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考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五单元走向近代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文艺复兴时期,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人物,以下代表人物及其作品搭配正确的是A.彼特拉克——《哈姆雷特》B.达˙芬奇——《神曲》C.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D.但丁——《最后的晚餐》2.“14世纪中叶以后,越来越多的领主出租直领地,他们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户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
这种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是()A.西欧庄园B.自由和自治的城市 C.租地农场D.封君与封臣3.第一个找到了从西欧直通东方国家的新航路的航海家是A.郑和B.哥伦布C.达·伽马D.麦哲伦4.1493年,哥伦布完成第一次远航以后,带回了新大陆的玉米、甘薯和马铃薯等高产农作物。
这些高产农作物陆续传入欧亚地区,得到广泛种植,极大地缓解了饥荒对旧大陆人类生存的威胁。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哥伦布是彻底解决亚欧大陆饥荒问题的有功之臣B.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C.新航路的开辟有利于人类整体的生存与发展D.新航路的开辟证实了地圆学说5.14世纪中叶后,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它佃户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
这种租地农场采用的新生产方式是A.领主直接经营B.强迫农奴耕种C.雇佣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D.租给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6.10世纪开始,西欧城市得到很快发展,但由于西欧封建领主对城市居民可以任意征税,为此城市居民采取各种方式的反抗来争取城市自由和自治。
他们常用的手段是A.武力斗争杀死领主B.金钱赎买武力斗争C.政治谈判金钱赎买D.国王支持武力斗争7.2019年是麦哲伦开启环球航行500周年。
麦哲伦被历史铭记,不是因为他曾经推行殖民统治,而是因为他开启了人类历史上首次环球航行,成功地把全世界有人居住的大洲(大洋洲除外)都联系起来。
下图属于麦哲伦环球航线的是A.①B.②C.③D.④8.汤恩比说:“顺利地在旧瓶子里装进新酒,还不敢于引起旧瓶爆炸。
”“可以说是一种宪法方面的胜利,这种胜利应该当做一种惊人的技艺。
”他评价的是()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了君主立宪制B.美国独立战争后建立了联邦制国家C.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D.辛亥革命后成立了中华民国9.如下图内容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A.经济前提B.精神动力C.物质条件D.政治支持10.“三角贸易”航程被马克思称为“丢掉了最后一点羞耻心和良心的罪恶”,欧洲殖民国家经营“三角贸易”的罪恶行径是A.贩卖印第安人到非洲B.贩卖印第安人到欧洲C.贩卖非洲黑人到美洲D.贩卖亚洲黄种人到欧洲11.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张以“两个大陆相遇500年”为主题的纪念活动,以纪念()A.哥伦布到达美洲B.达·伽马到达亚洲C.迪亚士到达非洲D.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12.“直到公元1500年以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
到(公元)1500年左右,它一变而为一座桥梁,一个起程点了。
”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奥斯曼帝国的崛起B.欧洲地理学的发展C.造船技术的突破D.新航路的开辟13.有史学家认为:“11和12世纪,在欧洲封建王朝的统治下,欧洲达到了它的第一青春期,达到了它的第一个富有活力的阶段”,其“活力”表现为( )A.城市的兴起和市民阶层的产生B.王权的加强和民族国家的出现C.经济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开辟D.教权的削弱和宗教改革的开始14.但丁的《神曲》、达·芬奇的《最后晚餐》和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些经典作品共同体现的思潮是A.理性主义B.人文主义C.科学精神D.神权至上1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那时的西欧是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猛冲的推动力——宗教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地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
”材料指出了()A.殖民扩张的客观作用B.近代科技发展的社会基础C.文艺复兴运动的社会影响D.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16.“当地的印第安人无法用来做种植园的活,因为他们染上了来自欧洲的疾病,正在灭绝,”为了解决种植园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引发了( )A.罗马扩张B.奴隶贸易C.殖民扩张D.工业革命17.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的产生和发展。
“□□□□”中应填写A.手工工场B.租地农场C.文艺复兴D.资本主义18.“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是欧洲中世纪的谚语。
此话说明了中世纪的欧洲城市是A.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B.已不受国王管辖C.城市的空气比较清新D.城市相对独立和自治19.下图是意大利著名画家拉斐尔(1483〜1520年)的名画《西斯廷圣母》,画中的圣母一扫中世纪以来圣母像中那种冰冷、僵硬,不可亲近的模样,表现出了人类母亲的美丽、温柔和慈爱。
该画反映出当时流行的社会思潮是A.人文主义B.保守主义C.封建主义D.专制主义20.“一个优秀的画家,绘画要有两个目的,即人和人的灵魂意向。
”艺术大师达·芬奇的这句话体现了A.专制思想B.神权思想C.复古思想D.人文主义思想21.“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的共同点是①体现了人们的创新精神②为西欧国家的殖民掠夺开辟了道路③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④对世界走向整体起了重要作用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22.如图为1492年开辟的一条新航路示意图,此次航行()A.第一次完成了环球航行B.打开了绕道非洲南端通往东方的航路C.发现了美洲D.到达了印度西海岸23.14~16世纪,欧洲的思想领域和商业交通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被人们称为“人被发现”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
其中“人被发现”是指A.文艺复兴B.新航路的开辟C.宪章运动D.启蒙运动24.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的烟草、可可、马铃薯等作物由西班牙人带回欧洲,后来又传到其他地区;麦子、水稻、甘蔗、葡萄等则随欧洲移民一起进入美洲。
这段材料说明新航路的开辟()A.使世界完全连成了一个整体B.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C.丰富了世界各地人们的生活D.使美洲遭到残酷掠夺25.有史学家认为:“11和12世纪,在欧洲封建王朝的统治下,欧洲达到了它的第一青春,达到了它的第一个富有活力的阶段。
”其活力为A.城市复兴和市民阶层产生B.教权削弱和文艺复兴开始C.经济发展和世界市场开辟D.旧制度危机和宗教改革的开始【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C解析:C【解析】【详解】文艺复兴兴起于14世纪的意大利,15至16世纪扩展到欧洲其他地方,代表人物有但丁、达•芬奇和莎士比亚.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但丁的代表作是《神曲》,达•芬奇的代表作有《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莎士比亚的代表作有《哈姆雷特》和《罗密欧和朱丽叶》。
所以C项搭配正确,符合题意;ABD项搭配均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2.C解析:C【解析】【详解】根所学知识可知,14世纪中叶以后,欧洲出租领主直营地达到一个高潮,领主也因此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不再参与生产管理,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农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他们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经营,雇佣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这种生产和经营方式方式叫租地农场,所以C符合题意;庄园作为一种农业经济组织形式是从9世纪开始,逐渐流行开来,大约到11世纪,庄园遍布欧洲各地,与题干“14世纪中叶以后”时间不符,故A不符合题意;自由和自治的城市、封君与封臣不属于生产和经营方式,所以B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
【点睛】本题解题关键词在于时间是“14世纪中叶以后”、“通过承租、购买领主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户的地产等方式”由此可知是租地农场。
3.C解析:C【解析】【详解】据所学可知,1497年,达·伽马在葡萄牙王室资助下从葡萄牙出发,绕过好望角,溯非洲东海岸北上,横渡印度洋,1498年到达印度西海岸,第一个开辟了从西欧直通东方国家的新航路。
A项郑和从中国出发,最远到达非洲西海岸和红海沿岸,与题意不符;B项哥伦布从西班牙出发,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大陆,与题意不符;D项麦哲伦1519—1522进行了首次环球航行,航行路线为从西班牙出发,横渡大西洋,越过麦哲伦海峡,进入太平洋,到达菲律宾群岛,并经过印度洋,最终绕过好望角回到欧洲,与题意不符。
故选C。
4.C解析:C【分析】【详解】根据材料内容“这些高产农作物陆续传入欧亚地区,得到广泛种植,极大地缓解了饥荒对旧大陆人类生存的威胁”可知,材料内容主要反映了新航路的开辟密切了美洲和欧洲的经济联系,有利于人类整体的生存与发展。
选项C符合题意;A项哥伦布是彻底解决亚欧大陆饥荒问题的有功之臣中的“彻底”一词用词不当;BD项在材料内容中没有涉及。
故选C。
5.C解析:C【解析】【分析】【详解】14世纪中叶以后,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户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
他们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经营,雇佣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C符合题意;综合上述分析可知ABD项不符,排除。
故选择C。
6.B解析:B【解析】【分析】【详解】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封建主日益贪婪,对城市市民加紧剥削。
十一二世纪,法国一些城市的市民展开了与封建主的斗争,有的城市用金钱赎买、有的通过武力赢得自治权,B符合题意;综合上述分析可知ACD项不符,排除。
故选择B。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中世纪欧洲封建城市的兴起、特点以及意义。
7.D解析: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519--1522年,葡萄牙人麦哲伦奉西班牙国王之命,率船队从欧洲出发,穿越大西洋进入太平洋,并穿越印度洋、大西洋,最后回到欧州,从而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环球航行,证明了地球是圆的。
麦哲伦环球航行的路线是: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欧洲。
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
8.A解析:A【解析】【分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后,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权利法案》。
《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政体的确立,英国由封建社会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实现了社会的转型。
美国独立战争是建立了新国家,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后被推翻,辛亥革命后成立了中华民国,但果实被北洋军阀窃取,因此BCD不符合题意,所以此题选A。
9.C解析:C【解析】【详解】据图片“世界地图”“帆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理知识的丰富、造船和航海技术的发展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物质条件,C符合题意。
A对应的是工商业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B对应的是天主教的传播,D对应的是西班牙、葡萄牙王室的支持,ABD项图片中没有体现,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