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云计算产业链研究报告导语2022 年我国云计算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900 亿元,同比增速为28%。
其中公有云占比由2015 年的27%提升到2022 年的60%。
从全球和ZG市场的趋势来看,公有仍是云计算市场增长的主力,占比逐渐提升。
1、三力驱动,云计算高景气度方兴未艾移动互联网不断深化、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加速、物联网走向规模复制,这三大驱动因素决定了云计算市场的高景气度周期才刚刚开始。
供给端看,云巨头的规模和集中度达到可媲美运营商的成熟产业高度。
多个环节市场集中度高,可通过产业链典型企业的经营数据管窥行业态势,确定投资节奏。
1.1 移动互联网走向深化,云计算需求远未见顶 COVID-19 疫情期间,我国单月互联网接入流量为平时 2 倍。
据工信部数据,2019 年 5 月起,我国移动互联网单月接入流量稳定在1,000,000 万GB 以上。
疫情期间,20 年 3 月当月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达到历史最高2,560,160 万GB,为平时的两倍以上。
这一数据表明,当前的移动互联网流量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今年的疫情对行业云化进程加速明显。
突发疫情带来了在线办公、远程教育、在线游戏、视频流媒体等需求的井喷,为云计算带来强劲动能。
以在线办公为例,从我们监测的数据看,春节前后主要在线会议APP 下载量增长了10 倍。
虽然近期疫情得到控制数据有所回落,但这次疫情极大的降低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普及和教育成本,整体云化趋势得到加强。
2015 年以来,移动互联网进入下半场,移动互联网用户数和用户时长增长进入平台期。
移动互联网流量发生结构性变化,视频在互联网文娱比例的提升,是未来流量爬升的主要催化剂。
2013 年至2019 年,移动互联网累计接入流量复合增速在110%以上。
根据QuestMobile,短视频已超过手机游戏,成为继社交之后的第二大流量应用。
到2025 年,视频预计将占据整体网络流量的90%(华为)。
新的视频类应用不断迸发以及视频自身朝着高清化、智能化的方向演化,将成为移动互联网流量提升的持续驱动力。
5G 规模建网、5G 手机商用驱动流量快速增长。
据韩国数据,现网中5G 用户人均流量为4G 用户的 2 倍以上。
韩国4G 用户人均使用流量约10,000MB,5G 用户人均使用流量在20,000MB 以上。
用户数方面,韩国5G 用户数从2019 年 4 月的27.2 万人增长到2020 年 5 月的700 万人。
我国5G 手机出货量稳步提升,据工信部数据,2020 年 6 月5G 手机单机出货量在1700 万台以上,5G 手机单月出货量占比已达60%。
消费者对5G 手机接受度较高,三大运营商5G 用户总数已超过8500 万户。
根据历史经验,每次移动通信技术代际升级用户DoU 平均提升十倍。
据此估算,预计2025 年5G 用户的DoU 将达到50G/月,移动互联网流量仍有很大空间。
1.2 数字化转型加速,传统行业上云是云计算高增最主要逻辑传统企业上云率提升和上云程度的不断深化将是ZG云计算未来高增长最主要的逻辑。
我国与全球云计算市场有较大结构性差别;全球以SaaS 为主(64%,2018),我国以IaaS 为主(62%,2018)。
美国云计算市场领先我国3-5 年:IaaS 层领先 3 年,SaaS 层领先 5 年,我国云计算市场规模尚不及美国十分之一。
从需求端来看,发达市场如美国早已进入云计算 2.0 时代,我国处云计算 1.0 向 2.0 转换期,传统企业上云比重较低。
未来在政策和需求双重驱动下,传统企业上云大势所趋。
2018 年ZG云计算产业行业结构中互联网企业份额占比达60.3%,包括政府在内的传统企业份额占比仅39.7%,传统行业中交通物流行业占比最高,但也不足10%。
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预计至2023 年政府和大型企业上云率将超过60%,上云深度将有较大提升。
数字化转型遵循先云化再AI 化,AI 是云计算发展的加速剂也是企业上云不断深化的必然结果。
企业拥抱AI,需要深入到企业生产系统,与线下、本地各种场景结合,采用云服务是必然趋势。
电子商务等新兴应用上云完毕,云计算转向以传统企业代表的下半场,云需求逐渐从基础设施上云转为业务智能化。
2019 年,ZG AI 公有云服务占AI 软件市场规模约10.3%,美国AI 软件公有云服务占AI 软件市场规模约15.6%。
无论是相对于整体软件市场中公有云服务占比,还是相对于美国市场AI 公有云服务占比,ZG AI 云服务都将有很高的增长空间。
据IDC 最新发布的《ZG人工智能云服务市场研究报告(2019)》显示,ZG AI 云服务市场2019 年市场规模达 1.66 亿美元,2018 至2024 年CAGR 将达到93.6%,AI 能力已成为用户进行云服务选型时的重要考量因素。
1.3 物联网进入规模复制阶段,数字洪流待引爆物联网即将进入到规模复制阶段,数字洪流待引爆。
2017 年全球物联网连接数第一次超过全球人口数,2019 年ZG三大运营商连接数超过10 亿。
当前的物联网正处在全球连接数从百亿到千亿,ZG连接数从十亿到百亿的高速增长期。
物联网产生庞大数据洪流,云计算不可或缺。
无论是面向消费者、企业还是工业场景,无处不在的物联网设备都会产生庞大的数据洪流,云计算是物联网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环。
据IDC 预测,2020 年物联网设备产生的数据达33ZB。
随着5G 终端的应用,流量爆发式增长显著,到2025 年物联网预计产生175ZB 的数据量。
2.公有云市场格局已定,混合云采用率提升,智能云趋于成熟2.1 公有云是增长主力,混合云部署占比提升公有云仍是增长主力军。
根据Gartner,2020 年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有望达4114 亿美元,同比增速为16%。
其中公有云占比2014 年的28%提升到2020 年的48%。
根据信通院,2022 年我国云计算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900 亿元,同比增速为28%。
其中公有云占比由2015 年的27%提升到2022 年的60%。
从全球和ZG市场的趋势来看,公有仍是云计算市场增长的主力,占比逐渐提升。
更多企业转向多云部署,混合云采用率提升。
企业用户逐渐转向多云部署策略,即利用多个云服务商来提供多个服务或完成单独的任务,并且倾向于公有云和私有云结合的混合云方式。
根据RightScale2019 年调查报告,受访的123691 名用户中,84%的受访者使用了 4 个以上的云平台,58%的用户喜欢混合云部署方式,相较于2018 年的51%提升了7 个百分点。
2.2 公有云市场持续高速增长,市场格局基本确立公有云市场持续高速增长,国际与国内市场结构倒置。
根据Gartner,2019 年全球公有云市场规模为1684 亿美元,到2022 年市场规模增长至2733 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18%。
2019 年ZG公有云市场规模为675.4 亿元,到2022 年增长至1731.3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37%。
我国与全球云计算市场有较大结构性差别;全球以SaaS 为主(64%,2018),我国以IaaS 为主(62%,2018)。
IaaS 市场跑马圈地基本结束,集中度未来仍将提升。
全球IaaS 云市场格局稳定,Top4 厂商分别为亚马逊、微软、阿里和谷歌,2015-2019 年CR4 由48.9%提升至77.3%。
国内市场2019 年IaaS 云Top5 的厂商为阿里云、腾讯云、电信云、华为云和AWS,2015-2019 年CR5 由63.4%提升到76.3%。
我们认为,ZG公有云IaaS 市场的跑马圈地阶段即将结束,未来竞争主要集中在巨头间的市场份额争夺,小企业的份额将逐渐被蚕食,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
2.3 智能云趋于成熟,Cloud 2.0 时代竞争焦点转向AI Cloud 2.0 时代竞争焦点转向AI。
Cloud 1.0 时代,以“大规模分布式、全自动化”为核心技术,注重海量信息的存储、计算和分析的容量及成本,其核心价值是“效率和成本”。
Cloud 2.0 时代,以“深度学习、人工智能”为核心技术。
把人的知识、经验,变成“机器的技能”,其核心价值是“学习和智慧”。
云将成为大多数公司利用人工智能的平台以及技术供应商从中获利的渠道。
云巨头AI 转型,云+AI 成为标配。
2016 年起云巨头纷纷开始转型,从公司战略、组织架构、产品矩阵上调整,加码云计算的AI 属性,促进云与AI 的互融。
1)战略上,谷歌从AI First 到AI Only 转变;微软转变为“AI 重新定义一切” (AI Redefine all)等。
2)组织架构上,百度组建智能云事业群组(ACG),同时承载人工智能To B 业务和云业务,腾讯云组建与智慧产业事业群组(CSIG),阿里云升级为阿里云智能事业群等。
3)产品矩阵上,云巨头从芯片到算法到应用全产业链布局,如谷歌的TPU 芯片、微软Azure+FPGA 等。
目前在ZG AI 云服务市场上,百度和阿里相对靠前,AWS、腾讯云、华为云紧随其后。
根据IDC 对于ZG AI 公有云服务产品数量的统计,阿里云和百度云在人脸人体技术、图像视频技术、语音识别技术、NLP 技术类产品数量显著优于其他云厂商。
3.云巨头收入维持中高速增长,资本开支持续加码3.1 主要云厂商收入维持中高速增长当前,IaaS 市场依然处在高景气阶段,巨头云业务仍在快速发展。
最新数据,2020 年Q1 AWS/Azure 云业务同比增速保持在30%左右,阿里云/谷歌云同比增速均超过50%,绝对增速仍然处在高位。
云服务需求是拉动巨头资本开支增长最重要的因素,中长期看IaaS 投入仍将维持高增速。
3.2 美国云巨头资本开支超运营商,ZG云厂商资本开支仍有巨大空间美国FAMGA 资本开支超过运营商,我国BAT 资本开支仍有巨大空间。
2018 年美国FAMGA 资本开支合计增长51%,总资本开支达790 亿美元,超过美国前四大运营商总资本开支的557 亿美元。
我国BAT 总资本开支每年约100 亿美元,相较于运营商约500 亿美元的资本开支差距较大。
云巨头的资本开支主要呈以下几个特征:1)规模大,近似于运营商资本开支;2)增速高,增速可达30%-40%,2019 年云巨头资本开支略有下滑,2019Q4 开始回暖;3)全球配置,运营商资本开支集中在本国范围开展基础设施建设,云巨头的资本开支全球配置。
云巨头资本开支集中度与运营商类似,长期看投资规模超越运营商是大势所趋,云计算产业链投资机会值得关注。
3.3 云厂商本轮去库存周期结束,资本开支持续回暖云巨头本轮去库存周期结束,资本开支已回暖。
从数据上看,本轮云巨头的去库存周期已经结束,今年Q1 进入新一轮上升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