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民网、新浪网等组织了一次关于“五四精神”的网络调查。
受访者中,40.2%选择“爱国主义”,23.4%选择“民主精神”,20.8%选择“科学精神”,15.6%选择“创新精神”。
(1)据材料一,你认为五四精神的主旋律是什么?(3分)五四运动在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中有怎样的地位?(3分)材料二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
这次会议被称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同年10月,红军胜利到达陕北。
长征的胜利,保存和锻炼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骨干,预示着中国革命新局面的开始。
(2)遵义会议为什么被称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5分)据材料二,概括长征胜利为中国革命做出的重大贡献。
(2分)材料三美国《时代》周刊一直以其对中国革命的特殊关注而受到世人注目。
1949年2月7日,毛泽东的图像首次出现在《时代》周刊封面上(见右图)。
(3)据材料三,指出《时代》周刊选择毛泽东为封面人物时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势。
(2分)图中“民主统一”是毛泽东等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的追求,你认为其实现的标志是什么?(2分)(2009·山东)以下这些珍贵的图片,从不同的角度见证了历史。
仔细观察,完成相关问题。
(10分)图一图二图三图四(1)请依次写出以上图片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名称。
(4分)(2)请你任选其中的一幅图片,简述它所反映重大历史事件的基本史实及其历史意义。
(6分)近代以来,中国的仁人志士为实现国家的独立和富强,不懈追求,历经艰辛,终于探索出一条民族复兴之路。
阅读下列材料:(10分)材料一 1862年清政府设立的“京师同文馆”,以培养外语翻译和外交人才为宗旨。
学生最多时达120人,主要学习外文,聘有外籍老师任教。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立后三年内,外轮损失1300万两(白银);湖北织布局开办后,海南海关每年进口洋布减少15万匹。
材料二 1949年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天安门城楼上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清政府中哪个派别的活动?(1分)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其活动的历史作用。
(2分)(2)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1分)这一事件有怎样的重大意义?(4分)(3)结合所学招商,指出材料三中数据变化说明了什么。
(2分)首都北京见证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展示了现代中国的发展和变化。
根据要1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当此国难极端严重民族生命存亡绝续之时,我们为着挽救祖国的危亡,在和平统一团结御侮的基础上,已经与中国国民党获得了谅解,而共赴国难了……在民族生命危急万状的现在,只有我们民族内部的团结,才能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1937年7月15日)材料二重庆谈判的老照片内战时期全国经济状况图表(设战前工农业产量为100%)材料三今天,两岸同胞往来之频繁、经济联系之密切、文化交流之活跃、共同利益之广泛是前所未有的,两岸关系展现出和平发展的光明前景。
——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海峡论坛大会上的讲话(2009年5月19日)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说明中华民族怎样才能“挽救祖国的危亡”。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次国共合作的重要作用。
(2分)(2)根据材料二中的老照片,指出重庆谈判国共双方的代表是谁。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共双方在重庆的什么地点签订了“双十协定”。
后来国民党撕毁这一协定,发动了内战。
根据材料二中的图表,说明内战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影响。
(4分)(3)综上所述,你得到什么启示?(1分)22.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60华诞。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浴血奋战的结果。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请回答:(1)中国共产党成立于何时?中共“一大”通过的党纲确定的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2分)(2)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哪两次重要会议?请分别指出这两次会议的重要意义。
(4分)1.材料一:我说,除了在香港驻军外,中国还有什么能够体现对香港行使主权呢?——邓小平材料二:“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湾,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乡愁》余光中(台湾,1972年)材料三: 1993年10月,台湾艺术家在北京演出舞剧《薪传》。
1995年~2000年,海峡两岸间接贸易额达1300多亿元,台湾同胞到大陆达1200多万人次。
(1)根据材料一请你说出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的时间。
(1分)(2)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建立得助于哪一个伟大的构想?说说这一构想的基本含义。
(2分)(3)联系材料二、三,说明海峡两岸交往发生了什么变化?谈谈这一变化的原因。
(3分)18、2009年,新中国迎来了她的60岁华诞。
泰安市某中学初三一班同学精心收集了一些珍贵图片,重温历史,向祖国母亲致敬。
请你观察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一和图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对中国社会进程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2)图三是一次运动中的口号,该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1分)图四为乔冠华率新中国代表团参加第26届联合国大会时开怀大笑的场景,在这一次会议前期,新中国取得的重大外交成就是什么?(1分)图四与图三相比,中国的外交结局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1分)(3)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是在哪一次会议上提出的?(1分)上面三幅图中,哪一图片最能反映我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更新的阶段?(1分)材料一:近代,帝国主义列强从海上入侵中国达80余次,入侵舰艇超过1800艘 (1840)年,英国侵略者仅用47艘木质加装火炮的舰船,就轰开了中国的大门(图一示)。
材料二:2009年青岛海上阅兵(图二示)后,英国《金融时报》回顾了清王朝1888年组建北洋水师,虽苦心经营,但最终战败于日本海军的屈辱历史。
并慨叹:中国海军实现了凤凰涅槃般的重生。
请回答:(1)材料一中列强从海上“轰开了中国的大门”指哪场战争?它使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怎样的变化?(2分)(2)材料二中的“北洋水师”组建于哪一探索运动中,“战败于日本海军”指的又是哪场战争?(2分)(3)由近代海军的“战败”到现代海军的“重生”,你获得哪些感悟?(2分)13.材料一:2009年3月3日15时,全国政协十一届二中全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审议通过政协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议程,听取贾庆林主席作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听取张榕明副主席作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
材料二:(图4)(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讲话)材料三:据中央电视台新闻报道,朝鲜于2009年5月25日宣布成功进行了第二次核试验,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
请阅读材料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一中提及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说一说1949年9月在北平隆重举行的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文献是什么?(1分)(2)材料二所反映的事件有什么历史意义?(3分)(3)从材料三中看出,朝鲜核问题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
历史上的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了无数可歌可泣的志愿军英雄功臣,他们为今天留下了哪些宝贵精神财富?(2分)(4)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历史揭开了崭新的篇章,到1956年,我国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
请问“三大改造”指什么?(1分)“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有什么历史意义?(2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根据中国共产党28年革命历程中的重大史实,完成下站在世纪之交的门槛回首望去,一个世纪,几代中国人为之奋斗的目标不外乎是使中国走向近代化。
中国走向近代化的过程,也是不断向西方学习过程。
中国走向近代化的的历史,始于1861年,自此,中国的近代化运动,走过了自强、变法、革命的历程。
……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路程清晰在目,但留下的脚步并非一条直线。
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观念层面,国人每向前迈进一步都异常艰难,但却是一种不断提高的过程。
——摘自《世纪之交的回望》(1)材料中“自强”所对应的历史事件名称是什么?这一事件有何客观作用?(3分)洋务运动(1分);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2分)(2)为实现器物层面的近代化,此间在湖北创办了哪些近代企业?(2分)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2分)(3)根据材料回答中国近代化“并非一条直线”,“是一种不断提高的过程。
”(2分)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观念层面。
(2分)28.(8分)中国现代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不断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
请回答:(1)1953—1957年,中国在经济和政治领域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动或变革,请概述其主要内容。
(3分)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向工业化迈进;实现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分)(2)简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对内改革成就及对外开放的格局。
(5分)对内: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实行国有企业的改革。
(2分)对外: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3分)29.(7分)20世纪60年代初期,西藏地区胜利完成民主改革,废除了封建农奴制度,百万农奴翻身当家做了主人,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世界最终废除奴隶制度作出了重大贡献。
请回答:(1)19世纪中期,美国和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是什么?(1分)奴隶制或农奴制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1分)(2)美国和俄国为解决这一问题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方式?(4分)美国: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即南北战争。
(2分)俄国: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2分)(4)这一问题的解决对两国历史的发展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美国: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俄国:加快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成为俄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2分)18、近代以来,中国的仁人志士为实现强国之梦不断汲取先进思想,大胆实践,与时俱进,最终探索出一条民族复兴之路。
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1)图一著作的作者是谁?他编写这本书的目的是什么?(2)图二译著提出了哪些进步观点?(3)在图三的发刊词中,孙中山将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什么思想?以其为指导思想的辛亥革命的最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4)以图四为主要阵地的思想解放运动高举哪两面大旗?图一至图四反映出近代前期中国学习西方的历程,试概括这一历程的特点。
(5)图五著作的出版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名称是什么?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实践相结合,形成了哪一重要理论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