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场施工布置方案第一章工程概况****合同段起讫桩号为K128+984.979~K140+620,全长11.635021公里,线内共有15座大桥,1座中桥,共需预制安装T梁752片。
已建成的2号T梁集中预制场位于主线路基K136+290~K136+747段,主要预制431片30mT梁和95片40mT梁。
因工期需要为加快施工进度,我标段计划在主线路基K133+560~K133+864段新增一个T梁集中预制场,主要预制226片20mT 梁,1号预制场按照保守数字每月生产40片T梁设计建设。
为了集中管理,确保工程质量,结合工地实际现状,综合考虑桥梁、路基特点及地形等因素,本着就近运输、方便施工的原则,1号预制场设在主线路基K133+560~K133+864段,设计长度为304米,宽度为27米,该段路基正好位于**互通主线1号桥和**大桥之间。
预制场地封闭式管理,四周采用通透式围栏,场地采用C15混凝土硬化。
本标段T梁安装计划由2台架桥机共同作业完成,①号架桥机安装标段起点到**互通主线2号桥的所有预制梁,②号架桥机安装标段**大桥到标段终点的所有预制梁。
20米T梁、30米T梁及40米T梁预制主要参数如下表:20m、30m、40mT梁数据一览表第二章预制梁场总体规划原则根据招标文件及招标文件技术规范补充专用条款中关于“三个集中”及质安部第16号通用函之要求,我们认真履行其中关于预制场的建设规定,结合我标段T梁预制及安装实际情况,特制订本方案。
1.编制原则a.遵守合同文件各项条款要求,认真贯彻业主及监理的指令和要求。
b.严格遵守合同文件明确的要求,施工技术规范和质量评定及验收标准。
c.坚持技术先进性、科学合理性、经济实用性、安全实用性和实事求是相结合。
d.自始至终对施工现场坚持全员全方位、全过程严密监控、动静结合、科学管理的原则。
e.实施项目管理,通过劳务、技术、资金、信息、时间与空间的优化处理,实现成本、工期、质量及社会效益。
2.主要依据有:a.施工承包合同书。
a.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c.《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11﹚d.《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GF10-2006﹚e.《公路工程安全施工技术规范》﹙JTJ076-95﹚f.《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TJGF80/1-2004﹚j.我单位拟定投入的技术力量,机械设备以及长期从事高等级公路桥梁工程施工积累起来的丰富经验。
第三章预制场的选址原则1.选址原则本着就近运输、方便施工的总体原则,依照经济、实用、兼顾减少干扰和避免环境污染的建设理念,根据桥梁、路基挖、填方分布特点以及地形等因素,结合少占耕地,临时建设与永久设施相结合的策略,进行集中预制场的选址。
2.分布位置经过细致踏勘,综合考虑,选定K133+560-K133+864段路基作为1号集中预制梁场场地。
此段路基填方总长304米,宽27m,使用宽度24m,总面积7300㎡。
该段填方路基目前已施工至94区顶,路基纵坡经处理后1%。
该段路基纵坡较小,远离居民区,避免扰民,减少干扰,水电供应比较便利。
本预制场距离1号集中拌合站、1号集中钢筋加工场都比较近,混过凝土及钢筋运输及安装比较方便,减少中间环节。
本标段20米预制T梁主要集中在窑淮互通主线2号桥和陈家铺大桥两座大桥上,1号T梁预制场设在两个主要预制梁桥中间位置, T梁运输安装比较方便。
第四章梁场平面布置规划1.布置依据根据招标文件技术规范补充专用条款之要求,按照“工厂化、专业化”的要求和本标段实际情况进行梁场的布置。
将各功能分区科学规划布置,既能方便施工又能确保安全文明工地。
2.平面布置规划1号预制场位于K133+560-K133+864,实际宽度27m,实际使用宽度为24m,实际占地面积7300㎡。
初步计划占用路基长304m,如果因其它原因预制梁安装滞后,存梁区还可向大桩号方向扩展。
根据计划安排,我们计划先制作20个20mT梁制梁台座,集中力量预制窑淮互通主线2号桥的预制梁,按照由大桩号向小桩号的安装顺序预制。
a.功能划分预制场分为:生产保障区、生产区、制梁区、存梁区、装吊运输区、。
b. 用地范围在K133+600处,租用民房作为生活区,距离施工现场近,便于管理。
K133+560~ K133+590段作为生产保障区,长度为30m,专门用来存放材料和制作预应力钢束。
K133+590~ K133+720段为制梁区,长度为130m,设5排T梁制梁台座,每排4个制梁台座,共设计20个制梁台座。
K133+720~K133+864段为存梁区,长度为144m,设6排T梁存梁台座。
预计存梁84片,占预制总数的37%,加上制梁台座预计存梁20片,占预制总数的46%,合计存梁总数为104片。
靠预制场左侧龙门吊轨道,修建一条净宽5米的场内道路,作为装吊运输区,为移梁、运输砼专用。
场内配置80T龙门吊两台,5T龙门吊一台,龙门吊跨径24m,轨道长310m。
值班室一处,库房一处,40m³水罐一处,生活区集中在预制场边,租用当地民房。
第五章预制梁场建设方案1.T梁施工工艺流程本预制场全部为T梁,其施工工艺流程框图安装钢筋混凝土养护通孔、清孔移梁存放及架装T梁预制施工工艺流程框图2.本预制场的预制周期分析平均每片梁生产周期按12天计算,5排20个台座台座可满足每月生产量为:(30÷12)×20=50片。
每套模板3天可周转一次,计划投入20米梁共5套,模板每月可生产(30÷3)×5=50片梁,两者均可能满足生产计划要求(计划40片)。
制、存梁底座布置与数量1)预制T梁底座本预制场在K133+560~K133+864段,设20m T梁底座5排,每排台座4个,台座间距4.5米。
先集中预制**互通主线2号桥145片20米预制T梁,然后预制***45片20米预制T梁,最后预制**互通A匝道36片20米预制T梁。
2)存梁底座存梁底座根据实际T梁安装需求设置20mT存梁底座,不计划大量存梁。
前期先制作6排存梁台座,预计存贮2个月生产的预制梁。
存梁区共设6排存梁区,每排计划两层。
每层存7片梁,若出现桥梁下构施工进度滞后,影响预制梁架设的情况,则考虑向大桩号方向存增加存量台座。
存梁能力为84片,占互通主线2号桥预制总数的58%,加上20个台座,可存3个月生产的预制梁,能够满足施工组织要求。
3)计划安排a.时间安排梁场建设日期:2012年11月20日~2012年12月20日。
T梁生产日期:2012年12月20日~2013年06月20日。
b.劳力安排4.模板配置模板在专业厂家定做,使用组合定型钢模板,模板外侧安装 1.5kw 高频振动器,间距3m。
根据《技术规范补充专用条款》要求,模板数量不应少于台座数量的1/6,但考虑到集中预制梁场需进行20mT梁预制任务重,故项目部加大投入,共投入T梁模板5套。
模板按3天一周期情况计算,满足每月循环10个周期,10×5=50>40,完全能够满足每天生产两片梁的需要。
模板验收技术指标内容要求尺寸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不大于长度和宽度的1/1000,最大允许偏差为±4mm。
5.地基处理对梁场处地基进行处理,主要保证梁场在使用过程中不出现不均匀沉降、积水等现象,保证排水通畅,施工通行方便。
预制场内所有场地皆进行混凝土硬化处理,处理过程中预留出台座基础位置,15cm厚C15混凝土进行硬化。
对于预制场的行车道路,20cm 厚的C20混凝土进行硬化。
6.制、存梁台座的施工1)预制台座及基础T梁预制台座采用C30钢筋混凝土浇筑成型,由于T梁自重较大,反拱度也较大,且有后张预应力,张拉后受力点主要集中在台座两端,所以台座两端必须牢固,在预制底座时先预埋锚固台座钢筋,从吊装和梁长变化方面考虑,距底座端100cm中心处两头各设以20~30cm长的开口,设置活动底座,以便吊装时兜索用。
台座设计高度为25cm,台面下7cm处、隔0.75m预埋Φ5cm的PVC管作为对拉孔位,横隔板位置加设对拉秆。
底模采用δ8mm厚通长钢板制作,平整光滑的焊接在调平槽钢上。
钢板拼接焊缝必须打磨平整、光滑,同时在槽钢内安装防渗橡胶软管,以保证底模与侧模接缝处不漏浆。
台座建设时,纵向两台座间间距为5m,横向间距为4.5m,有足够的空间进行预应力张拉及封锚等作业。
考虑到T 梁张拉时,梁体两端受集中力,为防止基础沉降,因此在梁两端各做一刚性砼枕梁基础,基础尺寸为2.0m ×0.8m ×22m ,地基承载力要求为200kpa ,砼标号为C30,在基础上制作台座,台座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20米梁砼台座长20m 、宽为44cm 。
底模采用在砼台座上铺设8mm 钢板作T 梁底模板,为减少主梁后期拱度,主梁台座按二次抛物线形式向下设置反拱,20米T 梁反拱为1.5cm 。
台座立面图Ⅰ地基承载力验算按20mT 梁荷载进行地基承载力验算,鉴于T 梁在预制过程中与台座全接触,荷载均布于整个台座上,台座平面面积为20m*0.44m=8.8m 2,20mT 梁自重最大423KN (中梁),边梁模板自重约500KN ,施工荷载忽略不计,要求地基承载力较小约为78.8KPa 。
但在T 梁张拉完成后,由于反拱,受力集中于梁端,经台座端头传至两刚性枕梁上,在最不利情况下一排4片T 梁均在此条件下,进行刚性枕梁的地基承载力验算如下:一端刚性枕梁平面面积为22.0m*2.0m=44.0m24片20mT梁中梁重力为423KN*4=1692KN地基承载力要求为1692KN/2/44.0m2=19.2KPa实际中要求地基承载力为200KPa,大于验算所得19.2KPa承载力,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
梁台抗弯计算1)材料性能指标C30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为FA=30MP轴心抗压强度取立方体的3/4FCD=22.5MP其抗拉强度取值按立方体的1/20FTD=1.5MPHRB335钢筋FSD=280MP梁台截面抗弯计算单片梁重1376KN均布于40M梁台长度,均布荷载q=1376KN/40M=34.4KN/M按路基2米范围内下陷计算M=qL2/8=17.2KNM下层钢筋中心距台座混凝土下部为40MM,即as=40MM梁台座高350MM 即Ho=350MM,梁台宽B=600MMA0=M/FCD*B*H0)=17.2*106/(22.5*600*3502)=1.04查表得§=0.025<§B =6 §0=0.983所以A S=M/h§0F CD H0=17.2*106/(0.983*280*350)=249MM2因最小配筋率A SMIN=A C*0.15%=0.15%*350*600=315MM2>A S即计算值小于最小配筋率,即按最小配筋率为下限进行配筋布置下层按3根12的螺纹钢筋布置,A S=565MM2上层按2根12的螺纹钢筋布置经计算,配筋率达到0.48% 远远大于规范要求最小配筋率0.15% 梁台座抗剪强度分析受力分析梁台在T梁混凝土浇注后,混凝土强度未形成之前,此时若地基发生下陷,且台座抗剪能力差,即可能发生台座因受剪而沿斜裂缝破坏,故应进行抗筋能力验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