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年中学物理教师招聘考试专业知识试卷及答案

2019年中学物理教师招聘考试专业知识试卷及答案

(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 许多科学家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作出了重要贡献,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卡文迪许测出万有引力常数B. 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C. 安培提出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公式D. 库仑总结并确认了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2. 下列有关能源和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空气中的电磁波频率越高波长越长B. 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的能量来发电的C. 手机是利用超声波来传递信息的D. 能量是守恒的,所以不会发生能源危机3. 家用电吹风由电动机和电热丝等组成。

为了保证电吹风的安全使用,要求:电动机不工作时,电热丝不能发热;电热丝不发热时,电动机仍能工作。

下列电路中符合要求的是( )。

4. 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红外线具有较强的荧光效应B. 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C. 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D. 能从不同方向看清物体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吸盘能牢牢吸在玻璃上,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B. 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C. 弹簧能够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空隙D. 糖在热水中溶解得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6. 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当用力挤压装满水的玻璃瓶,会看到细玻璃管内的水面明显上升。

这是利用细玻璃管内水面的变化来放大玻璃瓶的微小形变。

下列实验中也用到这种放大思想的是( )。

A. 将不同的电阻丝分别接到同一电路中,通过比较电流的大小来比较电阻的大小B. 将发声的音叉靠近乒乓球,通过乒乓球被弹开显示音叉在振动C. 让不同的纸锥从相同高度同时下落,通过落地的先后判断运动的快慢情况D. 将小铁屑均匀洒在磁体周围,通过观察铁屑的分布情况来认识磁场的分布情况7. 如图2所示电路,电源电压恒定,R0为定值电阻,R为滑动变阻器。

闭合开关S后,在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左滑动的过程中( )。

8. 如图3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置质量分别为m和2m的四个木块,其中两个质量为m 的木块间用一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木块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是μmg。

现用水平拉力F拉其中一个质量为2m的木块,使四个木块以同一加速度运动,则轻绳对m的最大拉力为()。

9. 如图4,一辆有动力驱动的小车上有一水平放置的弹簧,其左端固定在小车上,右端与一小球相连。

设在某一段时间内小球与小车相对静止且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若忽略小球与小车间的摩擦力,则在此段时间内小车可能()。

A. 向右做加速运动B. 向右做减速运动C. 向左做加速运动D. 向左做匀减速运动10. 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周期为T。

t=0时刻的波形如图5所示。

此时平衡位置位于x=3m处的质点正在向上运动,若a、b两质点平衡位置的坐标分别为,则()。

A. 当a质点处在波峰时,b质点恰在波谷B. t=T/4时,a质点正在向y轴负方向运动C. t=3T/4时,b质点正在向y轴负方向运动D. 在某一时刻 a 、b两质点的位移和速度可能相同11. 已知太阳到地球与地球到月球的距离的比值约为390,月球绕地球旋转的周期约为27天。

利用上述数据以及日常的天文知识,可估算出太阳对月球与地球对月球的万有引力的比值约为()。

A. 0.2B. 2C. 20D. 20012. 三个原子核X、Y、Z,X核放出一个正电子后变为Y核,Y核与质子发生核反应后生成Z核并放出一个氦核()。

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X核比Z核多一个质子B. X核比Z核少一个中子C. X核的质量数比Z核的质量数大 2D. X核与Z核的总电荷是Y核电荷的2倍14. 矩形导线框abcd固定在匀强磁场中,磁感线的方向与导线框所在平面垂直。

规定磁场的正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6所示。

若规定顺时针方向为感应电流i的正方向,下列i-t图中正确的是( )。

15.一平行板电容器中存在匀强电场,电场沿竖直方向。

两个比荷(即粒子的电荷量与质量之比)不同的带正电的粒子a和b,从电容器边缘的P点(如图7)以相同的水平速度射入两平行板之间。

测得a和b与电容器极板的撞击点到入射点之间的水平距离之比为1∶2,若不计重力,则a和b的比荷之比是()。

A. 1∶2B. 1∶8C. 2∶1D. 4∶116. 按照学生的能力、学习成绩或兴趣爱好分为不同组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称为()。

A. 活动课时制B. 分组教学C. 设计教学法D. 道尔顿制17. 教学原则反映了()。

A. 教育现象B. 教学规律C. 教学现象D. 师生关系18. 包括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知识--布置课外作业环节的课的类型是()。

A. 单一课B. 活动课C. 劳技课D. 综合课19. 教师在上新课之后向学生进行有关教学的谈话,这是()。

A. 巩固性谈话B. 启发性谈话C. 指导性谈话D. 交接性谈话20. 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是()。

A. 团队活动B. 班级活动C. 政治工作D. 教学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9分)1. 课堂上老师讲课的声音是由声带的产生的,它是通过传入我们耳中的。

我们能分辨出不同老师的声音,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各人发出声音的不同。

2. 如图8为双缝干涉的实验示意图,若要使干涉条纹间距变大可改用波长更(填:长,短)的单色光;或者使双缝与光屏之间的距离(填:增大,减小)。

3. "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在距月球表面200km高度经过多次"刹车制动",最终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

卫星"刹车制动"时,沿运动方向喷射高温气体,高温气体对卫星施加制动力,这说明力的作用是的。

在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卫星的运动状态 (选填"改变"或"不变")。

卫星通过 (选填"超声波"或"电磁波")将探测到的信息传到地面。

三、作图题(每小题4分,共12分)1. 作出图9中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成的像A′B′。

2. 图10中给出几个元件,在图上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电路元件连接起来。

要求L1与L2并联,且滑动变阻器控制通过L1的电流,S是总开关。

(连线不交叉)3. 标出图11中的磁感线方向和小磁针的N、S极。

四、实验与探究题(共14分)1. 图12中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可忽略不计;电流表具有一定的内阻,电压表的内阻不是无限大,S为单刀双掷开关,R为待测电阻。

当S向电压表一侧闭合时,电压表读数为U1,电流表读数为I1;当S向R一侧闭合时,电流表读数为I2。

(1)根据已知条件与测量数据,可以得出待测电阻R=。

(2)根据图12所给出的电路,在图13的各器件实物图之间画出连接的导线。

2. (7分)某同学和你一起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并测弹簧的劲度系数k。

做法是先将待测弹簧的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然后将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竖直放在弹簧一侧,并使弹簧另一端的指针恰好落在刻度尺上。

当弹簧自然下垂时,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L0,弹簧下端挂一个50g的砝码时,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L1;弹簧下端挂两个50g的砝码时,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L2;……;挂七个50g的砝码时,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L7。

(1)下表记录的是该同学已测出的6个值,其中有两个数值在记录时有误,它们的代表符号分别是_______和__________。

测量记录表:代表符号L0L1L2L3L4L5L6L7刻度数值/cm 1.70 3.40 5.10 8.50 11.30 2.10(2)实验中,L3和L7两个值还没有测定,请你根据图14将这两个测量值填入记录表中。

(3)为充分利用测量数据,该同学将所测得的数值按如下方法逐一求差,分别计算出了三个差值:请你给出第四个差值:d4 = =cm。

(4)根据以上差值,可以求出每增加50g砝码的弹簧平均伸长量ΔL。

ΔL用d1、d2、d3、d4表示的式子为:ΔL= ,代入数据解得ΔL= cm。

(5)计算弹簧的劲度系数k= N/m。

(g取9.8m/s2)3. (3分)在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来探究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如图15所示,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

点燃蜡烛后,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其目的是使像成在_________。

(2)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的、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3)把图中的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视网膜。

给"眼睛"戴上远视眼镜,使烛焰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

若取下远视眼镜,为使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 (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

五、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 如图16所示,水平地面上静止放置着物块B和C,相距l=1.0m物块A以速度v0=10m/s 沿水平方向与B正碰,碰撞后A和B牢固粘在一起向右运动,并再与C发生正碰,碰后瞬间C 的速度v=20m/s,已知A和B的质量均为m。

C的质量为A质量的k倍,物块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μ=0.45(设碰撞时间很短,g取10m/s2)(1)计算与C碰撞前瞬间AB的速度;(2)根据AB与C的碰撞过程分析k 的取值范围,并讨论与C碰撞后AB的可能运动方向。

2. 已知O、A、B、C为同一直线上的四点,AB间的距离为l1,BC间的距离为l2。

一物体自O点由静止出发,沿此直线做匀加速运动,依次经过A、B、C三点。

已知物体通过AB段与BC段所用的时间相等。

求O与A的距离。

六、简答题(10分)为什么教育有相对的独立性?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并分别举例说明。

七、教学分析题(15分)基于网络环境的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与创新精神的重要方式之一,以《平抛物体的运动》一课为例,系统分析在网络环境下进行高中物理教学的过程,并总结出实验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为网络环境下开展各学科教学提供借鉴。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C [解析]卡文迪许通过测量几个铅球之间的万有引力,得到了万有引力常数,A正确。

法拉第发现了磁能产生电,即电磁感应现象,B正确。

洛伦兹研究得出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公式,C不正确,库仑总结并确认了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得到了库仑定律,D正确。

2. B [解析] A电磁波频率越高波长应越短;C手机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D错误,能量是守恒的,但能源的形成是需要很长时间的。

3. D [解析]根据其要求易判断出D正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