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拌合站管理制度71230

拌合站管理制度71230

甘肃建投路桥工程有限公司拌和站施工管理制度二0一七年三月目录第一章拌和站组织与管理 (1)1.1组织管理机构图 (1)第二章质量保证体系 (1)2.1组织保证 (1)2.2技术保证 (1)2.3生产工艺流程 (1)第三章岗位职责 (1)3.1站长岗位职责 (1)3.2 试验员职责 (2)3.3 拌合机操作手工作职责 (2)3.4 水稳及沥青输送车司机职责 (3)3.5 维修人员职责 (3)3.6 材料员职责 (4)第四章仪器设备操作规程、保养维修、计量检定、校准及管理 (4)4.1仪器管理 (4)4.1.1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4)4.1.2 检测过程中发生异常现象处理制度 (5)4.2仪器设备操作规程及维修 (6)4.2.1 仪器设备的使用维修制度 (6)4.2.2 试验室操作规程制度 (6)第五章仪器设备的计量检定、校准及管理制度 (7)第六章拌和站安全、卫生、环保管理制度 (7)6.1拌和站安全制度 (7)6.1.1安全标识 (7)6.1.2 安全用电 (7)6.1.3 应急预案 (8)6.1.4 试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8)6.1.5 水稳及沥青拌合机安全操作规程 (9)6.1.6 发电机安全管理规定 (9)6.2 拌和站日常管理制度 (9)6.3环境卫生保护管理制度 (10)第七章文档资料管理制度 (10)第八章水稳及沥青配合比控制和管理制度 (11)8.1水稳及沥青配合比控制 (11)8.2 水稳及沥青配合比管理制度 (12)第九章水稳及沥青生产、运输和调度管理制度 (12)9.1水稳及沥青生产、出场制度 (12)9.2 水稳及沥青运输制度 (13)9.3 水稳及沥青调度制度 (14)第十章原材料质量控制措施 (14)第十一章事故分析与处理制度 (15)11.1 事故发生 (15)11.2 质量事故处理 (15)第十三章拌和站防污排污环保措施 (15)第十四章拌和站停电预案 (16)14.1.应急准备 (16)14.2、应急响应 (17)14.3、现场措施 (17)第十四章拌和站防火安全措施 (17)第十五章拌和站治安防盗措施 (17)15.1治安防盗工作领导小组 (17)15.2治安工作的指导思想 (18)15.3内部治安环保工作的原则 (18)15.4治安保卫工作的方针 (18)15.5防盗措施 (18)第十六章施工考核制度 (18)16.1 班组 (18)16.2 机械操作人员 (18)第十七章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19)第一章拌和站组织与管理1、组织管理机构图第二章质量保证体系2.1组织保证拟成立以站长组织的拌和站质量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如下:组长:成员: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度,明确各岗位责任人职责、工作内容,并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

质量领导小组定期组织召开拌和站工作例会,分析水稳及沥青质量,发现问题,采取纠正措施,奖优罚劣,促进水稳及沥青质量的提高。

2.2技术保证坚持有针对性地抓好拌和质量通病的经常性教育,做到质量技术教育常抓不懈。

根据工程进展情况、工序的转换、环境的变化等特点,及时组织施工人员认真学习专业知识。

2.3生产工艺流程骨料由储料仓和卸料门分别卸入各自计量斗中,分别计量,计量好后计量斗料门打开,由平皮带输送机将骨料输送至提升斗上,提升斗再将骨料送入楼顶的骨料暂存仓中;粉料仓中的料由螺旋输送机送往各自计量斗中计量;外加剂由泵送入各自计量斗中计量。

第三章岗位职责3.1站长岗位职责1、在项目部的领导下,保证水稳及沥青的供应,对安全生产、水稳及沥青质量、经营管理负责。

2、建立健全安全教育,安全检查制度和岗位安全责任制,组织作业人员开展每月班前安全预想,班中安全检查,班后安全小结工作。

3、把好持证上岗关,严禁无证操作。

4、监督作业人员严格执行水稳及沥青搅拌机、搅拌运输车的使用工作,严禁违章操作。

5、为作业人员配备劳动保护用品,加强对环境保护,文明生产,安全用电的领导工作,确保各项目标的实现。

6、督促作业人员严格执行水稳及沥青搅拌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7、完成领导交办好的其他工作。

3.2 试验员职责1、负责原材料进场取样、送检、索取试验报告。

2、根据试验检测结果及时对进场材料做好物资标识。

3、每工作班生产水稳及沥青前和天气发生变化时,必须测定原料计量工作,与理论配合比调整施工配合比,并下发水稳及沥青施工配合比技术交底。

4、每工作班生产水稳及沥青前,对水稳及沥青搅拌机计量装置进行校准并做好记录。

对输入微机中的各种材料数据进行复核,确认无误后方可允许搅拌机操作员开机生产。

5、水稳及沥青搅拌时,检查水稳及沥青的各项技术指标,符合要求后方可出站并负责到施工现场检测水稳及沥青的相关技术指标,解决水稳及沥青在现场出现的问题,并做好相关检测记录。

6、严格按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做好水稳及沥青施工前的相关工作。

7、做好试验资料的保管工作,试验资料不得随意外借和传阅,对各种原材料检测报告和现场检测记录、报告应分类存放,并做好相关的资料台帐。

8、积极配合现场监理做好各项试验检测和资料报验工作。

9、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3.3 拌合机操作手工作职责(1) 操作手必须经过培训、持证上岗。

(2) 每日交接班时:a.检查设备是否处于良好状态,检查油泵内储存情况,检查轴端密封的热油是否加满,检查气路各油雾器的润滑情况。

b.检查各电气装置是否安全可靠,电源的电压波动必须符合-5%~+5%之间;c.检查拌合罐内是否有异物存在;d.检查空压机自保装置是否可闭;e.空车开机时,要注意声响,如有异常应立即检查;f.检查称量装置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如有卡阻等影响称量精度的现象,应及时排除;g.检查各运转部分是否运转正常。

(3) 严格按照配合比通知单进行操作。

(4) 工作时要按照日常保养项目对设备进行保养。

(5) 每周按照要求对设备进行检查和保养。

(6) 上班时精力要集中,按要求做好各种记录,下班时进行交接,互相签认。

3.4 水稳及沥青输送车司机职责(1) 自觉遵守拌和站的各项规章制度。

(2) 不准私自外出,有事外出要向站长请假。

(3) 严格按照《水稳及沥青输送车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4) 水稳及沥青输送车倒进拌合机接料口时要停稳、停准,不能碰到拌合机。

(5) 负责水稳及沥青运输单的签认工作。

(6) 按设备物资部油料限额制度加油,节能浆耗。

(7) 做好水稳及沥青输送车日常保养维修工作,认真履行合约。

3.5 维修人员职责(1) 自觉遵守拌和站的各项规章制度。

(2) 不准私自外出,有事外出要向站长请假。

(3) 按照上级要求做好文明施工、三线建设、标牌标识工作。

(4) 认真学习业务知识,熟练掌握拌合机的工作原理、质量性能、技术要求。

(5) 负责对拌合机进行检查、维修、保养,能及时排除常见故障,对不能排除的故障及时报告设备管理人员。

(6) 保持拌和站干净、整洁,符合上级检查要求。

(7) 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任务。

3.6 材料员职责1、材料员必须是思想政治觉悟高、为人为事正派、能吃苦耐劳、懂业务、能认真执行物资管理的有关规章制度的人员担任。

2、负责拌和站零星材料、施工用材料对物资部的申报计划工作。

3、负责进场材料的验收(通知监理、试验室)、签收、记帐工作。

验收水稳及沥青、石料、砂子前必须检查密封是否完好和复磅并检查是否卸空卸净,必须索取产品出厂合格证、报告单、证明书等资料。

4、材料进场应同试验人员一起对材料进行外观质量目测检查,对目测不合格的材料进行及时清退或办理索赔手续并做好相关记录存档备查。

5、对进场材料必须严格遵照国家和上级有关部门规定的检测批次进行检测,需委托第三方检测的材料应及时通知试验人员送有国家颁布的有资质证明的单位进行检测。

6、拌和站用于施工生产中的所有原材料严禁先用后检。

7、在卸水稳及沥青、石料、砂子时必须要确定是否是卸入本罐中。

砂、碎石严禁混仓和造成第二次污染。

8、材料员要做到《日清月结》,要根据水稳及沥青的日消耗量核算出各种原材料的使用量,必须在每月25日至28日上报项目部物资部。

9、负责接待上级有关部门对材料的各项指导和检查工作。

10、积极参与上级相关部门的培训和相关会议。

11、拌和站必须设置原材料留样箱(盒)并上锁或张贴封条,负责材料的更新标识工作。

12、必须认真及时地做好各种材料的进、出库登记工作。

13、随时了解材料的库存情况并向物资部提出申请计划。

14、负责材料的堆码、防护和日常保养工作。

第四章仪器设备操作规程、保养维修、计量检定、校准及管理4.1仪器管理4.1.1仪器设备管理制度⑴仪器设备采用两种管理形式,即专管专用,专管共用。

⑵专管专用的仪器由试验室主任指定专人负责设备的保管和使用。

⑶所有计量检测仪器设备均按国家技术监督局有关文件规定定期进行检查。

⑷使用精密、贵重仪器者,均应经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操作使用。

⑸精密、贵重、大型仪器设备的安装位置不得随意变动,如确实需要变动,重新安装后,应对其位置环境进行检查,并向有关机关报告进行检定或校准。

⑹常用仪器设备定期擦试、换油保持清洁卫生,不常用的仪器设备应罩上保护罩,做好封存保护工作,以达到防震、防腐蚀、防变形等要求。

⑺长期不用的电子仪器,每隔3-6个月应通电一次,每次通电时间不少于半小时。

⑻检测仪器设备不得挪作他用,不得从事与检测无关的其他工作。

⑼外单位借用仪器设备时,应办理书面租借手续,并经领导同意,借出与归还都应检查仪器设备的功能是否正常,附件是否齐全等。

⑽仪器设备的维修,由指定维修专业人员担任,其他人员不得擅自进行拆装和更换零件,重大故障,由主任向有关领导汇报后处理。

4.1.2 检测过程中发生异常现象处理制度⑴在检测进程中,发生异常现象时,检测人员首先应尽力保证人员、仪器设备、样品安全,并分析确定是否需要停止检测工作。

⑵若发生人身安全,应立即组织抢救,然后将得到的数据记录保存下来。

⑶在确认人身安全未遭受危害后应确认使用的仪器设备是否正常,如已有非正常或损坏的可能,应立即停止检测并保存已有的数据。

⑷在确认仪器,样品均正常后,应对保存下来的数据进行分析,若有效可采用,继续进行检测,若无效,对可恢复的检测,应重新安排检测,但须报告相关领导备查。

⑸无法恢复的检测,检测人员应报告技术负责人及主任,由技术负责人召集有关人员分析研究后提出处理意见。

⑹对造成人身伤亡或仪器设备损坏,检测人员应报告主任,由主任向上级领导汇报后,采取正确的方法处理。

⑺发生异常现象后,不论检测数据取舍与否,都应在原始记录中如实填写。

⑻各类事故处理材料均应存档备案。

4.2仪器设备操作规程及维修4.2.1 仪器设备的使用维修制度⑴操作人员必须熟悉仪器的性能和操作要求。

并按操作规程或规定方法进行操作。

⑵每次使用时必须检查仪器的性能状况是否正常并填写使用记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