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重庆“古巴渝十二景”中南滨路独占了几景

重庆“古巴渝十二景”中南滨路独占了几景

重庆“古巴渝十二景”中南滨路独占了几景
重庆“古巴渝十二景”中南滨路独占四景,分别是黄葛晚渡、海棠烟雨、字水宵灯、龙门浩月。

古巴渝十二景分别是:金碧流香、黄葛晚渡、桶井峡猿、歌乐灵音、云篆风清、洪崖滴翠、海棠烟雨、字水宵灯、华蓥雪霁、缙岭云峡、龙门浩月、佛图夜雨。

南滨路独占四景1、黄葛晚渡
黄葛渡因候渡者有黄葛浓荫庇遮得名,位于南坪涂山之麓,越江心珊瑚坝与南纪门隔江相望,今长江大桥下游、南岸宏声路附近。

这是一个摆渡渡口。

据考在北宋初年,黄葛渡就已形成,至民国时,渡口达到最为忙碌的繁兴时期。

它是古时从重庆城中心通往南岸的重要交通口岸,每当夕阳时分,从此过江的人们延伸占据着很长的渡口,甚而出现着交相争渡的场面。

宋人余玠诗曰:“龙门东去水和天,待渡行人暂息肩。

自是晚来归兴急,江头争上夕阳船。

”清人王尔鉴记载:“南纪门外大江对岸南城坪,有黄葛古树,偃盖渡旁。

雨余月际,遥睇江烟苍茫间,舴艋往来,飘如一叶,亦佳趣也。


1980年7月1日,长江大桥正式通车,从此天堑变通途,几个世纪承载着繁忙人们的黄葛古渡就此停止了摆渡。

如今时常还听得见家居南岸的人们,津津乐道着当年夕阳西下、人流攒动的盛景。

尤其枯水时节,从南岸登船渡江需经过百十米长的木竹跳板,两旁的栅栏上挂着夜间照明的灯泡,夜色来临,形成了远远就能望见的长长灯带,最早的山城夜景就在暮色夕阳下与长江水、天交映生辉。

2、海棠烟雨
溪北从南坪山坞出,沿壑带涧,曲折入江。

溪边曾多植海棠,润比温玉。

历代墨客骚人常于此曲水流觞,吟那淡烟细雨中的幽姿淑态,吟那朝晖暮霭中的红妆素裹。

从前有海棠溪,发源于南山北坡,由西南向东北蜿蜒十余里,一路上接纳了好几条山溪涧流,又忽地转了一个弯,向北注入长江,溪边以前长满了海棠树,每当春雨降临,淡烟微布,细雨如丝,溪流映带,其趣无穷,海棠烟雨由此得名。

唐代女诗人薛涛赞美“海棠烟雨”的诗中:“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