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主讲教师
协讲教师
教材
教材和参考书: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5;
2.《列宁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5;
3.《毛泽东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1;
4.许征帆等编写:《马克思主义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
5.教育部社政司组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本课程主要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实现的三次结合、产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历史性飞跃,形成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大理论成果。重点阐明三大理论成果的基本内容、逻辑关系,帮助学生理解中国革命和建设发展的基本规律。
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政治学理论专题研究
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空)
课程名称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英文名称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ScientificSocialism
学分
2学分,34学时
学时
开课时间
第二学期
开课学科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授课范围
全校
授课对象
硕士
课程类型
必修
考试方式
开卷考试+课程论文+平时成绩
课程内容简介
(限500字,5号字,宋体)
该课程主要阐述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想到现实、从“苏联模式”到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的发展历程,注重总结经验教训,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主要是对硕士研究生进行科学认识社会主义历史进程的教育,掌握科学社会主义实事求是的精髓和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社会主义改革实践对人们思想的影响和当今的国际环境、国际政治斗争带来的影响;从而有助于学生提高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素养,提高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认识,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使他们了解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历史进程,掌握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产生的历史必然性。熟悉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重点在于结合实际如何正确理解和认识这些原理。了解十月革命的历史进程,掌握列宁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贡献。了解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产生的历史,重点在于正确评价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了解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掌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贡献。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格局的变化和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重点在于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的“两个必然”和“两个不会”的理论。
4.史绍省等主编:《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河南人民出版社,2003;
5.王新礼主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
6.蔡函甫著:《马克思主义发展研究》,国防大学出版社,2003;
7.何萍、李维武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探论》,人民出版社,2002。
课程内容简介
(限500字,5号字,宋体)
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
英文名称
Methodolog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学分
2学分,34学时
学时
开课时间
第一学期
开课学科
思想政治教育
授课范围
思想政治教育
授课对象
硕士
课程类型
必修
考试方式
开卷考试+课程论文+平时成绩
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空)
课程名称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研究
英文名称
Studies on Sociology of Marxist Theory
学分
2学分,34学时
学时
开课时间
第二学期
开课学科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授课范围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授课对象
硕士
课程类型
选修
考试方式
开卷考试+课程论文+平时成绩
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题研究
英文名称
MonographicStudies on theBasicTheory of Marxism with ChineseCharacteristics
学分
3学分,51学时
学时
开课时间
第一学期
开课学科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授课范围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
6.汪永祥主编:《马克思主义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7.列宁:《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
课程内容简介
(限500字,5号字,宋体)
本课程主要阐明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组成部分即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揭示三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帮助学生全面系统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基本内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内容简介
(限500字,5号字,宋体)
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使该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马克思主义发生、传播、发展的历史逻辑和内在机制,了解马克思主义者的经典著作的基本思想及其本人的学术思想发展的脉络,掌握各国马克思主义者创造性地应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方法及经验教训等内容,为理解、运用和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原理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2. 本·阿格:《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中国人民大学,1991;
3. 大卫·麦克莱伦:《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第3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4. 弗兰尼茨基:《马克思主义史》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86;
5. 戈尔曼:《新马克思主义传记辞典》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9;
6. 黄楠森等:《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第8卷,北京出版社,2005;
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空)
课程名称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英文名称
The History of Marxism Development
学分
3学分,51学时
学时
开课时间
第二学期
开课学科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授课范围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授课对象
硕士
课程类型
必修
考试方式
开卷考试+课程论文+平时成绩
主讲教师
协讲教师
7. 俞吾金、陈学明:《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流派新编》上、下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8. 张一兵、胡大平:《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逻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课程内容简介
(限500字,5号字,宋体)
本课程通过勾划西方马克思主义各流派的发展线索以及重点介绍标志性的理论家及其作品,旨在使学生较全面地了解西方马克思主义各时期的热点转换和各流派的发展线索;有重点地了解重要理论家的观点,阅读部分原著;通过全面了解和重点阅读,写出一篇有一定水平的论文或读书报告。使学生开拓视野,力求在更高的水平上促进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英文名称
Monographic Studies on the Basic Theory of Politics
学分
3学分,51学时
学时
开课时间
第一学期
开课学科
思想政治教育
授课范围
思想政治教育
授课对象
硕士
课程类型
必修
考试方式
开卷考试+课程论文+平时成绩
主讲教师
协讲教师
教材
教材和参考书:
1.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96;
英文名称
Monographic Studies onWestern Marxism
学分
2学分,34学时
学时
开课时间
第三学期
开课学科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授课范围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授课对象
硕士
课程类型
选修
考试方式
开卷考试+课程论文+平时成绩
主讲教师
协讲教师
教材
教材和参考书:
1. 衣俊卿等:《20世纪的新马克思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主讲教师
协讲教师
教材
教材和参考书:
1.高放,《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2.(德)马克思、恩格斯著,中共中央编译局译,《共产党宣言》,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3.童星,《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4.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发展》,人民出版社,2005。
教材
(主要参考书、讲义。包括:教材主编、出版时间)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
2.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第5、13、14章,人民出版社,1975;
3.恩格斯:《反杜林论》“自然哲学”,《马恩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
4.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马恩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
授课对象
硕士
课程类型
必修
考试方式
开卷考试+课程论文+平时成绩
主讲教师
协讲教师
教材
教材和参考书:
1.杨菲蓉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概论》,人民出版社,2005;
2.李辉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概论》,人民出版社,2005;
3.汪青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