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十章脑和脊髓的被膜

第二十章脑和脊髓的被膜

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及脑脊液循环一、选择题(一)A型题1.脑和脊髓的表面包有三层被膜,由外向内依次为A.硬脑膜、蛛网膜和软膜B.脑膜、蛛网膜和软膜C.硬膜、蛛网膜和软膜D.硬膜、脑蛛网膜和软膜E.以上均错2.硬膜外隙A.有脊神经根通过B.其内充满脑脊液C.与桥池相通D.与硬膜下隙相通E.与硬膜下隙相通3.硬膜下隙A.在硬脑膜与脊髓蛛网膜之间B.位于蛛网膜与软膜之间C.位于硬膜与脑蛛网膜之间D.在硬脊膜与脊髓蛛网膜之间E.其内充满脑脊液4.脊髓蛛网膜A.位于软脊膜的内面B.位于硬脑膜的外面C.其外面有脑脊液流动D.与硬脊膜之间有终池E.与软脊膜之间的间隙称蛛网膜下隙5.终池A.位于蛛网膜下隙的中部B.内有马尾C.在硬膜下隙内D.自脊髓中部至第 2 骶椎水平E.不与脑蛛网膜下隙相通6.软脊膜A.表面富有血管B.贴在蛛网膜的外表面C.表面无血管D.其内面有脑脊液E.越过脊髓的沟裂7.齿状韧带A.由蛛网膜形成B.由硬脊膜形成C.其作用是将脊髓的血管固定在椎管上D.由软脊膜在脊髓两侧脊神经前、后根之间形成 E.其尖端附于脊髓上8.硬脑膜A.与蛛网膜相续B.由两层合成C.形成齿状韧带D.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E.与所有颅骨连接疏松9.大脑镰A.前端连于小脑幕的上面B.位于大脑横裂内C.深入两侧大脑半球之间D.上缘游离E.下缘附于胼胝体上方10.出现小脑幕切迹疝时被挤入小脑幕切迹的结构是 A.小脑扁桃体B.大脑枕叶C.海马D.海马和齿状回E.海马旁回和钩11.小脑镰A.与大脑镰相连B.其内有硬脑膜窦C.位于两小脑半球之间D.位于小脑幕的上方E.以上都不对12.鞍膈A.位于蝶鞍侧面B.中央无孔C.张于鞍背下缘与鞍结节之间D.封闭垂体窝E.以上都不对13.硬脑膜窦A.内含动脉血B.窦壁内有丰富的平滑肌C.损伤后平滑肌收缩能自行止血D.与颅外静脉无交通E.由硬脑膜在某些部位两层分开,内衬内皮细胞构成 14.上矢状窦A.位于大脑镰的下缘B.后方止于盲孔C.前方注入窦汇D.蛛网膜粒突入此窦E.不属于硬脑膜窦15.下矢状窦A.向后注入直窦B.注入上矢状窦C.直接注入窦汇D.位于大脑镰的上缘E.以上都不对16.直窦A.位于大脑镰与小脑镰的连接处B.向前通窦汇C.由大脑大静脉和上矢状窦汇合而成 D.由上矢状窦和下矢状窦汇合而成E.以上都不对17.窦汇A.由左右横窦汇合而成B.由左右横窦、上矢状窦汇合而成C.由上矢状窦和直窦汇合而成D.由左右海绵窦汇合而成E.由上矢状窦、下矢状窦汇合而成18.横窦A.位于顶骨横沟内B.连于窦汇与乙状窦间C.不成对D.是直窦的直接延续E.直接注入颈内静脉19.乙状窦A.直接注入颈内静脉B.不成对C.位于枕骨横沟内D.是窦汇的延续E.是直窦的延续20.海绵窦外侧壁自上而下排列有A.展神经、动眼神经和上颌神经B.滑车神经、动眼神经、眼神经和上颌神经 C.动眼神经、滑车神经、眼神经和上颌神经 D.眼神经、上颌神经、动眼神经和滑车神经 E.滑车神经、眼神经、动眼神经和展神经 21.岩上窦A.位于颞骨岩部的后缘B.与海绵窦相通C.将血液直接引入颈内静脉D.与直窦直接相通E.以上都不对22.岩下窦A.与横窦直接相通B.位于颞骨岩部的后缘C.位于颞骨岩部的上缘D.与岩上窦一起将血液直接引入颈内静脉 E.不与海绵窦相连23.脑蛛网膜A.富有血管神经B.与硬脊膜之间有硬膜下隙C.与软脑膜之间有软脑膜下隙D.与软脑膜之间的腔隙内充满脑脊液 E.以上均错24.关于蛛网膜下池的说法哪项正确? A.包括上矢状窦B.直窦属于其内的结构C.是位于蛛网膜下隙内的扩大部分 D.仅存在于脑蛛网膜下隙内E.仅存在于脊髓蛛网膜下隙内25.关于小脑延髓池的描述哪项错误? A.位于小脑与延髓之间B.临床上可在此进行穿刺C.可在此抽取脑脊液进行检查D.位于硬膜下隙内E.位于蛛网膜下隙内26.关于脚间池的叙述哪项正确?A.硬膜外隙内B.位于脊髓蛛网膜下隙内C.在硬膜下隙内D.位于两大脑脚之间E.硬脑膜窦位于其内27.关于桥池的叙述哪项正确?A.位于胼胝体压部与小脑上面B.内无脑脊液C.是位于脊髓蛛网膜下隙内的扩大部分 D.松果体突入此池E.位于脑桥腹侧28.关于上池的说法哪项错误?A.松果体突入此池B.是位于脑蛛网膜下隙内的扩大部分 C.内无脑脊液D.位于胼胝体压部与小脑上面E.内有脑脊液29.蛛网膜粒A.是脑池内的绒毛样突起B.主要位于上矢状窦C.脑脊液通过其渗透到硬膜下隙D.脑脊液通过其可直接进入动脉E.以上均错30.有关软脑膜的描述哪项错误?A.薄而富有血管B.覆盖于脑的表面C.深入到脑的沟裂内D.参与构成脉络丛E.位于蛛网膜与硬脑膜之间31.颈内动脉虹吸部是指A.海绵窦部和前床突部B.颈部和岩部C.岩部和海绵窦部D.颈部E.岩部32.分布于大脑皮质顶枕沟以前的半球内侧面的动脉是 A.大脑中动脉B.大脑前动脉C.大脑后动脉D.前交通动脉E.基底动脉33.前交通动脉连接A.颈内动脉与大脑前动脉B.两侧大脑中动脉C.两侧颈内动脉D.左、右侧大脑前动脉E.以上均错34.大脑中央前回的动脉血供主要来自A.大脑前动脉B.前交通动脉C.基底动脉D.大脑后动脉E.大脑中动脉35.脉络丛前动脉供应A.外侧膝状体、内囊后肢的后下部B.中央后回C.语言中枢D.中央前回E.内囊前肢36.关于后交通动脉的描述哪项错误?A.与大脑后动脉吻合B.是颈内动脉系与椎-基底动脉系的吻合支 C.参与组成大脑动脉环D.有一条E.有两条37.下列有关椎动脉的叙述哪项不正确? A.起自锁骨下动脉第一段B.穿第 7 至第1 颈椎横突孔C.经枕骨大孔进入颅腔D.左、右侧椎动脉合成基底动脉E.在脑桥上缘分为左、右大脑后动脉 38.基底动脉A.由左、右椎动脉合成B.与小脑腹侧相邻C.走行于延髓背侧D.穿经枕骨大孔E.直接参与构成大脑动脉环39.指出下列关于小脑下后动脉的不正确说法 A.是椎动脉最大的分支B.行程弯曲C.易发生栓塞D.是基底动脉的分支E.供应小脑下面后部、延髓后外侧部 40.小脑下前动脉A.自椎动脉起始段发起B.供应小脑的上面C.经面神经的腹侧达小脑下面D.发自大脑后动脉E.以上均错41.迷路动脉发自A.椎动脉B.大脑后动脉C.小脑下前动脉D.基底动脉E.大脑中动脉42.有关小脑上动脉的描述哪项正确? A.在近基底动脉的末端发出B.由椎动脉发出C.供应小脑下部D.参与构成大脑动脉环E.供应脑干43.大脑后动脉A.皮支分布于额叶的内侧面及底面B.不参与形成大脑动脉环C.是颈内动脉的直接延续D.中央支供应背侧丘脑E.是椎动脉的分支44.大脑动脉环由下列动脉组成A.两侧大脑前动脉、两侧颈内动脉、两侧大脑后动脉、前交通动脉、后交通动脉 B.两侧大脑前动脉、两侧大脑中动脉、两侧大脑后动脉、前交通动脉、后交通动脉 C.两侧大脑前动脉、两侧椎动脉、两侧大脑后动脉、前交通动脉、后交通动脉 D.两侧大脑前动脉、两侧颈内动脉、两侧基底动脉、前交通动脉、后交通动脉 E.以上都不对45.关于大脑上静脉的叙述哪种不对?A.在外侧沟以上B.有 8~12 支C.收集大脑半球外侧面的血D.收集大脑半球内侧面的血E.注入下矢状窦46.大脑下静脉A.位于外侧沟以上B.直接注入窦汇C.主要注入海绵窦D.主要注入下矢状窦E.以上均错47.大脑中浅静脉A.收集大脑内侧面的血液B.本干沿外侧沟向后注入大脑大静脉C.收集大脑半球底面的血液D.注入海绵窦E.注入上矢状窦48.关于大脑内静脉的错误描述是A.由脉络膜静脉和丘脑纹静脉合成B.向后至松果体的后方C.无动脉伴行D.与对侧同名静脉合成大脑大静脉E.仅有一条49.关于大脑大静脉的错误描述是A.又称 Galen静脉B.由两侧大脑内静脉合成C.收集半球深部髓质的静脉血D.注入直窦E.直接注入颈内静脉50.血-脑屏障的结构基础是A.软脑膜、硬脑膜B.闭锁小带、上皮C.毛细血管内皮、毛细血管基膜、胶质膜D.脉络丛上皮、胶质膜、毛细血管上皮E.室管膜上皮、毛细血管基膜(二)X型题1.大脑动脉环(Willis 环)A.位于蛛网膜下隙内B.位于脑底下方、蝶鞍上方、视交叉灰结节及乳头体周围C.由大脑前、中、后动脉构成D.此环使两侧颈内动脉系与椎-基底动脉系互相交通E.有调整脑血供的作用2.蛛网膜粒A.呈“菜花状”突起,突入硬脑膜窦内B.于上矢状窦内C.脑脊液进入静脉的途径D.脑软膜形成E.脑蛛网膜形成二、名词解释题1.硬膜外隙2.硬脑膜窦3.蛛网膜下隙4.终池5.蛛网膜颗粒6.大脑动脉环7.血-脑屏障8.血-脑脊液屏障9.脑脊液-脑屏障三、问答题1.用箭头表示硬脑膜窦内的血液流向。

2.某人鼻唇沟周围疖肿后,高热一周,疖肿被挤压后细菌栓子播散,引起眼球运动障碍, 试解释为什么?3.脑的动脉来源于哪两条动脉?脑的三条主要动脉各营养何处?4.由心脏将血液送至右侧大脑半球外侧沟周围皮质,经过哪几条途径?5.试述大脑动脉环的组成及功能。

6.简述脑脊髓液的产生和循环途径。

一、选择题(一)A型题1 C.2 A.3 D.4 E.5 B.6 A.7 D.8 B.9 C.10 E.11 C.12 D.13 E.14 D.15 A.16 E.17 C.18 B.19 A.20 C.21 B.22 B.23 D.24 C.25 D.26 D.27 E.28 C.29 B.30 E.31 A.32 B.33 D.34 E.35 A.36 D.37 B.38 A.39 D.40 C.41 D.42 A.43 D.44 A.45 E.46 C.47 D.48 E.49 E.50 C(二)X型题1 BDE.2 ABCE二、名词解释题1.硬膜外隙:硬脊膜与椎管内面的骨膜之间为硬膜外隙,内含疏松结缔组织、脂肪、淋巴 管和椎内静脉丛。

此隙略呈负压,内有脊神经根通过。

临床上进行硬膜外麻醉,即将药物注入此隙,以阻滞脊神经内的神经传导。

2.硬脑膜窦:由分开的两层硬脑膜衬以内皮细胞构成,窦壁无平滑肌,不能收缩,损伤时 易形成颅内血肿,是颅内静脉回流的主要途径。

如上矢状窦和下矢状窦等。

3.蛛网膜下隙:脊髓的蛛网膜与软脊膜之间,以及脑的蛛网膜与软脑膜之间的间隙称蛛网 膜下隙。

内含脑脊液和血管。

4.终池:蛛网膜下隙在脊髓下端至第 2 骶椎水平扩大为终池,内有马尾。

临床上腰椎穿刺 常利用此部位抽取脑脊液或注入药物,而不损伤脊髓。

5.蛛网膜颗粒:脑蛛网膜在硬脑膜构成的上矢状窦附近形成许多“菜花状”突起。

突入硬 脑膜窦内,称蛛网膜颗粒。

脑脊液通过这些颗粒渗入硬脑膜窦内,回流入静脉。

6.大脑动脉环:又称 Willis 环,由前交通动脉、两侧大脑前动脉起始段,两侧颈内动脉末 端,两侧后交通动脉和两侧大脑后动脉起始段共同组成,位于脑底下方,蝶鞍上方、视交叉、此环可以调整大脑的血流供给和代偿, 维持脑的营养供应和功能活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