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大学生就业观

浅谈大学生就业观

浅谈就业观
“就业”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它标志着一个人正式进入社会,承担其全部的责任和义务,是人生一个重要的十字路口。

所谓就业观,就是人们选择和从事职业时的心态、情感、态度、评价标准和价值取向的总和,是一个人的人生、价值观、生活观、劳动观以及享乐观等在对待职业问题上的重要表现。

所以,树立理性的就业观对我们大学生来说是极其重要的。

1.大学生当前的就业形式:
1.随着各大高校连年扩招,每年毕业生人数也连年增长,2003
年是高校扩招后毕业生的人数达212万,2004年毕业280万
人,比上一年增长32.1%,2005年毕业达到了338万人,保守
估计2009年大学生毕业人数达到600万,如此一来,就业难
的现象也就不言而喻了。

2.计划经济体制影响依然存在并在一定范围内产生作用。

用人机
制还不健全仍然存在很大程度上的计划安置,人才流动机制有
待改善。

3.业观念有待更新,当前就业问题上,许多人就业观念滞后,缺
乏主要择业创业的积极性,且不从自身条件和实际出发,就业
期望过高。

2.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
1.社会大背景:在当前毕业生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用人
单位对录用毕业生的标准越来越高。

他们不仅注重毕业生综合
素质,而首先挑选其学校和学历层次;不仅要求毕业生学习成绩好、思想素质高,而动手能力已经成为许多用人单位所要考核的内容。

这种抬高门坎的现象致使我们这种二流学校的毕业生要很快找到合适的岗位,顺利实现就业增加了难度;热门专业依然走俏,部分专业就业面相对较窄。

在招聘现场,也不难看到公司所需专业“一边倒”的现状。

2.自身就业素质存在问题:知识转化率低,据统计,应届大学生
到岗工作,对所学专业实际知识应用率不足40%,而且多数学
生表现出所学过的知识根本无法转化成自己在岗的实际能力;
其次,就业理念滞后,在大学毕业后,一般来说,大学生对自己的期望值较高,认为自己上了大学、有了文凭,就应该有个体面的工作,并且有较高的薪水。

3.学校教育模式、专业设置与社会的发展需求不相适应:短时间
内大规模的扩招致使部分高校硬件设施的投入、软件设施及师资力量的配备跟不上扩招的步伐。

一些高校专业设置不合理。

他们只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来设置专业,所以会有一些专业与社会脱节;或者不根据社会需求而过多招收某专业学生,因为没有市场需求,部分专业大学生毕业就面临失业。

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1.找准自己的社会角色,确定好自己的社会位置:大学生在择业
前应该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评价,能够根据自己身体、兴趣、气质、个性及能力等方面因素把自己放在最合适的位置
上,既不过高地估计自己,也不妄自菲薄,能够准确地找准自己的社会角色,确定好自己的社会位置,有利于自身价值的实现。

2.转变就业观念,重视中小企业的就业机会:大学生转变就业观
念是社会的需要,也是我国小康社会发展的要求。

大学生是企业发展壮大的一支重要的人力资源,大学生如果能够转变就业观念,重视中小企业的就业机会,将能够调整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减少地区间发展的不平衡性,从而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目前,我国对非公有制中小企业的政策及扶持,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政策保证,拓宽了就业的渠道,成为解决社会劳动力就业的主力军。

中小企业数量大涉及面广,占我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经营范围几乎涉及国民经济所有行业和领域,提供了约75%的城镇就业岗位,占每年新增就业岗位的80%以上,而人才匮乏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相对于大公司说,中小企业提供的就业机会要多得多,因此,大学生选择中小企业就业既可以缓解社会就业压力,又可以使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得以施展,使个人价值能够得到充分的实现。

3.发挥自身优势,选择自主创业的途径:传统就业观念是从社会
提供的各种职业中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职业。

但作为一个现代大学生,不仅要有多次择业的心理准备,而且要树立自主创业的观念,自主创业就是大学生改变就业观念,利用自己的知识、
才能和技术以自筹资金、技术入股、寻求合作等方式创立新的就业岗位,并依法获得劳动报酬的就业方式。

相对于社会其他劳动力,大学生已具备相应的知识,有着自身的素质和优势,表现为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性格与心理品质素质等,这些素质和优势,有利于大学生的创造性的发挥,有利于大学生个性的展现,适合选择自主创业的途径,选择一个更好的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的途径。

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大学生完全可以根据市场需要和社会需求创造新的职业。

就业市场是优胜劣汰的市场,势必会导致一些毕业生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就业岗位,处于暂时失业状态。

党和国家十分关心和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已出台了有关优惠政策,鼓励毕业生自谋职业、自主创业,通过自主创业,一方面实现自我人生价值,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也可以减轻社会的压力,为国家做贡献。

4.调整就业期望值,选择最合适的:大学生择业时期望谋求到理
想职业,但要使期望变为现实,必须认清形势,正确把握就业期望值。

当前,把大学毕业生推向市场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下岗分流人员不断增加,大学的扩招使就业形势异常严峻。

因此,大学生在择业时要认真考虑所学的专业和方向,了解社会对该专业的需求情况,要根据自己的职业兴趣、专业特长、实际能力、性格气质特点、家庭情况等去确定职业期望值。

在择业时要以自己所长择社会所需,把个人职业发展与社会要求有机的
结合起来,选择那些能够为自己提供良好的发展前景、能够发
挥自己才能又为社会所需的职业,真正体现和实现自己的价值。

我的就业目标:找工作也如火如荼的进行一段时间了,最大的感受就是情况不容乐观,就业形势很严峻,真的是一把辛酸
泪。

因为家里边要求不能出省,所以局限性很大。


先,高的起点不一定就是好的,适合自己就好,对于
我稳定还是首要的,所以一般的国企(兵工、军工企
业)是我所看重的,发展前景虽不是很好,但是个人
努力还是至关重要的,个人的发展也是不会被完全限
制的;其次,所从事的工作也不一定是设计研发之类
的,工艺等技术之类的也是可以的,从基层做起,循
序渐进的道理还是想遵守;最后,薪资只要合理就行,
符合现在的薪资标准,符合当地的消费水平就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