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卖木雕的少年》教案精编版

最新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卖木雕的少年》教案精编版

2020年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卖木雕的少年》教案精编版27、卖木雕的少年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积累词语,并学会恰当地运用。

2.通过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揣摩人物内心活动,并以感情朗读来体现。

3.了解课文背景,让学生感悟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好之情及中非人民的友谊。

教学重点: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

教学难点:读懂本课内容,明白少年为什么送木雕给"我",感受他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生:喜欢!师: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一个地方,那就是非洲的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

(出示图片)哪位同学在预习中搜集了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的资料,给大家介绍介绍?(莫西奥图尼亚瀑布位于南部非洲赞比西河中游,高120余米,宽达1800米,是世界三大瀑布之一。

“莫西奥图尼亚”在当地语中的意思是“雷霆翻滚的云雾。

)生:……师:看得出,你预习新课非常用心,真好!那里还有举世闻名的木雕工艺品,让我们随着富有浓郁非洲风情的击鼓乐,去出售木雕工艺品的摊点上看一看。

(出示图片,简介:木雕是非洲古老的艺术形式,因多数民族都没有文字,所以许多古老的神话都是靠木雕一代一代流传下来的,这些木雕大多出自民间艺人之手,造型怪异,表情刻画生动,又被称为“非洲式照片”,各国人民都乐于收藏。

)喜欢吗?生:喜欢!师: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讲述的就是发生在这里的人和事。

接下来,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结识一位——卖木雕的少年。

(指课前板书,生齐读。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词语。

师: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下面我们来展示一下自己的预习成果。

(出示词语)谁先来读第一行?生:读第一行。

师:第二行?生:读第二行。

师:第三行?生:读第三行。

师:我们一起读一遍。

同学们发现了吗?第一行都是描写什么的词语?生:第一行都是描写大瀑布的词语。

师:你很善于发现!也可以说是描写景物的词语。

第二行呢?生:第二行都是描写木雕的词语。

师:你预习课文很认真,记住了这是描写木雕的词语!也可以说是描写物品的词语。

第三行呢?生:第三行是描写人的词语。

师:你学会了总结词语的特点,很好!那谁能选择其中的一个或几个词语夸一夸我们家乡的景物或物品?生:……师:学到好词语还要会运用,你的收获会更多。

2、概括课文大意。

师:课文讲了谁和谁之间发生的事?生:“我”和少年之间发生的事。

(师板书:我、中国、少年、非洲)师:(出示填空:“我”到非洲旅行时,想买_____做纪念,但是______________,只好放弃。

后来非洲少年___________________。

)生:……(师依次板书:想买、木雕、放弃买、卖、送)三、深入文本,研读感悟。

师:文中,“我”与少年几次见面?生:两次见面。

师:每次见面,卖木雕的少年都给作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的言行也深深地感动了我们。

在这两次见面中,少年的哪些言行和神情深深地感动了你呢?请同学们快速轻声读课文,画出最使你感动的句子,然后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体会。

(一)研读第一次见面,体会遗憾师:在第一次见面时,最使你感动的描写少年言行或神情的句子是哪些?生: ……(读句子,说体会。

)师:(出示:"买一个吧!"坐凳的主人是个十五六岁、五官端正的黑人少年。

那少年走到我跟前,诚恳地说:"夫人,您买一个吧!""啊,不,路太远,这个太重……"我有些语无伦次。

"您是中国人吧?"那少年望着我,猜测道。

我点了点头。

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丝遗憾的神情。

我也为不能把这件精美的工艺品带回国而感到遗憾。

)同学们看屏幕,哪位同学愿意跟老师一起表演这段对话?师:啊!这卷鼻大耳象的坐凳构思新奇,栩栩如生,真是精美的木雕工艺品呀!生:买一个吧!师:唉,还是不买了吧。

生:夫人,您买一个吧!师:啊,不,路太远,这个太重……生:您是中国人吧?师:对,我是中国人。

老师想问一问这位“卖木雕的少年”,你两次劝我买木雕,心里想的是什么?生:非常想把自己的木雕能够卖出去。

师:谁能读出这种心情?生:读“买一个吧!”生:读“夫人,您买一个吧!”师:读的多好呀!可是,我却放弃购买象墩了。

少年很遗憾,我也遗憾,我们的遗憾是一样的吗?我为什么遗憾?少年为什么遗憾?.默读课文1-8自然段,边读边画出有关的语句。

师:我为什么感到遗憾?生:读句子,说感受。

教师预设:①木雕,是非洲最常见的工艺品。

摊点里陈列的木雕琳琅满目,各式各样,想到朋友的叮嘱,我在一个摊点前停下来,仔细地挑选。

a.因为 ,所以我在一个摊点前停下来,仔细挑选。

因为木雕,是非洲最常见的工艺品,所以我在一个摊点前停下来,仔细挑选。

因为木雕琳琅满目,各式各样, 所以我在一个摊点前停下来,仔细挑选。

因为想到朋友的叮嘱, 所以我在一个摊点前停下来,仔细挑选。

b.带着喜悦读一读。

c.这么有名的木雕,没有买回来,真是遗憾。

②说是坐凳,其实是一个卷鼻大耳象,象背上驮着一块寸把厚的树桩。

这些坐凳构思新奇,大象雕得栩栩如生。

a.大象的鼻子像( ), 耳朵像( ),身子像( ), 四条腿像( ), 象背上驮着( ),所以说构思新奇,栩栩如生。

b.带着喜爱之情朗读。

c.这样栩栩如生的木雕,没有买回来,真是遗憾。

③我捧着象墩,仔细观赏,爱不释手。

a.从哪些词语能够看到作者对象墩子的喜爱?b.还能说我怎么着象墩? (拿、提、抱、举、端……)c.用哪个好呢? ("捧"好,更加体会出作者的喜爱。

)d.指导朗读。

(喜爱之情)e.我这么喜欢木雕,没有买回来,真是遗憾。

④正要掏钱购买的时候,我却犹豫了:我即将回国,要带的行李已经超重,怎么能再带上这沉甸甸的象墩子?a.这是个反问句,谁能改成一个陈述句?b.比较:我即将回国,要带的行李已经超重,怎么能再带上这沉甸甸的象墩子?我即将回国,要带的行李已经超重,不能再带上这沉甸甸的象墩子。

哪一句更好?为什么?(反问的语气更能传达出“我”的遗憾之情。

)c.指导朗读,读出我的无奈、遗憾的心情。

c.我担心路途遥远,木雕沉重,只好放弃,真是遗憾!师:少年为什么感到遗憾?仅仅是因为自己的木雕不能出售吗?读读下面的句子或许你会有新的发现。

(出示: "您是中国人吧?"那少年望着我,猜测道。

我点了点头。

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丝遗憾的神情。

)生读。

师:这个卖木雕的少年在知道我是中国人时怎么会这般遗憾呢?我们来了解一下当时的背景资料。

(图片一至五:非洲目前是世界上最贫困的大陆,许多地区的人民都要饱受洎饥饿和疾病的折磨。

多年来,中国在支持非洲国家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等方面,给予了非洲人民巨大的帮助。

图片六:这是中国派出的医疗队给非洲人民看病。

图片七:这是中国援非小学建成移交仪式。

图片八:这是中国历时八年,帮助修建了全长1860公里的坦赞铁路。

为建设这条铁路,中国政府提供无息贷款9.88亿元人民币,在这项工程中,中方有64人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中国人民对非洲人民的深厚友谊每个非洲人都铭记在心,此时此刻,少年的内心无法平静, (出示:他忘不了作者看木雕时的喜悦, 忘不了作者选木雕时的犹豫, 更忘不了作者带着遗憾离去的身影。

他想:……)同学们想象一下,他可能会怎么想怎么做?生思考汇报。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太丰富了!于是少年带着一个和大象墩一模一样的小象墩去宾馆找我了,这样我和少年有了第二次见面。

(二)研读第二次见面,体会朋友师:在第二次见面时,最使你感动的描写少年言行或神情的句子是哪些?生:读句子,说感受。

师:(出示:"这个小,可以带上飞机。

" 少年将一件沉甸甸的东西送到我手里。

啊!原来是一个木雕小象墩,和白天见到的一模一样,却只有拳头大小。

"太好了!" 我高兴地喊起来,掏出钱包就要付钱。

少年连连摆手,用不太标准的中国话说:"不,不要钱。

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

""我们是朋友!”我感动极了,连声说,“我们是朋友!" )同桌对读,根据标点,读出对话的语气。

师:此时,他们俩在想些什么?预设:"这个小,可以带上飞机。

"……(①这回您就不用遗憾了;②这就是您最喜欢的样子了,小小的,多好看;③带回中国,会有更多的人喜欢……)"太好了!"……(①这回我不遗憾了!②真没有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③这个孩子真热情!……) "不,不要钱。

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

"……(①中国援助非洲,给我们多少无私的帮助啊!②管朋友要钱,那就不是朋友了。

③她从那么远的国家来,我作为朋友送个小礼物,也是应该的!……) "我们是朋友!我们是朋友!"……(①是的,我们的友谊地久天长。

②我们相互帮助,是最好的朋友。

③对啊,我们虽然不相识,但是我们两个国家的友谊却是深厚的!……)师:少年送给我的是一个怎样的小象墩?生:少年送给我的是一个和白天见到的大象墩一模一样的小象墩,只有拳头大小。

师:同学们请注意“一模一样”“拳头大小”这两个词语,从中你又能感受到什么?生:……师:是啊,可见这位少年他是多么用心呀,细微之处见真情。

当我要给少年钱的时候,他为什么不要呢?生:因为他认为中国人是他的朋友,不能要朋友的钱。

因为中国援助非洲,给了他们那么多的无私帮助,送一个小象墩算不了什么,不能要钱。

……师:说得多好啊,少年送给我的仅仅是一个沉甸甸的小象墩吗?生(齐):不是。

师:这象墩还包含了什么?生:……师:这沉甸甸的象墩,更包含了少年对中国朋友的一份沉甸甸的情谊呀!(板书:情谊,画右心)让我们把他们各自的心情带入到句子中读出来,读出少年的热情、诚恳,读出我的惊喜、感动。

男女生读对话。

师:此时此刻,我和那位少年还有遗憾吗?生:没有了。

师:(出示:他笑了,露出了两排洁白的牙齿。

)同学们看这句话,这是怎样的笑容?生:幸福善良愉快满足安慰……师:同学们,学到这里,我们深深地被少年那真诚质朴的情谊打动了,深深地记住了一位善良友好的少年,深深地记住了他那句虽然不太标准但却真诚的中国话——齐读: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三)总结升华师:此时,千言万语不足以表达我们内心的感动,我们只想说——齐读(出示: 我们是朋友!我们和非洲人民是朋友! 我们和非洲人民永远是朋友! )师:在作者需要帮助的时候,少年热情地伸出了双手,因为——(师指生读:我们是朋友!)当非洲人民遭受苦难的时候,中国人民热情地伸出了双手,因为——(师指生读:我们和非洲人民是朋友!)愿我们能够永远珍惜彼此关爱的点点滴滴,因为——(师指生读:我们和非洲人民永远是朋友!)师画左心,箭头。

四、作业。

1、小练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