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 合同法 二

第二章 合同法 二


2、对价种类 (1)已履行的对价(有允诺) (2)待履行的对价 举例:合同规定,卖方先发货,货到后买方付款
A与出版商订立合同,出版商先付5000英镑,一年后A 交稿
(3)过去的对价(无允诺)
双方当事人之间有商业利益,过去的对价就是对价,可 以要求另一方支付对价
双方当事人之间没有商业利益,过去的对价就不是对价, 不可以要求对方支付对价
(5)法律上的义务不是对价 警察巡逻 公民作证 (6)对价必须来自于受允诺人
法国法中的约因
• 法国法把约因作为合同有效成立的要件之 一。
• 根据法国法的解释,债的约因是指订约当 事人产生该项债务所追求的最接近与最直 接的(immediate and direct)目的。
• 在双务合同中,存在两个约因,即双方当 事人之间存在着相互给付的关系。
(3)必须具备某种价值,但不要求对等
举例:议员行贿
蒙特夫特诉斯考特案(1971) 被告答应以1英镑的价格把房子卖给原告,但后来被告反悔了,
声称1英镑是个不充分的对价。法院认为,对价并不要求对等或充 分,合同能否执行取决于有没有对价,而不是对价充分与否问题。 被告败诉。
(4)已经存在的合同不是对价
举例:1809斯蒂克案
德国法的规定
• 德国在合同成立的问题上,没有采用约因原则。 德国法与法国法不同,它不以约因作为合同成立 的必要条件。
• 德国法有所谓“不当得利”(unjust enrichment) 的制度,这是指没有法律上的任何原因而取得他 人财产或其他利益。
• 德国法虽然不把“原因”(即约因)作面仍然起着很大的作用。
有义务尽力把船安全开回目的港。
1857年哈特里案
哈特立诉鲍生比案(1857)
三分之一的船员开小差,船长答应分他们 的工资给别的剩下船员,到了目的港,船长反 悔了。法院认为,这种情况与斯蒂克诉马立克 案中的情况不一样,本案船员走了三分之一已 非普通意外事件,这时船员继续开船属履行了 合同义务以外的义务,应视为对价,应得到额 外工资,被告败诉。
1HK$租金
香港政府为协助香港国际仲裁中心的发展,同意 免费为其提供办公场所3年。但香港国际仲裁中心要 求在租用办公场所合同中订明“每年支付1港元租金” 的条款。该条款有何意义?
英美法把合同分为两种类型:
一种类型是签字蜡封合同,这种合同是由当事人
(signed,sealed and delivered)的,其有效 性完全是由于它所采用的形式(form),不要 求任何对价; 另一种类型是简式合同(simple contract),它 包括口头合同与并非以签字蜡封式作成的一般 的书面合同,这类合同必须有对价,否则就没 有约束力。
(3)无行为能力 10周岁以下 完全不能辨认自己行为
小结
• 一、对价(定义、分类、条件) • 约因 • 二、当事人订约能力 • 德国 法国 英国 中国规定
法国解除侵权制度:两种情况
• (三)英美法系(法定成年年龄是18/21) 1、未成年人 所签合同不是必然无效 (1)完全有效合同(涉及到必需品或对其有利
的合同)
(2)可撤销合同(期限较长与不动产相关的) 撤销时间:未成年时或成年后适当时间
(美国2年,英国1年)(3) 完全无效合同(借贷合同或非必需品合同)
小案例
一英国少年17周岁,跟一房东签了四年的 租房契约,20周岁的时候,此少年的祖 父去世,留给他一套房产,问这个时候 他可否撤销原租赁合同?如不可以,什 么时间可以有效撤销? 不可以。 18周岁以前或19周岁以前
• (四)中国法 (1)完全行为能力
18周岁且完全能辨认自己行为 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自力更生者 (2)限制行为能力 10周岁以上 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
举例:P29
小案例
• A写了本书,他的好朋友B出于好意为他 打成铅字,A很满意,答应给B50%的稿 费,但他后来又拒绝了。
• A是公司会计,经理要求A在周末加班, 事后经理答应给A100英镑。
3、条件
(1)对价必须是合法的。 赌债、非法交易、信贷欺诈 等。举例P29
(2)不能是过去的对价(特殊情况)
斯蒂克诉马立克案(1809)
船方雇佣一批海员作一次往返于伦敦与波罗 的海上航行,途中两名海员开了小差,船长答 应其余船员,如果他们努力把船开回伦敦,他 将把那两名海员的工资分给他们,事后船长食 言,船员到法院起诉。法院认为,船长的允诺 是不能执行的,因为缺少对价。理由是,船员 在开船时,已承担了义务,答应在航行中遇到 一般普通意外情况应尽力而为,有两名船员开 小差,余下的船员依据其原来签订的雇佣合同
• 不当得利,是指没有法律上根据,有损于他人而 自己获得利益。
• 例如甲不慎丢失人民币现金l万元被乙捡到,乙得 到的1万元就属于不当得利。不当得利由于缺乏合 法的根据,因而虽属既成事实也不受法律保护。 并且法律为调整这种损人利己违反公平的事实状 态,特在当事人之间设定了一种债权债务关系。 这种因不当得利产生的债就叫不当得利之债,其 中因不当得利事实发生而使财产受损的一方是债 权人,他有权请求返还其利益;获得财产利益的 一方是债务人,负有返还他人利益的义务。
第二章 合同法 合同的要件 日常生活中各种许诺多如牛毛,但不可能都会得
到法院的强制执行,只有具有一定约因或对价的许诺, 法院才承认其约束力。
英美法称之为 对价
法国法称之为 约因
二、对价或约因
英美法的对价:互相给付或互为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我给你是为了你给我 “互相给付”
买方
卖方
(钱,商品)
(商品,钱)
三、当事人的订约能力(自然人、 法人)
• (一)德国法规定 1、无行为能力(1)未满7周岁的儿童
(2)并非暂时的精神错乱 (3)禁治产者(含义) 2、限制行为能力:年满7周岁,未满18周 岁 需要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 (二)法国法(成年法定年龄21)
亲权制度:早在1840年的《法国民法典》在 设立亲权制度时 。在父母子女权利义务关 系中,以保护教养未成年子女为目的的亲 权为其核心内容。 亲权是指以父母对未成 年子女以教养保护为目的,在人身和财产 方面权利义务的统一。 与监护权不相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