议。 结合现实中的各种区域问题,能够较出色地将认识区域的方法 与工具运用于现实中的地理区域的分析;能够较全面和正确评 析区域开发利用决策的得失,提出较为可行的对策建议。
的角度分析地理事物和现象 的发生、发展和演化。 (3)能够从地方或区域综合 的角度分析地方或区域自然 和人文要素对区域特征形成 的影响,以及区域人地关系 问题。
水平1 水平2 水平3 水平4 水平5
综合思维的水平划分
能够说出生活中常见地理事象所包含的相关要素,并能从两个地 理要素相互作用的角度进行分析。 能够对给定的地理事象,从多个地理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角度进行分析;能够结合时空变化,对其发生、发展进行分析, 给出简要的地域性解释。 能够对给定的复杂地理事象,综合各要素,系统分析其相互影响、 相互制约的关系,从时空综合维度对其发生、发展和演化进行分 析,给出合理的地域性解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