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通史体例教材整合表1(必修+选修1):中国古代史知识点整合表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通史体例教材整合表1(必修+选修1):中国古代史知识点整合表

城镇商业繁荣,农副产品进入市场。出现“商帮”(徽商、晋商)。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对外贸易萎缩。统治者(明太祖、清雍正)固守重农抑商政策,继续实行专卖,压制民营商业。
明代徐光启《农政全书》
珠算普及发展,明朝时传到朝、日、东南亚等地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被称为“东方药物巨典”
明清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夏商周
夏商周三代是中国历史上的奴隶社会时期。经济上实行井田制和集体耕作;政治上,国家产生和完善,以宗法制为核心实行王位世袭制和分封制,国家政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文化上是青铜文化的繁荣时期,文字逐渐成熟。
王位世袭制
分封制:①内容:把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诸侯必须服从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诸侯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卿大夫再将土地和人民分赐给士,卿大夫和士也要向上一级承担作战等义务。②特点:层层分封、等级森严。③作用: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
汉: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东汉杜诗发明水力鼓风冶铁工具。
西汉长安东西织室有数千工人。丝绸远销欧亚,开辟陆上海上“丝绸之路”,得“丝国”美誉。
东汉烧制出成熟的青瓷。
汉武帝推行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理、向工商业者加重征税等,打击富商大贾。
西汉有纸,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西汉氾胜之的《氾胜之书》
平邑实验中学高中历史通史体例教材整合表(必修+选修1)
表1:中国古代史知识点整合表
朝代
阶段特征政治经济Fra bibliotek文化中央
地方
选官
历史事件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科技
艺术
思想
冶金业
纺织业
制瓷业
民间手工业
发明
农学
数学
天文历法
医学
文学
书法
绘画
戏曲
远古
禅让制
最早培植水稻和粟,刀耕火种,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
图画文字
彩陶画《鹳鱼石斧图》
唐传奇。
楷书: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草书:张旭、怀素;行书:颜真卿
阎立本《步辇图》、吴道子《送子天王图》
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
续表
朝代
阶段特征
政治
经济
文化
中央
地方
选官
历史事件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科技
艺术
思想
冶金业
纺织业
制瓷业
民间手工业
发明
农学
数学
天文历法
医学
文学
书法
绘画
戏曲

宋元时期是我国封建生产方式的扩展和经济文化的高峰时期。政治上,封建国家再次由分裂走向统一,封建制度向边疆扩展,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得到强化和巩固。经济上,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并超过隋唐水平,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商品经济活跃,海外贸易有重大发展。文化上,科技文化艺术出现高峰,儒家思想体系化和思辩化,文学艺术商品化和世俗化,科技有重大突破。
宗法制:内容:①嫡长子继承,是大宗;余子分封,是小宗;大宗命令、约束小宗,小宗服从大宗。②作用: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世卿世禄制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夏,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前1046年,武王伐纣。
青铜农具,开沟排水、除草培土、沤制肥料、治虫灭害等,粟稻黍稷麦桑麻。井田制(内容:一切土地属于国家;国王把土地层层分封,受封者世代享用,不得转让与买卖;同时要向国王交纳贡赋;庶民和奴隶在贵族封地上耕种,遭受着残酷剥削和奴役;耕地十分规整,成方块状,形同井字,被称为“井田”。)
经济
文化
中央
地方
选官
历史事件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科技
艺术
思想
冶金业
纺织业
制瓷业
民间手工业
发明
农学
数学
天文历法
医学
文学
书法
绘画
戏曲

明清时期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巩固和封建制度的衰落时期。经济上,商品经济空前活跃,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产生并得到缓慢发展;政治上,君主专制极端强化,对外走向闭关锁国,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在传统科技方面出现了一系列总结性的科学著作,思想和文学艺术带有浓厚的反封建色彩。
秦:皇帝制、三公九卿(作用:相互牵制加强君权,相互配合减少失误)
汉:用近臣担任尚书令、侍中
秦:郡县制。(作用:加强对地方控制,影响后世)
汉承秦制、郡国并行、推恩令
汉:察举制
前136年,汉武帝正式规定《诗》《书》《礼》《易》《春秋》为“五经”,并设立“五经博士”。
前124年,汉武帝兴办太学。
西汉赵过推广耦犁,后出现犁壁,东汉推广到珠江流域。赵过推广代田法。漕渠、白渠、龙首渠。以一年一熟为主。
续表
朝代
阶段特征
政治
经济
文化
中央
地方
选官
历史事件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科技
艺术
思想
冶金业
纺织业
制瓷业
民间手工业
发明
农学
数学
天文历法
医学
文学
书法
绘画
戏曲
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是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时期。北方长期分裂战乱,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并被封建化;北方经济被战乱破坏,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文学艺术繁荣,儒学受到佛教和道教的挑战并相互吸收借鉴。
纺织业
制瓷业
民间手工业
发明
农学
数学
天文
历法
医学
文学
书法
绘画
戏曲
春秋战国
春秋战国时期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大变革时期。经济上,铁器和牛耕使用并推广,小农经济形成,井田制崩溃,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政治上,分封制和宗法制瓦解,各诸侯国割据混战,纷纷变法,加强中央集权;思想文化上,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明清时期出现风力水车。
中央和地方在苏杭设织造局;清朝丝织品的代表是缎;使用花楼机。
种类丰富,有青花瓷、彩瓷、珐琅彩等。明宣德年间:青花瓷。瓷都:江西景德镇。
明代烧制带阿拉伯文和梵文装饰图案的瓷器;清代烧制西餐用具和鱼缸等,西方国家称中国为“瓷器大国”。从17世纪开始,欧洲国家陆续生产瓷器。
明中叶后纺织、制瓷、矿冶等行业中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明朝中后期,江南地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清朝继续发展。
南北朝灌钢法
北朝白瓷
民间手工业遭摧残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
志怪小说,如《搜神记》。
楷书:钟繇、王羲之;草书:王羲之、王献之;行书:王羲之《兰亭序》
士大夫画: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女史箴图》
佛教、道教盛行。儒学吸收佛教、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

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的鼎盛时期。政治上,中央集权制度得到完善,国家统一,国力强盛;经济上,农业、手工业、商业全面繁荣;思想、科技、文学、艺术等领域全面辉煌,兼容并蓄,领先世界。
宋代程朱理学:
二程:天理是万物本原,把天理和伦理道德联系,提出“格物致知”的认识论。
朱熹:天理就是三纲五常,人性本来与天理一致,“存天理,灭人欲”,“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
陆九渊心学:
“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心”就是“理”;强调“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

中书省
中书门下、参知政事、三司使、枢密使
收兵权、削财权、派文官、设通判
王安石变法:
原因:“三冗”“两积”。
内容:青苗法、免役法、市易法、均输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设军器监,改革科举制度、整顿太学、惟才用人。
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
宋代以后江南地区形成稻麦轮作的一年两熟制,有些地方一年三熟。宋代出现利用水力的高转筒车。
青铜铸造繁荣(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铜礼器);西周晚期有铁器。
商朝已有织机,西周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
商朝能烧制原始瓷器。
夏商西周时期以青铜铸造为代表的手工业,由官府垄断。
商朝人以善于经商著称。
《夏小正》、殷历
甲骨文成熟
续表
朝代
阶段特征
政治
经济
文化
中央
地方
选官
历史事件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科技
艺术
思想
冶金业
废丞相、设内阁(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阁臣的升降由皇帝决定,职权的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票拟是否被采纳最终还得取决于皇帝的批红)。
废行省、设三司
八股取士
1380年,明太祖诛杀胡惟庸;同时,裁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他还下令,以后不许再立丞相。
宋朝丝织品种类繁多,织锦吸收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图案生动活泼。
瓷窑遍布全国各地,有五大名窑。
宋代以后民间手工业艰难发展
①宋朝时城市中坊、市界限和“日中为市”的限制被打破,官府不再直接监管交易活动。②城郊和乡村的“草市”更普遍、四大商业名镇。③交子。④两宋时商税收入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南宋时海外贸易税收甚至成为南宋国库的重要财源。
东汉《九章算术》,最早采用十进位值制记数法。
浑仪(是望远镜发明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观测工具)
西汉编定的《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提出辩证施治,为中医临床学奠基,被誉为“万世宝典”。
汉赋: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张衡《二京赋》
秦小篆;
汉:隶书盛行
董仲舒创立新儒学:“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君权神授”,“天人感应”与“天人合一”;“三纲五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