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音乐教育复习资料1.认为音乐起源于人类对客观世界各种声音现象的模仿之学说是( C)A.巫术起源说 B.游戏起源说C.模仿起源说 D.情感表达说2.认为才能是通过后天的有效教育发展起来的,为儿童提供优良的教育环境是才能发展的第一个必要条件的音乐教育家是( C)A.达尔克罗兹 B.柯达依 C.铃木 D.奥尔夫3.教师把握音乐作品的思想内容、情绪性质及其审美价值的能力属于教师基本音乐素养中的(A )A.音乐欣赏能力 B.音乐表现能力C.音乐文化涵养 D.音乐创造能力4.侧重强调不同活动中同一种能力在要求上的循序渐进是(A )A.能力目标的系列化 B.材料目标的系列化C.内容目标的系列化 D.过程目标的系列化5.除了能学会有节奏地跟随音乐做动作外,还能够初步学会对音乐的总体结构作出反应的幼儿,其年龄段是(B )A.2~3岁 B.3~4岁 C.4~5岁 D.5~6岁6.在韵律教学活动中,从复习某个熟悉的动作开始联系新动作学习的活动,或直接从观察新动作作示范开始的新动作学习活动的方法是( C) A.观察导入 B.回忆导入C.基本动作复习或练习导入D.队形复习或学习导入7.幼儿园小班打击乐演奏的空间安排一般采用(D )A.单马蹄形 B.双马蹄形 C.品字形 D.半圆形8.“揣摩和分析”(揣摩音乐的情绪、风格、趣味,分析音乐的节奏特点和结构特点)是打击乐曲编配的( B)A.第一个步骤 B.第二个步骤 C.第三个步骤 D.第四个步骤9.教师用现场的演唱、演奏、做动作表演的方法来向儿童提供活动范例的教学方法是(A )A.示范 B.演示C.参与 D.提示10.在“教师将幼儿创编的动作进行组合并表演,请幼儿观看,并要求幼儿指出哪些人的动作被采用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的方法是( D) A.提示 B.演示 C.退出 D.反馈11.提出“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的我国近代美育体系创始人之一的教育家是(B )A.康有为 B.蔡元培 C.张雪门 D.陈鹤琴12.综合性的音乐教育活动是帮助儿童自然而然地进入音乐天地的一个重要条件。
唱歌、跳舞、奏乐、演戏、玩耍的综合一体是(A )A.形式上的综合 B.目的上的综合 C.过程上的综合 D.内容上的综合13.一般来讲,适合4~5岁幼儿演唱的歌曲的音域为( C)A.e1-g1 B.d1-b1 C.d1-a1 D.d1-c114.对于含有不断重复出现的简单而特点鲜明的词曲动机的歌曲,适宜采用的歌唱活动导入方法是(D )A.情境表演导入 B.故事讲述导入 C.歌词朗诵导入 D.填充参与导入15.先省略细节,从感知舞蹈的大体轮廓入手,再逐步细致化的“完整累进”的教学设计方案适用于( B)A.比较单纯的律动摹仿动作 B.比较简单的集体舞蹈C.动作结构比较复杂的韵律动作D.音乐结构比较复杂的韵律组合动作16.打击乐器演奏活动中,适用于主要声部创编导入的作品特点是( C)A.原配器创作比较复杂、精美完善B.原设计比较单纯,可以让儿童有更多创造表达机会C.本身含有主次两个部分,其主要部分本身比较复杂、精美、完善D.本身含有主次两个部分,其主要部分比较单纯17.在音乐欣赏教育中,发展幼儿情感体验、情感表达和进行自我情感调控的能力可以具体包括( B)A.了解自己在音乐欣赏活动中的态度行为的能力B.体验、表达音乐作品本身所引发的情感的能力C.感知、记忆、理解优秀音乐作品的形式及内容的能力D.感受和追求集体音乐活动秩序的能力18.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含有独立而鲜明的主题形象的作品可能采用(B )A.从整体入手层层深入的设计思路 B.从局部入手层层累加的设计思路C.“一一匹配”的设计思路 D.“整、分、整”的设计思路19.“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运用眼神来传达自己的情绪”是影响“心理唤醒因素”中的( B)A.幼儿因素 B.教师因素 C.材料因素 D.程序因素20.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能够根据需要经常变换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叫做(A )A.角色的进入 B.角色的退出 C.角色的扮演 D.角色的变换二、填空题1、关于音乐起源的较具代表性的理论有模仿说、游戏说、巫术说和表现说。
2、歌唱活动中培养节奏感的活动形式主要有运用身体动作、运用视觉材料、运用嗓音、运用特别选择的歌曲材料 _。
3、音乐才能主要包括音高才能、节奏才能和审美综合才能。
4、幼儿园的音乐游戏从形式来分可以分为歌舞游戏和表演游戏和听辩反应游戏。
5、幼儿园歌唱活动的基本形式有齐唱、独唱、对唱、接唱、轮唱、合唱和领唱等。
6.幼儿音乐教育具有形象性和直观性、趣味性和游戏性、技能性和综合性7、歌唱教育活动中节奏感培养的具体方法有运用身体动作、运用视觉材料、运用嗓音、运用特别选择的歌曲材料和改变熟悉的歌曲材料。
8、韵律活动教学中一般性的教学方法主要有律动、极其组合、舞蹈、音乐游戏。
9、“多通道参与”主要有动作辅助材料的参与、视觉辅助材料的参与、言语辅助材料的参与的应用及其要点三种参与形式。
10、音乐能力主要是指音乐的表现力、音乐感受力、音乐创作力。
11、音乐欣赏活动的材料是指音乐作品和辅助材料。
12、幼儿园的音乐游戏从形式来分可以分为歌舞游戏、表演游戏和听辩反应游戏。
13、歌唱活动中培养创造性的创编活动形式主要有创编动作、和创编歌词。
二、名词解释1、系列层次活动:是以一个音乐活动材料为基础而设计的层层递进、环环相扣,以促进儿童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教学活动结构系列。
2、预知学习:一词源于德国的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它是一种通过教师的引导,帮助儿童将原有的知识,技能应用到新的问题情境中去的特殊的学习方法。
3、打击乐活动:它是以身体大肌肉动作参与为主,运用一定的节奏和音色,通过打击乐操作来表现音乐的一种活动。
它是儿童表达音乐的一种最自然最直接的工具,也是令儿童感到快乐的活动。
4、音乐即兴:是音乐制作的一种形式,在这种形式中一人或多人自发地、同时地对一音乐作品进行诠释、表演、创作。
5、幼儿园音乐课程目标: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标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音乐经验,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各种音乐教育活动的总和6、打击乐它是以身体大肌肉动作参与为主,运用一定的节奏和音色,通过打击乐操作来表现音乐的一种活动。
它是儿童表达音乐的一种最自然最直接的工具,也是令儿童感到快乐的活动。
7、多通道参与所谓“多通道参与模式”就是围绕欣赏音乐,结合音乐的各种要素,采用歌唱、演奏、身体动作和表演等方式,同时整合其他学科的学习方式,参与到音乐中去。
8、专门的音乐教育活动:由教师根据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目标和任务,有目标,有计划地安排专门的时间和空间场地,选择以音乐为主的课题内容和材料,组织全体儿童参加的活动.9.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利用幼儿园的环境对儿童实施音乐启蒙教育的过程,它是实现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目标,组织和传递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内容,落实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认务的具体手段和有效途径10.自发咏唱:幼儿基于一个很熟悉的歌曲片断或一个简单的词,或是无词的,哼唱出在一个简单的音调上绕来绕去的旋律。
三、简答题1. 以音乐教育内容为结构框架的目标体系中组成体系的四部分内容结构与三个目标纬度各是:答:四部分内容结构:歌唱、韵律活动、打击乐器演奏、欣赏;三个目标维度:认知、情感与态度、操作技能。
2.什么是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如何理解?答: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利用幼儿园的环境对儿童实施音乐启蒙教育的过程,它是实现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目标,组织和传递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内容,落实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认务的具体手段和有效途径。
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是以儿童为主体,以适合儿童的音乐为客体,通过教师设计和组织的多种形式的音乐活动使主,客体相互作用,以培养和发展儿童的音乐能力,促使儿童身心全面发展为过程的教育活动。
首先,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应是一种充分重视儿童主体性发展的活动,其次,在幼儿园的音乐教育活动中教师应是联系活动主客体之间的桥梁和中介。
3、如何理解音乐教育对儿童个性发展的作用?答:音乐教育活动对儿童个性发展的促使作用首先表现在能促使儿童积极的个性意识倾向性的发展。
音乐作为一种与儿童关系最为密切的艺术形式,其丰富的音响,鲜明的节奏,动听的音调能让儿童直接地体验到快乐,培养起儿童对音乐的兴趣,此外,在幼儿园的音乐教育实践中,儿童创造性音乐学习的价值已被普通地受到重视,它作为与儿童自发音乐活动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正体现了儿童的自然需要。
音乐教育对儿童个性发展的作用还表现在能促进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首先,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要集中反映在自我认识方面,在音乐教育活动过程中,儿童对音乐的感受和表现正需要儿童能有意识的认识到自己的活动状况,有意识的调空自己的身体动作和活动以音乐相协调一致,其次,随着儿童活动范围的扩大,他们逐渐开始意识到自身与他人的区别,会在比较的过程中产生简单的自我评价。
再者,集体的音乐活动形式还能使儿童自信心,自尊心和自我评价,自我态度的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
4、幼儿园歌唱活动中,有关歌唱所涉及的基本技能包括哪几个方面?答:(一)姿势正确的歌唱姿势,可以使儿童在歌唱时保持最佳的气息通道状态,有利于用美好,自然的声音唱歌。
(二)呼吸呼吸是歌唱的动力。
(三)发声正确的发声方法是使歌声优美动听的最基本要求。
(四)咬字吐字唱歌和说话一样需要咬字吐字清楚,才能表情达意。
(五)音准音准是唱歌的基本要求。
(六)协调一致协调一致是指在集体的歌唱活动中,儿童能够掌握一些正确的与他人合作的技能。
(七)保护嗓音关于嗓音保护的一些最基本和简单的知识,也是可以让学龄前儿童掌握和理解的。
5、简述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基本内容和特色?答: (1)在课程思想上,奥尔夫追求“原始性”音乐,倡导综合性音乐教育2)在课程内容上,奥尔夫强调一切从儿童出发,选择最符合儿童天性的民歌、童谣、谚语等教学素材于儿童音乐教学中奥尔夫教学体系的对象是所有的儿童,包括那些才能较差的儿童。
奥尔夫体系的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嗓音造型、动作造型、声音造型三方面。
其中嗓音造型包括歌唱活动和节奏朗诵活动。
动作造型包括律动、舞蹈、戏剧表演、指挥和声势活动(所谓声势活动是一种用儿童的身体作乐器以此进行节奏训练的极简单又有趣的活动。
声势就是捻指、拍掌、拍腿、跺脚的简称)。
声音造型即指乐器演奏活动。
奥尔夫认为:这种集诗、舞、乐、戏剧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内容不仅符合人类生活的原始性、原本性,同时也符合儿童的特点和他们学习音乐的自然天性。
3)在课程方法上,奥尔夫体系推崇主动学习音乐,注重培养儿童的创造力6.符合幼儿趣味的歌曲特点:答:(1)歌词本身生动、具有儿童语言的口味,幼儿容易朗诵;述的主题突出、故事性强、幼儿容易动作表演;与词调吻合,幼儿容易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