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住房政策及供给体系
⏹日本:公营住宅、住宅公团和住宅金融公库。
⏹二战后,日本经济萧条,住房市场供给严重不足,大约2000万人无家可归。
日本政府先后制定了《住宅金融公库法》、《公营住宅法》和《日本住宅公团法》,保障国民住宅体系,使得全体公民,尤其是中低收入者的住房保障逐渐走向正轨。
日本的住宅金融公库承担了为住宅建设融资的角色,公营住宅和住宅公团则是中低收入者住房的来源。
⏹公营住宅的主要建设主体是地方公共团体,他们接受国家不同程度的资助。
公营住宅的福利对象主要是低收入者和无家可归者。
与其它发达国家不同,日本的城市中低收入者住房保障并不倾向于首次置业的单身者,而主要面向已有伴侣的同居者,即以家庭为主要保障对象。
公营住宅的主要供给方式是出租,租金由建造费用扣减国库补助金额后确定。
⏹住宅公团是专门针对大城市人口集聚,市民住房困难提出的。
其建设者是致力于公共住宅建设的公共团体,由政府资金资助。
公团利用政府资金建设住宅,政策倾向仍然是同居或即将同居的亲属。
申请者必须达到一定的低收入门槛,采取公开抽签的方式获得住房。
住宅公团建设的住宅和公营住宅的不同之处是,住宅公团建设的住宅以国家为主体面对中低收入人群,而公营住宅体系是由地方团体为主体面对中低收入人群。
在政策目标上,公营住宅主要面对全体中低收入者,而公团建设的住宅则主要面向大都市区的中低收入者。
⏹日本主要依靠政府建立的住宅金融公库集资,从而影响和支持住房建设。
公库作为政府向居民自建或购买住房提供长期稳定低息贷款的机构,利息比市场利息低1到2个百分点,以此鼓励日本居民自建房,扩大房屋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