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六章摩擦轮传动

第六章摩擦轮传动


润滑剂
气体(如空气或其他气态工作介质) 半固体(如润滑脂)
固体(如石墨、二硫化钼、聚四氟乙稀)
3 润滑 3.2 流体润滑机理简介
流体润滑可由流体动压(包括弹性流体 动压)和流体静压原理形成。
3 润滑
流体动压润滑 是利用摩擦副表面的相对运动,将流 体带进摩擦面间,自行产生足够厚的压力油膜把摩 擦面分开并平衡外载荷的流体润滑。显然,形成流 体动压润滑能保证两相对运动摩擦表面不直接接触, 从而完全避免了磨损,因而在各种重要机械和仪器 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2.2.2稳定磨损阶段
零件经过跑合后磨损速度趋缓,处于稳 定状态, 这一阶段的时间即为零件的使 用寿命。
2 磨损及其过程 2.2.3剧烈磨损阶段 磨损量加大, 润滑状态恶化, 导 致零件迅速报废。
2 磨损及其过程
2 磨损及其过程
2.3 磨损分类
按照磨损的机理以及零件表面磨损状态的不同把磨 损分为:
2 磨损及其过程
2.2.1跑合磨损阶段
在磨损初期, 由于新的摩擦副表面较粗糙, 真 实接触面积小,比压较大, 在开始的较短时间 内磨损量较大。经跑合后,表面凸峰高度降低, 接触面积增大,磨损速度减缓并趋向稳定。 初 期跑合是一种有益的磨损, 可利用它来改善表 面性能,提高使用寿命。
2 磨损及其过程
1.4.3边界摩擦
两摩擦表面被吸附在表面的边界膜隔开,使其处 于干摩擦和液体摩擦之间的状态,这种摩擦称为边界 摩擦。
1.4.4混合摩擦
处于干摩擦、液体摩擦与边界摩擦的混合状态, 称为混合摩擦。
2 磨损及其过程
2.1 磨损
运动副之间的摩擦将导致零件表面材料的逐渐 损失,这种现象称为磨损。
2.2 磨损过程
•滚动摩擦 两物体沿接触表面滚动时 的摩擦。
1 摩擦及其分类
1.2按摩擦副的运动状态分类 •静摩擦 两接触表面存在微观弹性位移 (相对运动趋势),但尚未发生相对运动 时的摩擦。
•动摩擦 两接触表面间存在相对运动时的 摩擦。
1 摩擦及其分类
1.3按摩擦是否发生在同一物体分类
•内摩擦 同一物体内各部分之间发生 的摩擦。
摩擦、磨损及润滑
概述:
摩擦现象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物理现象。对于 机器来讲,摩擦会使效率降低,温度升高,表面 磨损。过渡的磨损会使机器丧失应有的精度,进 而产生振动和噪音,缩短使用寿命。世界上使用 的能源大约有 1/3~1/2 消耗于摩擦。如果能够 尽力减少无用的摩擦消耗,便可大量节省能源。 另外,机械产品的易损零件大部分是由于磨损超 过限度而报废和更换的,如果能控制和减少磨损, 则既减少设备维修次数和费用,又能节省制造零 件及其所需材料的费用。
1.磨粒磨损 2.粘着磨损 3.疲劳磨损(点蚀) 4.腐蚀磨损
2 磨损及其过程
2.3.1 磨粒磨损
由于硬质颗粒或摩擦表面上的硬质突出物,在 摩擦过程中引起脱落的现象,称为磨粒磨损。实 验表明,当金属材料的硬度比磨粒的硬度大30% 时, 被磨表面的磨损量就非常小。
减轻磨粒磨损的措施:
满足润滑条件,合理地选择摩擦副的材料、降低表面粗糙 度值以及加装防护密封装置等。
1 摩擦及其分类
两个相互接触的表面发生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 趋势时,在接触表面间产生的阻止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 势的现象称为摩擦。
摩擦的分类方法很多,因研究和观察的依据不同,其分类 方法也就不同。常见的分类方法有下列几种。
1.摩擦及其分类
1.1按摩擦副的运动形式分类
•滑动摩擦 两接触表面间存在相对滑 动时的摩擦。
•外摩擦 两个物体的接触表面间发生 的摩擦。
1 摩擦及其分类
1.4按摩擦副的润滑状态分类
干摩擦 流体摩擦 边界摩擦 混合摩擦
1 摩擦及其分类
1.4.1干摩擦
如果两物体的滑动表面为无任何润滑剂或保护膜的纯 金属,这两个物体直接接触时的摩擦称为干摩擦。
1.4.2液体摩擦
两摩擦表面不直接接触,被油膜隔开的 摩擦称为液体摩擦。
2 磨损及其过程
2.3.4 腐蚀磨损
在摩擦过程中,摩擦面与周围介质发生化学或电 化学反应而产生物质损失的现象,称为腐蚀磨损。腐 蚀磨损可分为氧化磨损、特殊介质腐蚀磨损、气蚀磨 损等。
实际上大多数磨损是以上述四种磨损形式的复 合形式出现的。
3 润滑
3 润滑
3.1 润滑剂分类
液体(如油、水及液态金属)
2 磨损及其过程
2.3.3疲劳磨损
这种形式的磨损常出现在滚动轴承、齿轮等高副中。当 接触表面受到很大的循环变化接触应力,经过一定工作循环 次数以后,可能在局部表面形成小块的甚至是片状的麻点或 凹坑,进而导致零件失效。这种失效形式称为表面疲劳磨损, 简称点蚀。
提高抗疲劳磨损的能力的措施:合理地选择材料及材料 的硬度,选择粘度高的润滑油,加入极压添加剂或及减小摩 擦面的粗糙度值等,可以提抗疲劳磨损的能力。
3 润滑
3.3 润滑方式
在选定润滑剂之后, 还要选用恰当 的润滑方式。 滑动轴承的润滑方式可
按下式求得的k值选取:
k p 3
式中, p为轴颈的平均压强, 单位为MPa;
v为轴颈的平均 圆周速度, 单位为m/s。
3 润滑
•当k≤2时, 若采用润滑脂润滑, 则用旋盖式油杯手工加油, 如
流体静压润滑 利用外部供油(气)装置,将一定压 力流体强制送入摩擦副之间,以建立压力油膜的润 滑称为流体静压润滑。
弹性流体动力润滑
3 润滑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 润滑
生产实践证明,在点、线接触的高副机 构(齿轮、滚动轴承和凸轮等)中,也能建 立分隔摩擦表面油膜,形成动压润滑。但接 触区内压强很高(比低副接触大1000倍左 右),这就使接触处产生相当大的弹性变形, 同时也使其间的润滑剂粘度大为增加。考虑 弹性变形和压力对粘度的影响这两个因素的 流体动力润滑称为弹性流体动力润滑简称"弹 流"。其油膜厚度与压力分布如图所示。
2 磨损及其过程
2.3.2 粘着磨损
由于两摩擦表面间产生粘着现象使材料由一个表面转移到 另一个表面而造成的磨损,称为粘着磨损。胶合是粘着磨 损中最严重的形式,会造成大片金属被撕脱或表面间完全 “咬死”,是齿轮、蜗杆等传动的失效形式之一。
减轻粘着磨损的措施:合理地选择配对材料,采用 表面处理,限制摩擦表面的温度,控制压强及采用含有 油性极压添加剂的润滑剂等,都可减轻粘着磨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