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某煤矿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某煤矿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某煤矿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发表时间:2012-11-22T09:23:41.670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23期供稿作者:任月萍
[导读] 配备专人对防毒、防噪声振动、防高温、防暑、防工频电场等职业病防护设施的定期维护检修等。

任月萍(西山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职业病防治所山西太原 030053)
【摘要】目的识别、分析该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危害程度,确定职业病危害类别,从源头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

方法本次评价采用检查表法对该建设项目进行评价。

结果厂址选择、总体布局(平面布置、竖向布置及设备布局)、生产工艺、厂房设计、职业病危害因素和危害程度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辅助用室、应急救援、个人使用的职业病危害防护用品、职业卫生管理、职业卫生专项经费概算在初步设计的基础上,按照相应的补充措施补充完善后,均可符合国家标准。

结论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2012年版)的通知》,煤炭开采属于职业危害严重的项目,判定该煤矿为职业病危害风险类别严重的建设项目。

【关键词】煤矿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中图分类号】R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3-0038-02
该煤矿是根据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文件要求,由六座煤矿整合而成,整合后年产量为90万吨/年。

为从源头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等的要求对该项目进行建设项目预评价。

1 内容与方法
1.1评价依据及方法
本次评价以《职业病防治法》、《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规定(试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技术导则》、《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等法律、法规、规范与标准作为评价依据,项目的初步设计说明书作为基础依据,采用类比法对该建设项目进行评价。

1.2评价范围
本次评价初步设计说明书中提出的工程内容为准,主要包括井下生产系统、地面生产系统、辅助生产系统,对以上生产系统建成投产后运行期间的职业病防护措施及职业卫生管理等进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1.3 评价内容
对该项目的厂址选择、总体布局(平面布置、竖向布置及设备布局)、生产工艺、厂房设计、职业病危害因素和危害程度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辅助用室、应急救援、个人使用的职业病危害防护用品、职业卫生管理、职业卫生专项经费概算等进行分析和评价。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产工艺
矿井开拓方式为斜井开拓,布置有主斜井、副斜井和回风立井三个井筒;矿井布置1个综采工作面及3套综掘工作面,采煤工艺为一次采全高综采工艺;主运输采用带式输送机,井下辅助材料采用连续牵引车牵引矿车运输;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分列式、机械抽出式通风。

2.2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
本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的煤尘、岩尘、其他粉尘、木粉尘、噪声、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全身振动等。

2.3重点评价因子
根据煤矿企业特点,结合工程分析及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确定本次重点评价因子粉尘、噪声。

产生粉尘的主要岗位有采煤机司机、掘进机司机、打眼工、支护工、移架推溜工、皮带工、刮板机司机、筛分工等。

产生噪声的主要岗位有采煤机司机、掘进机司机、支护工、水泵工、皮带工、注水工、灌浆工、木工、通风机房操作工、压风机房操作工等。

3 结论与建议
3.1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
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2012年版)的通知》,煤炭开采属于职业危害严重的项目,判定该煤矿为职业病危害风险类别严重的建设项目。

3.2结论
3.2.1厂址选择
该项目选址考虑了水文、气象、地质、生产工程中的卫生特征,并依据现有的法律、法规进行了合理选址;位于当地夏季最小频率风向的被保护对象的上风侧;周围交通便利;排矸场地距村民大于500m。

项目厂址选址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的要求。

3.2.2总平面布置
该项目功能分区明确,从西到东依次布置有非生产区(行政公共区)、辅助生产区和生产区等三个功能分区。

非生产区位于工业场地的西侧,位于当地夏季最小频率风向东的下风侧;生产区位于工业场地的东侧,位于当地夏季最小频率风向东的上风侧;辅助生产区位于工业场地的中间,布置在生产区与非生产区之间。

该项目总平面布置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的要求。

3.2.3厂房设计
该项目工业场地内主要建筑物综合考虑了建筑物间距、朝向、采光、照明、通风等因素,该项目厂房设计基本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的要求。

3.2.4职业病防护措施
在防尘方面:矿井建立有完善的防尘洒水系统;煤电钻钻眼采用湿式钻孔;采煤机、掘进机安装内、外喷雾装置;采掘工作面回风巷安设有风流净化水幕;井下各转载点设置喷雾装置;在采煤之前对工作面预注水;锚喷作业点下风流方向设置风流净化水幕;转载点超过0.5m,安装有溜槽。

在防噪方面:破碎机选用低噪声破碎机;在振动筛四周设置吸声屏,上方空中悬吊吸声体,并且以硫化橡胶筛板代替钢筛板,单机拖
动改为双机拖动,减少激振器内大齿轮啮合声;在通风机出口处设置有消音器;提升机房、水泵房等设置有隔声门窗,并且设置有操作室。

在防毒方面:该矿安装有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并且配备相应的便携式个体瓦斯监测仪;矿井采用“u”型通风,主斜井、副斜井进风、回风立井回风。

在每个掘进工作面配备1台局部通风机。

3.2.5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
该矿井为井下工人配备了防尘口罩、防噪耳塞,并且为每个下井工人均配备有自救器,基本能满足个人防护用品的需要。

3.2.6应急救援措施
该矿设立有矿山救护中队,与某军事化矿山救护大队签订委托服务协议书,行车不超过30min。

矿井急救站内设置专职义务人员3人,配备有急诊抢救室,装备有复苏器械、麻醉计、抗休克裤、充气止血带等急救器材和急救药品。

基本能满足急性中毒应急救援需要。

3.2.7职业卫生管理措施
该矿井在初步设计中针对职业卫生管理措施未进行详细阐述。

对此进行了如下补充:设置职业卫生管理组织机构,配备3名专职人员;参照《职业病防治法》及《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规定(试行)》建立完善的职业卫生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制定部门负责日常监测工作;委托有职业卫生体检资质的单位对工人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建立完整的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3.3建议
3.3.1
应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要求,认真落实职业卫生“三同时”工作,确保职业病防护设施与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3.3.2
项目建成后,生产运行期间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加强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工作,定期组织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的职业卫生培训;建立健全企业职业卫生档案及个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按照规定定期组织职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监督劳动者佩戴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并督促正确使用;配备专人对防毒、防噪声振动、防高温、防暑、防工频电场等职业病防护设施的定期维护检修等。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2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2]GBZ/T196-2007,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技术导则.
[3]安监总煤调(2010)121号,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规定(试行).
[4]安监总安监(2012)73号,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2012年版)的通知.
[5]GBZ158-2003,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