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规则游戏的指导

规则游戏的指导


• 学会合作与竞争,创造良好 的人际氛围。
• 在角色游戏中,幼儿往往会 因“对角色及其行为规范的 理解不同”而产生分歧,幼 儿处理他们之间的纠纷和分 歧的行为,便是幼儿学会协 调、适应、合作的过程。
• 2.与幼儿道德发展和价值观的 初步形成
• 在游戏中,幼儿通过游戏形成 “礼貌、遵纪守法、公平、平 等”等道德规范及相应的行为 价值观。所以,强调游戏规则 的遵守有利于培养幼儿的道德 意识,发展幼儿的道德行为。
• 例如,在角色游戏中,幼儿认识 “人际关系发展的规则”,才能 体验角色的丰富性;在“户外观 察游戏”中,认识到“自然界的 规律”,才能在“探究、认知、 遵守这种规律”中体验游戏的快 乐。
• 4.规则游戏中的游戏规则
• “规则是游戏本质的特征”。 在儿童的游戏中,如果没有儿 童的规则行为,就没有游戏可 言。
游戏规则、规则游戏与幼儿的发展
• 1.与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 “研究表明,规则游戏对于幼
儿的社会性发展,包括‘去中 心化’、理解规则的意义、学 会合作与公平地竞争,具有独 特的价值与功能。”
• 对游戏规则的遵守将打破 幼儿思维的自我化定势, 使幼儿学会从他人的角度 来思考和解决问题,同其 他幼儿和睦相处,促进幼 儿的“去中心化”,提高 幼儿自身的社会化发展水 平。
• 例如,在幼儿“捉迷藏”的游 戏中,就不允许捉者“偷看” 小朋友是“藏在哪”,而必须 被蒙上眼睛或呆在哪一个“指 定的地方”。这就是外显的游 戏规则在发生作用。
• 3.世界的规则是游戏的规则
• “世界的规则”是指客观事物及 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规律,它制 约着一切事物,包括游戏的开展 。有时它是为我们所知的,有时 不为我们所知,却又时刻在发生 作用。
• 小班幼儿,游戏玩法和规则的 讲解要力求生动、简单、形象 ,要注重讲解与示范相结合, 注重在游戏中逐步提出游戏规 则。
• 中班幼儿,还是需要示范、讲 解游戏的玩法与规则,并在游 戏中着重检查游戏玩法的掌握 情况及游戏规则的执行情况, 要鼓励幼儿关心并努力争取好 的游戏结果,可开展规则简单 的竞赛游戏。
• 狭义地来说,以突出游戏的规 则性,旨在培养儿童的规则意 识和行为习惯的专门的游戏活 动,我们称为“规则游戏”。
• 规则游戏中的“游戏规则” 也是外显的,但它又不同于 外显的规则,它们大多数是 由教育者(主要是教师或家 长)根据儿童发展的某种需 要设计而成的(如为培养幼 儿“良好卫生习惯”的规则 游戏),更多地体现在竞赛 性游戏中。
• 游戏中,一旦幼儿进入了游戏 的情境,他就忘记了自己日常 的身份,而沉浸于游戏情境中 ,体悟“游戏性体验”。尽管 有时,他会感觉有坚持的困难 ,但是,游戏的扭力会支持他 克服困难,和大家沉浸于游戏 中,分享快乐、渡过难关。
• 教师要熟悉游戏的玩法及规 则
• 教师在为幼儿选编游戏后, 必须熟悉游戏的玩法和规则 ,了解游戏的重点,思考组 织游戏的方法,并反复试玩 几次,以验证游戏的玩法和 规则是否合理,为指导幼儿 游戏打下基础。
• 准备好游戏的场地和材料
• 教师要根据游戏的内容,确 定游戏的场地,选择游戏的 材料。
• 2.引导不同年龄儿童玩游戏
• 规则游戏要根据幼儿身心发展 水平来进行,一般应注意以下 两个方面。
• 1.做好游戏的准备
• 选择和编制适合的游戏
• 教师应根据教育要求及幼儿的实 际水平选编游戏。
• 一方面要根据教育的任务、要求 选编不同类型的有规则游戏;
• 另一方面应顺应幼儿的实际发展 水平,选择和编制能激发幼儿的 思考和探索,给予幼儿成功的体 验,激发学习兴趣的游戏。
• 规则游戏可由教师提供相应的 材料和场地,让幼儿自选进行 ,在“教”幼儿玩游戏的同时 ,要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主动性,提高幼儿参与游戏的 兴趣。启发幼儿开动脑筋,寻 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促进幼儿 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 也可以将其用于专门组织的 教学活动中,以增强活动的 趣味性,激发幼儿的主动性 ,使学生取得良好的效果。
• 幼儿游戏中科学的规则折射着 一定的科学价值观,引导着幼 儿的积极发展。所以,游戏指 导者可以透过游戏的规则,对 幼儿进行精心指导,培养幼儿 初步的科学的价值观。
• 3.与幼儿意志的发展
• 自律性、自制力差,这是幼儿意志 发展的特点之一。而遵守规则表明 一个人能够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 ,能够认识自己行为的合理性,认 识自身行为对于社会成员的影响、 对于自己成长的影响。
• 幼儿通过对游戏规则的遵守 来调节自己的行为,控制自 己行为的不稳定性、随意性 ,发展自身行为方面的自觉 性和自制力。
• 行为坚持性弱,这是幼儿意志 发展的另一个特点。
• 如,我们在游戏中,规定扮演 “士兵”角色的幼儿必须遵守 游戏的规则,站立半个小时。 为了游戏,幼儿是很乐意接受 这样的游戏规则的,而且,也 能很好地实现。
规则游戏的指导
主讲教师 林 楠
• 规则游戏是两个以上的游戏者 ,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的一种 游戏。
• 规则游戏具有“规定性、竞赛 性和文化传承性”等特点,是 儿童游戏的高级发展形式。
• 在这类游戏中,幼儿的行为必 须受规则的限制,按规则所要 求的步骤、玩法进行活动,规 则决定游戏过程和结果的公正 性。幼儿园常见的规则游戏主 要包括智力游戏、音乐游戏和 体育游戏。
• 儿童游戏的规则主要体现在以 下几个方面:
• 1.内隐的游戏规则
• “内隐的游戏规则”表现为“ 游戏内在的情境性和秩序感” ,它是在游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程中得以体现 的。
• 游戏的内隐规则是所有的游戏 所具有的,包括幼儿的“玩耍 游戏”,又特别体现在“想象 游戏和装扮游戏”中。
• 2.外显的游戏规则
• 外显的游戏规则是指为了游戏 活动的顺利进行,在游戏开始 前由游戏指导者或游戏者向“ 所有游戏人”宣布的,是人人 可以眼见和直接认知的。
• 如:通过教师角色游戏,幼儿认 识到游戏“幼儿园”中的“老师 ”是不能打“小朋友”的;通过 士兵角色扮演的游戏,幼儿认识 到“士兵”应拿“手枪”而不是 “剪刀”,等等。
• 在这些游戏中,一旦某个幼儿在 游戏中的活动违犯了这些“规则 ”,就会受到游戏同伴的纠正和 指责。
• 通过这些游戏,幼儿开始认识人 们的活动与其环境、条件之间的 关系,并逐步地理解、把握各种 职业社会成员的“工作职责”和 “职业道德规范”,开始理解游 戏规则“隐喻”,并试图内化为 自己的行为标准。
• 大班幼儿,可以用语言讲解游 戏,要求幼儿独立地玩游戏, 严格遵守游戏规则,争取最好 的游戏结果;能对游戏的结果 进行评价,并可开展较为复杂 的竞赛游戏。
参考资料:
对幼儿游戏规则的探讨
• 如何理解游戏的规则与规则游戏
• 我们不能违背与否认“规则游戏 是幼儿在学前中期才开始出现的 ”这一客观规律,但我们同样也 不能否认“规则是游戏本质的特 征”(维果茨基语),游戏具有 规则性。
相关主题